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2023:直面新挑戰|對話全球交易所:2023年IPO市場或將否極泰來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施詩 上海報道

儘管2022年全球IPO市場表現不佳,但存在哪些亮點?2023年全球IPO市場能否復甦?企業如何參與ESG投資?爲了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我們邀請了數位不同交易所的代表來參與討論。

連線嘉賓: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主管葛辰皓、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謝採含、倫敦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Jon Edwards、東京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逯家鄉、瑞士證券交易所(SIX)執行董事會成員Thomas Zeeb。

全球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正在走深走實

《全球財經連線》:在經歷了創紀錄的2021年之後,2022年全球股市IPO數量大幅下滑,在這一背景下,各位嘉賓如何看待2022年的IPO市場?儘管表現低迷,但又有哪些亮點?

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主管葛辰皓:沒錯,2022年的資本市場確實充滿着不確定性,但也看到了不少新的亮點,包括企業多地上市,還有交易所之間的合作。

我相信未來各大交易所之間的合作,以及企業從多維度考慮,選擇多地上市,都將成爲新的趨勢。我們也非常期待能有機會和在座的各交易所代表們進行持續溝通,使得中國企業家在資本市場出海擁有更多的選擇。

倫敦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Jon Edwards:2022年資本市場已經開始表現得更加活躍,我們已經看到IPO數量逐漸恢復,倫交所也幫助很多公司做再融資。1-9月通過增發募集了114億英鎊,幫助公司在嚴峻的宏觀經濟條件下,獲得亟需的資本。

說到互聯互通機制,這是跨境融資渠道。在2022年波動的市場環境下,7月份,明陽智能GDR在倫交所上市,成功融資7.07億美元,再次證明雙方互聯互通的成功。

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謝採含:過去一年可能在融資方面,在IPO的推動方面還是有一點相對放慢。隨着經濟的開放,我們會看到更多好的、優質的企業,度過了寒冬,更快地來到市場。目前在新加坡交易所,有超過650家上市公司,2022年內有12家企業在新交所上市,總募資額約5.7億新幣左右。按市值來講,新交所的上市公司有40%均爲非新加坡的海外公司,我們也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累積,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真正的國際市場。

東京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逯家鄉:2019年到2021年,東交所企業上市數量、成交額、總市值都保持持續上升。

從2022年的IPO市場表現來看,截至9月底,已經有67家企業上市,跟去年同期相比少了21家左右。我們預判,全年的上市企業應該能夠維持在110-120家。

東京證券交易所與中國的主要業務內容是交易所之間的互聯互通,這樣的互通不僅豐富了雙方市場的可交易產品種類,也使雙方市場的投資者可通過購買對方市場的ETF間接投資對方市場的股票,爲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機會和投資產品,方便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

韓國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姜永升:韓國交易所內部也探討過ETF互聯互通。目前開闢了一個新的合作模式,即與中國交易所合編共同指數。

韓國IPO市場2022年整體呈現上高下低的走勢。預計IPO數量達到70家,相對於上一年的91家,大概降低了23%左右。有意思的是,2022年上半年IPO數量就達到了50家,在全球交易所當中應該是排名第三位的。

此外,韓國交易所的SPAC上市非常活躍,2021年SPAC上市是25家,2022年達到了41家,增幅達40%左右。募集資金整體相對於2021年降低了21%左右,但整體表現還是可以的。希望中國企業持續關注韓國市場。

瑞士證券交易所(SIX)執行董事會成員Thomas Zeeb:早在2015年,中瑞雙方的交易所就已開始着手於推進互聯互通。那時我們簽署了第一份合作備忘錄,並在2017年簽署了另一份。在那段時間裏,中瑞兩國政府間的關係也越走越近。當我們與商界人士展開洽談之際,我們的監管部門也在與中國的監管部門進行會面。當然,在政府層面上,瑞士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所有的這些(因素)彙集在一起,使得我們最終能夠順利推進這些上市相關的事宜。

展望未來,我認爲本國證券交易所的重要性將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小。我們在數字世界中已經可以看到這一趨勢。未來,一個全球的流動性資金池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瑞士,是一個可供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理想選擇,因爲我們處於歐洲的中心。這裏的投資池絕對是巨大的,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交易方面,你們可以去看倫交所,但說到真正的投資和投資者會去哪裏,瑞交所對於希望進入歐洲資本市場的中國企業而言,是一個理想的跳板。

企業實踐ESG是互利互惠和雙贏的

《全球財經連線》:下面我想問得更細一點,這兩年ESG一直是很火熱的話題,在整個ESG生態體系中,證券交易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擬上市的中國企業,各位在ESG方面有何建議?

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主管葛辰皓:確實隨着國際投資風險意識的提升,ESG的績效正在影響着企業資本市場的表現。

首先,我認爲ESG已經從過去可有可無的一項,變成了企業在資本市場必須要考慮的要素。其次,我也建議公司儘早樹立起自身的ESG意識,並且建立符合自己公司模式的ESG概念,同時,我覺得值得強調的是,ESG相關的披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像在招股書裏挑選核心運營KPI,以及財務指標一樣,去選擇ESG披露的相關信息,需要保證這些信息的可持續性和可被審計性。最後,獲得ESG投資人認可,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總而言之,我覺得企業實踐ESG是一個互利互惠、雙贏的事情,我們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自發做出改變。

倫敦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Jon Edwards:在ESG方面,我認爲中國企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設立了 ESG委員會,發佈了ESG報告。

