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在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作为生产大线车间班长的别文波(左),正在指导员工组装重卡汽车。 (本报全媒体记者唐红梅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唐红梅

1月23日,在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新疆公司”)总装车间的装配线上,别文波和同事核对着所需的零配件,一一记录下来及时上报,为春节后的订单做足准备。

28岁的别文波是生产大线车间班长,春节期间,他和部分同事留在本地过年。

“春节前我们企业刚完成30辆牵引车的装配任务,我所在的班组只要遇到配件不够或者组装的难题,我都会及时协调。”别文波说,自己所在的班组有16名组员,大家负责六道生产工序,虽然春节期间不生产,但也会到车间看看。

12年前,别文波从陕西来到陕汽新疆公司总装车间工作,从中后桥总成搭装到前轴搭装,几乎所有关键技术岗位他都锻炼过。从一颗螺丝钉的安装到支架装配,每一道工序他都严格把控,并且要求班组同事认真做好自检、互检工作。

工作以来,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精湛的装配技能,别文波多次获得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带领班组多次获得公司专业技能竞赛团队奖及“质量活动最佳班组奖”称号。

“我们的工作需要心无旁骛反复做,只有用心、细心、精心,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装配出合格的重卡汽车。”别文波记得,这是他初到总装车间时,师傅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

在总装车间流水线的前三年,别文波在师傅的带领下,订单最多的时候,平均每天要完成50-60辆车的组装任务,有时也会和同事通宵赶订单。

在别文波眼中,业精于勤,把工匠精神融入装配的每一个细节,装配线上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心打造。

“我们所负责的工序从来不代表我们个人,而是和一辆重卡汽车息息相关,如果哪个环节做不好,就会影响整条生产线。”别文波说。

2011年陕汽新疆公司成立时,别文波入厂成为第一批工人,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

“我们车间生产的车型从最初单一的自卸车,拓展到现在的重型卡车、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很多车还销售到了中亚国家。”别文波说,在生产旺季时,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台重卡汽车顺利下线,这要求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对标集团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他所在班组的同事都很年轻,为了让他们充分掌握技能,提高操作水平,除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外,别文波还经常利用下班时间跟大家讨论技术难题。

技术有一手,创新也有一手。勤于钻研的别文波经常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优化解决方案,想出了一个个提质增效的“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对车间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以来,别文波带领班组通过优化工序调整及物料配送定制等建议,共改善32项工序问题,单班产能由25台增长到目前的50台,整体装配效率显著提升。

“我们公司的出口订单也在逐年增长,作为一名装备制造工人,看到参与生产装配的重卡汽车下线销往国外,我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别文波说,新的一年,他会尽力带领团队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在工艺上稳扎稳打,让更多年轻人在企业实现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