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朱雅頻向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作工作報告。過去五年,北京市檢察機關圍繞召開黨的二十大,建黨百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和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全力做好安保維穩檢察工作,嚴懲各類滲透顛覆破壞犯罪34件34人。在掃黑除惡鬥爭中,檢察機關依法起訴242件1116人,辦理陳海濤、林國彬、周廣森等一批涉黑惡重大案件,44名“保護傘”受到法律制裁。

北京檢察機關還嚴懲危害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五年批捕38173人,起訴68569人,助力實現“羣衆安全感創歷史最好水平”。

營商環境建設

辦理企業合規案件82件148人

朱雅頻說,北京檢察機關以法治方式穩企業保就業,過去五年,依法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5697人,妥善辦理各類侵害企業產權與合法權益案件,監督撤銷涉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掛案”412件,讓法治成爲最好的營商環境。

北京檢察機關堅持依法保障企業權益和促進守法合規經營並重,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保市場主體,建立完善合規必要性審查、第三方監督評估等配套機制,出臺知識產權、稅收、證券等類案合規辦案指引,近幾年辦理企業合規案件82件148人,涉上市企業5個、科創屬性企業30個,依法對65人作出不起訴、捕後變更強制措施、提出寬緩量刑建議等處理決定,避免辦了案子、垮了企業、失了就業,推動“法治元素”成爲企業“發展要素”。

此外,服務保障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北京檢察機關五年辦理涉外案件574件。門頭溝院通過駐外領事館開展境外取證辦理的蔣某某行賄案,入選最高檢第二批國際(區際)刑事司法協助典型案例。

司法公正

依法不批捕11341人、不起訴6278人

朱雅頻介紹,北京檢察機關統籌重點領域專項監督,2022年部署開展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有罪不究,大標的額民商事訴訟案件自由裁量行權不當,違規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等三個重點領域專項監督,監督偵查機關立案507件,糾正漏捕漏訴549人;監督審查大標的額民商事審判案件593件,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111件,同比上升52.1%,已審結的84件均獲法院支持;向刑罰執行機關提出違規違法“減假暫”監督意見69件,採納率爲100%,監督撤銷減刑、假釋2人,收監執行14人,常態化整治執法司法領域頑瘴痼疾。

北京檢察機關統籌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2022年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達90.6%,依法不批捕11341人、不起訴6278人,不捕率、不起訴率較2020年分別上升17.1、12.2個百分點,刑事案件律師辯護率達94.5%。

過去五年,檢察機關針對刑罰執行和監管執法中的違法違規問題提出監督意見2752件,採納率爲96.8%,深化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巡迴檢察,依法保障被監管人合法權益。

未成年人保護

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864件

朱雅頻介紹,過去五年,北京檢察機關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嚴懲校園欺凌、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864件2139人,辦理了全國首例對猥褻兒童教職人員宣告終身禁業案。

檢察機關加強對失足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附條件不起訴407人,起訴嚴重犯罪759人,寬容不縱容;協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強制報告、一站式詢問、家庭教育指導等制度機制,制發240份督促監護令,310名檢察人員擔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宣講法治;開展違規向未成年人售煙、校園周邊開設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等專項監督,推動故宮、八達嶺長城等40餘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詮釋檢察機關融入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五大保護,全過程參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特性。

民生保障

打擊“借疫生財”犯罪81件130人

報告指出,近五年北京檢察機關嚴懲危害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五年批捕38173人,起訴68569人,助力實現“羣衆安全感創歷史最好水平”。另外,將追贓挽損工作納入檢察辦案績效評價指標,推動侵財型犯罪案件追贓挽損率由2020年的10.2%提升到2022年的57.4%,人民羣衆財產安全更有保障。

過去五年,北京檢察機關懲治詐騙醫保基金犯罪64人,追贓482萬餘元;深挖“假官司”套取住房公積金監督線索,追回635萬餘元;辦理侵害老年人權益案件4587件,挽損3.4億餘元。檢察機關支持農民工討薪、殘疾人維權、婦女權益保障等起訴3438件,督促整治婦女就業歧視案入選最高檢、全國婦聯發佈的婦女權益保障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過去五年,針對新型網絡犯罪高發多發態勢,北京檢察機關嚴懲電信網絡詐騙以及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黑灰產”犯罪3399人。

北京檢察機關還統籌疫情防控和檢察履職,突出打擊募捐詐騙、製假售假等“借疫生財”犯罪81件130人。

北京檢察工作“成績單”

辦案情況

近五年北京檢察機關嚴懲危害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五年批捕38173人,起訴68569人,助力實現“羣衆安全感創歷史最好水平”。

起訴殺人、搶劫、重傷害等嚴重暴力犯罪12506人,較前五年下降45%。起訴盜竊、詐騙等多發性侵財犯罪28595人。侵財型犯罪案件追贓挽損率由2020年的10.2%上升至2022年的57.4%。

隊伍建設

五年共受理監委移送職務犯罪1749人,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70人,其中2021年-2022年查辦63人,助力清除腐敗毒瘤。

掃黑除惡

檢察機關依法起訴242件1116人,辦理陳海濤、林國彬、周廣森等一批涉黑惡重大案件,44名“保護傘”受到法律制裁。

知識產權保護

五年辦理涉專利、商標、版權等案件1635件。

全國首例涉北京冬奧會知識產權犯罪案、利用“爬蟲”技術竊取計算機數據案、杜康、蒙娜麗莎商標行政訴訟監督案、假冒全聚德商標案等

公益訴訟

過去五年,北京檢察機關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6526件,2021-2022年辦案量年均增長2.5倍。

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3304件,起訴相關犯罪898人。立案辦理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77件,推動修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塘路城堡、關上城堡等。

解 讀

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助力檢察機關辦案

近年來,檢察機關將“數字檢察”提升到戰略高度。最高檢指出,數字檢察戰略是法律監督手段的“革命”,是提高法律監督能力的重要依託。

朱雅頻介紹,北京檢察機關已推動“業務數據化”向“數據業務化”轉變,2022年以來建設運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75項。數字檢察對監督線索發現、監督案件辦理的貢獻率首度達到27.1%和33.6%,成爲驅動法律監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關鍵變量。其中,朝陽、豐臺、房山、通州等區檢察院試點帶動應用成品油涉稅數據模型,以最低成本的法治約談方式,督促124家加油站主動補繳稅款等1.5億餘元;應用危化品安全生產經營數據模型,協同公安機關查辦黑加油點位31個、刑事立案31件。東城區檢察院運用“幌子公司”監管治理數據模型,篩查利用“空殼公司”實施犯罪的市場主體130個,移送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的有22家,已有11家被吊銷營業執照。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