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又是一年春節至,年終獎再次成爲繞不開的話題。2022年,存款利率多次下調、息差收窄、理財淨值波動潮來襲等事件,波及了一線銀行“打工人”,從幾千元至數萬元,銀行金融“民工”年終獎分化依舊嚴重;這一年,有人因績效承壓年終獎遭遇“減半”;這一年,有人因轉崗“降薪”而懊悔不已;這一年,有人不再執着於金飯碗的光環而選擇逃離。

“2萬多元,比以前低了”

年關將至,作爲一種激勵手段,大多數銀行都會依據員工所處的崗位和績效完成情況發放年終獎,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月薪,成爲每年銀行“打工人”的牽絆,不過在這份牽絆揭曉之時,銀行“打工人”卻有人歡喜有人憂。

“年終獎才發了2萬多元,比以前低了好多。”某總部位於南方地區的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王敏(化名)入職多年後才發覺什麼叫“一入銀行深似海”,入行六年多,前五年她從事的都是櫃員工作,直至2022年崗位纔有了較大變動,先轉崗至理財經理後又調整至對公客戶經理,頻繁的崗位調動使得王敏年終獎大幅“縮水”,令她有些懊惱。

與王敏類似,另一家上市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李玲(化名)到手的年終獎也遭遇“減半”的打擊,“2022年年終獎普遍都比2021年少,大家心情都很低落,幹了很多年的客戶經理年終獎纔拿3萬多元,還沒我之前當櫃員高”。

根據李玲的講述,2021年她在櫃員崗位時曾收到4.5萬元的年終獎,2022年是她轉崗客戶經理的第一年,雖提前有預期年終獎會減少,但到手2.2萬元的年終獎仍讓她一時難以接受。“我們行年終獎能拿多少要看崗位、職等和績效考覈,每個崗位的考覈制度不同,櫃員序列考覈業務量和差錯率,零售和對公考覈營銷。考覈指標特別多,包括名下貴賓客戶淨新增數、發放貸款筆數及金額、銷售理財基金保險產品、新增信用卡用戶等。”她說道。

由於銀行工作比較穩定、薪酬待遇也相對較高,過去常常被人們視作“金飯碗”。正因如此,研究生一畢業韓詩怡(化名)便進入了一家國有大行,不過,2021年年終獎令她大失所望,對於2022年年終獎的數字,她預期也較爲悲觀,“去年我只發了7000元左右,其他銀行最少都是2萬元,今年估計和之前的金額沒有差別”。

年終獎冰火兩重天局面不僅在不同銀行之間上演,同一銀行內部也有冷熱不均的現象。楊晨(化名)對自己的年終獎較爲滿意,2022年他從助貸機構跳槽至地方農商行信貸部門主做前端銷售,轉崗時間僅有半年,他便拿到1萬元年終獎,這讓他很知足。

不過,據楊晨描述,他所在信貸部門年終獎內部分化比較嚴重,少則幾千元多則五六萬,而通常拿幾千元年終獎的都是後臺數據部門的員工,他們的工資通常比較穩定。“比不上大行的福利待遇,我們就是多勞多得,想多掙錢就得喫苦,輕鬆拿不了高工資。”楊晨打趣道。

作爲公司經營情況的晴雨表,員工年終獎數額的多少也間接體現了每年銀行網點的業績表現。在某銀行業分析人士看來,銀行的年終獎與經營效益相關聯,至於這種年終獎的分化和波動,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宏觀經濟波動、銀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部門經營壓力明顯增大、各區域經濟表現、各銀行經營方面差異導致的。

櫃員吳倩(化名)對年終獎已經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她告訴北京商報記者,“2022年疫情在家辦公了幾個月,網點業績整體受到影響,今年到手年終獎預計會少1萬元”。

圍城裏的考覈

若說銀行業是一個“圍城”,“圍城”之外,有多少人羨慕高薪想擠破頭進入,“圍城”之內,銀行人亦有銀行人的無奈。

作爲前端銷售人員,銀行“打工人”的年終獎計算方式往往依據員工爲銀行帶來的貢獻計算。存款、貸款的績效考覈是重中之重,楊晨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拿多少年終獎主要看信貸經理管理的存款、貸款總量,客戶量越大基數越大”。

今年以來,存款利率進入下行通道,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長沙銀行等銀行紛紛將存款利率下調,也從側面削弱了銀行存款產品對儲戶的吸引力。

作爲一線員工,客戶經理的感受更爲深刻。“我自己拉不來存款,太難了,2022年完成的1000萬元存貸任務中,可能只有幾十萬是存款,其他都是貸款。”一位地方性銀行客戶經理說道。

這樣的情形也存在於楊晨的銀行中,“我就職的銀行不像國有大行那麼有名,想存款的儲戶都願意存在大銀行裏,我行主要做房屋抵押貸業務,2022年6月1日-12月末半年多的時間,我們整個信貸部門發放貸款一共達到9.8億元”。

得益於曾在助貸機構留存的客源和業務辦理能力,僅入職半年楊晨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王敏就沒有那麼幸運,轉崗之後,她才懂得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銷售。市場調整帶來的打擊也讓銀行“打工人”受傷。2022年理財產品流動性迎來兩次挑戰,一次爲3月,受股市債市雙重下挫影響,數千只理財產品出現“破淨”,另一次爲2022年11月,國內債券市場出現明顯調整,導致不少理財產品出現了回撤、負收益的情況。一時間,投資者恐慌“組團”贖回理財產品,理財經理焦慮深陷績效“圍城”。

