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悅 徐芸茜 北京報道

2022年工業經濟總體回穩向好,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爲28%,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1月11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現工業和信息化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會議部署的2023年要突出抓好的13個方面重點任務中,放在首位。

“此次提出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與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保持了一致,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一脈相承。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經濟形勢不斷推進,市場信心、市場需求也會逐步抬升,而在此過程中,需要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把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放在首位,相當於給市場喫了一個定心丸,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有助於重點工業經濟企業的復工復產,對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尤其是傳統制造業和傳統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質降本增效起到重要促進和支撐作用。”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是2023年工信領域首要任務。

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2022年工業經濟總體回穩向好,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與此同時,重點領域創新取得新突破;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步伐加快;信息通信業快速發展。

下一步,工信部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現工業和信息化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要突出抓好的13個方面重點任務中,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放在首位。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把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放在首位,一方面表明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在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保增長、穩預期中的重要地位與角色擔當,另一方面這也是作爲工業主管部門的工業與信息化部的職責與使命所在。

與此同時,他建議,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需要產業政策、財稅政策、信貸與進出口、消費配套等綜合性、多角度的政策加以扶持推動。

對此,王鵬表示,工業經濟平穩發展需要三個維度的政策,一是既要有全國一盤棋的統一部署,又要有彰顯出行業特色、地區特色的具體行動方案;二是需要相關財稅、金融相關政策扶持,如在貸款、授信等方面,幫助企業保障資金流動性,或者通過減稅降費等多元化方式,降低企業負擔;三是在市場準入方面,優化營商環境,讓更多的企業參與競爭,實現同頻共振。

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製造業投入

事實上,此次會議已經提出了穩住重點行業,針對不同行業特點分別制定穩增長工作方案,並將支持企業加大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做好製造業重點外資項目服務保障工作,深化產融合作,充分發揮投資基金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製造業投入。

“引入這個社會化的資本可以較小投入撬動更多的資本;能夠引進多元化生產經驗和技術,讓相關工業企業更好地提質降本增效;優化營商環境,進行多元化佈局,有利於市場公平競爭。與此同時,穩定企業家信心,尤其是民營經濟的信心,給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王鵬表示。

柏文喜認爲,要推動產融合作、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製造業投入,一方面要從產業與財稅政策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導;另一方面還需要從融資支持、風險分擔以及營商環境方面提出實實在在、務求實效的舉措。

與此同時,此次會議鼓勵工業大省主動挑大樑,支持中西部地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支持東北地區製造業振興取得新突破。

王鵬指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工業經濟,尤其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一直存在着區域差異。其中南部、東部先進區域,雖然發展水平較高,但是也面臨着空間小、土地資源不豐富、人力成本上升等問題。

因此,此次針對工業大省挑大樑的要求,王鵬表示,無論是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還是東北地區製造業振興取得新突破,都能實現區域之間的均衡發展,使原來區域之間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做優化配置。與此同時,在相關產業振興和產業承接的過程中,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通過拉動更多的就業,增加當地收入,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