現在所有企業應該注意的是,投資者是否理解其ESG政策。15年前投資機構、投資者面對的問題是ESG項目信息缺乏,而現在有另外一個問題,是信息過多,不容易比較上市公司的ESG成績,所以需要好的指標(benchmarks)。

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謝採含:現在市場尤其喜歡ESG概念強的企業,所以企業在選擇市場時,必須選擇一個能有效幫它們突出這方面的優勢的市場,或是在制度和規則方面,能引導公司強化這方面的披露。

信息披露相關的還有數據,交易所涉及很多數據來源,新交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聯合推出了ESG數據披露平臺,方便企業以比較結構性的、高效的方式,報告ESG的數據,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這樣比較統一的格式、方式去獲取數據,更容易地去判斷企業適不適合投資。

東京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逯家鄉:ESG現在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話題,尤其是最近這些年。上市企業也好,或者想發一個產品也好,如果沒有ESG的概念,就很難獲得來自境外大的投資機構的青睞,這是一種趨勢。中國國內最近這兩三年時間,我個人感覺在ESG領域獲得的成績還是蠻大的,有些方面也取得比較突破性的進展。

隨着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綠色債券等可持續發展相關產品發行量的增加,東交所也在努力爲這些產品搭建信息平臺,並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作爲交易所的一個運營商,我們將從資本市場的角度,通過提供ESG相關的指數和產品,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做出我們自己應有的貢獻。

韓國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姜永升:韓國市場也非常重視ESG的發展,韓國政府前兩年已經出臺了一個ESG的評估平臺,評估上市公司的ESG標準,韓國交易所也專門設立了ESG部門,引導上市公司的ESG披露,而且這個這部門也負責上市公司的ESG披露內容。以前我們在審覈的時候,重點放在可持續經營上,現在逐漸把重點審覈的內容放在 ESG方面。

中國國內近兩年ESG相關的披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現在約有31.2%的 A股公司開始披露ESG的信息,特別是頭部的國有企業,ESG披露意識非常強,這方面我們交易所應該向中國A股的企業學習。

納斯達克投資智能業務中國區董事總經理Anny Liu:中國的優勢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個優勢在ESG領域得到突出體現。政府的政策導向,監管機構相關規定的約束,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都在助推ESG的發展,更值得欣喜的是上市公司也在積極行動。

金融相關的產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複雜的,有的時候晦澀難懂,因此很多時候大家沒有那麼強烈的意願去理解ESG的具體內容。從納斯達克的角度,希望通過量化、簡單化的方式,讓投資者對於ESG一目瞭然。例如,我們在歐洲和美國推出一些針對個人投資者的ESG產品,通過一些很簡單的打分項,都是量化和易於個人投資者理解的ESG標準,我們推出類似這樣的產品,就是希望幫助個人投資者快速理解接納ESG理念,把自己的ESG投資理念和真實投資能夠快速串聯在一起。

2023年全球IPO市場或將迎來反彈

《全球財經連線》:剛剛大家都提到了一個詞——“可持續性”,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想要維持可持續發展,健康融資是非常重要的。雖然2022年全球IPO市場是一個小年,但仍有一些企業希望在寒冬過後可以去境外成功上市。我想請各位展望一下2023年的全球IPO市場。

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主管葛辰皓:首先,不可否認當下市場依然充斥着不確定性,誰也沒有水晶球來預判未來市場到底走向如何,但我相信冬天之後必有春天。

講到IPO發行的窗口,我認爲短期內,市場可能還在一個較爲波動的狀態,並不是特別好的定價發行的窗口。

在資本市場充斥着不確定性的時候,我覺得公司更應該回歸基本面的發展,修煉好企業的內功。雖然當前市場的發行窗口還有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存在,但是我認爲有上市計劃的企業,依然可以儘快開始着手做好準備工作,以保證在IPO窗口出現的時候,能儘快抓住機遇,結合資本市場的窗口,更有效地助力企業發展。

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謝採含:現在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新加坡所在的東盟,所以隨着RCEP的號召,東盟和中國的互聯互通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兩個市場聯動之下,我覺得會有很多機遇值得期待。

倫敦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Jon Edwards:我的看法也是很樂觀的,總體來說,我們已經看到經濟的恢復,兩三年時間的疫情,還有供應鏈中斷等問題,我們已經差不多克服了。所以我覺得可以期待2023年比較好的IPO,還有增發的情況。

東京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逯家鄉:市場出現一些變化和調整,都是發展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很正常的東西。展望2023年,雖然依然會面臨很多挑戰,包括疫情、日元貶值、國際能源價格上漲,但是我們也相信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的數量,還能夠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

韓國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姜永升:我對於2023年(的展望)稍微保守一點,雖然很多人預判是上低下高這種局面,因爲很多不確定性可能到上半年的時候會解除,可能到6月份的時候就明朗化了,這樣自然而然經濟整體活躍度要提高,IPO市場肯定會有一些大的提升。

瑞士證券交易所(SIX)執行董事會成員Thomas Zeeb:2021年是IPO市場非常強勁的一年,2022年則比較緩慢。但這是正常的。我們實際上有很多很好的待上市企業,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推遲了上市的時間。一旦看到市場更加穩定,對風險認知的樂觀情緒迴歸,當我們知道經濟衰退會帶來什麼,並且人們可以適應這種情況,他們就會上市。屆時,我們可能會看到一波上市潮。因此我不擔心這個問題,這就是我們工作中自然的週期性的一部分。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責任編輯:杜弘禹 和佳 趙越 李依農

製作:李羣

設計:林軍明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編輯: 張然 唐雙豔 吳婉婕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作者:施詩 編輯:和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