“我們不一定發年終獎,理財產品被贖回的有點慘,還在等待。”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門人士無奈地說道。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員工年終獎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績效,也就是存款、貸款、理財銷售、信用卡辦理的任務。且這裏面最難完成的是存款,所以銀行喜歡有社會資源的員工,所謂富人幹金融,就是這個意思。近幾年銀行年終獎下降,是因爲網點對銀行業績、獲客貢獻下降,因爲線上智能自助業務提升,網點觸達能力不足。

“金飯碗”失色

從“爲銀行拼命”到“想和銀行拼命”,這大概是許多銀行“打工人”拿到年終獎前後的心路歷程。在外界看來,手捧“金飯碗”的銀行人是令人豔羨的,而在銀行人眼中卻並非如此,昔日的“金飯碗”正在失色。

前、中、後臺待遇不公讓不少銀行員工普遍內心失衡,爲了表達不滿,“出走”便成爲他們的主要方式,有不少銀行高管選擇離職後奔赴互聯網巨頭或科技公司,也有不少銀行員工選擇離職去進修文憑學位或準備公務員考試。

正式員工“出走”成爲常態,勞務派遣員工的流動性更大。“銀行給派遣工的待遇非常低,正式員工的福利基本上沒有,年終獎也比正式員工少1/3,轉正非常難。”一位已經離職的某城商行勞務派遣員工回憶,“我是在銀行做櫃員的,乾的活不比正式工少,也基本上沒有犯過業務方面的錯誤,但工資、年終獎縮水卻很明顯,熬了一年已經沒有幹下去的必要了。”

探究原因,銀行員工紛紛跳槽還在於銀行制度保守、人才激勵機制較差。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薪酬結構、績效和年終獎的設置規則,是銀行人才激勵機制的重要內容。目前,業務能力強的人才、數字化轉型複合型人才等是銀行最爲重視的,在招聘和薪酬激勵上也會向其傾斜。總體看,金融機構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需要在文化、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等多方面做出改變,以更好發揮出科技人才的創造性。

北京商報近期發佈的《2022年度金融數字化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指出,銀行在複合型、科技型人才的招錄上往往是“招來了”但是“留不住”。在招聘薪資待遇方面,一些信息科技企業給出的待遇和發展前景往往優於銀行,而從職業發展規劃來看,有科技人員認爲在銀行發展數年後往往會遭遇職業“天花板”,因此也會選擇打磨一段時間後跳往別處。

年終獎對銀行來說是成本支出,但更是現代企業管理激勵手段,在前述銀行業分析人士看來,科學制定年終獎考覈體系有助於調動員工積極性與創造性,提升經營效率。年終獎還是需要建立在更加科學、公正的考覈體系基礎上,讓年終獎發揮應有的作用,促進企業經營效率不斷提升。

正如盤和林所言,優化員工薪酬待遇和激勵機制考覈應該適當地讓利給員工,穩定團隊,調動積極性,同時,網點轉向多元化經營,豐富金融場景。進而,金融線上化趨勢勢不可擋,在中後臺組建團隊,集中處理業務。

怎麼激勵

雖然年終獎不如以往“吸睛”,但有不少銀行人依舊分享着自己的年終心得,對於2023年的年終獎,銀行“打工人”們仍抱有期許。李玲打趣道:“年終獎拿了又能多幹一年了。”據李玲說,她所在的銀行主要依據四季度的績效來發放年終獎,而在彼時正值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的白熱化時刻,營銷壓力加身讓她喘不過氣,甚至在朋友圈發文表示,用拼多多紅包助力換親朋好友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不過,即使用盡洪荒之力,年終獎還是沒能逃脫“減半”的結局,但她希望明年會更好。

“年終獎是對我們一年工作的肯定。”韓詩怡認爲,年終獎發放數額的多少不僅關係着收入,她更在意的還是銀行對其價值的認可度,2023年轉崗後的她期望自己的年終獎能朝上萬元的目標靠攏,至少不要和同行差距太大。

李玲也希望2023年的年終獎能迴歸至從事櫃員崗位時期4.5萬元的水平,爲此她還需要在營銷績效方面多努力。

2023年,楊晨希望能夠更上一層樓。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年終獎主要是員工爲銀行帶來的貢獻決定的,目前他的年終獎是1萬元,而部門管理資產最多的員工則能夠拿到6萬元。此外,存貸資產不僅關乎到年終獎,也關乎績效,客戶量越大基數越大,有時一個月績效能超過年終獎,因此新的一年他希望儘量拓展客戶資源。

在盤和林看來,年終獎下降,說明銀行對人才吸引力下降,且越來越依賴於員工關係資源,這並非好現象,而對於員工來說,內卷導致收入越來越低,不得不去面臨職業抉擇,已經有很多人離開了銀行系統,而依靠每年校招補充員工,也會導致員工隊伍穩定性下滑,不利於銀行發展壯大。未來銀行年終獎的整體趨勢應該是保持穩定。

爲了避免潛在的人才流失隱患,也有銀行做出了反應。《報告》中提及,有不少受訪銀行表示,吸攬領先同業和頭部互聯網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構建數字化人才成長髮展通道和市場化薪酬激勵機制;以崗定價、崗變薪變,激發組織活力與員工創造動力,讓人才有機會、有舞臺、有空間。

正如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所言,下一步,銀行應以市場爲導向,建立與本行發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長機制,增強薪酬水平的市場競爭力。推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市場化激勵模式,以市場化的薪酬吸引人才。針對核心人才、價值人才、高端緊缺人才,進一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加大優秀人才引進力度。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李海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