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2023:直面新挑戰|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展望:下半年歐美有望開啓降息週期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施詩 上海報道

2023年美聯儲是否將停止加息?美聯儲終點利率將是什麼水平?全球貨幣政策是否將繼續分化?今天的節目將就這些問題進行一一討論。

連線嘉賓:芝商所首席經濟學家兼董事總經理Bluford Putnam、惠譽評級首席經濟師Brian Coulton、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總監布思哲、瑞銀資產管理全球投資總監Barry Gill。

美聯儲終點利率預計在5%左右

《全球財經連線》:根據目前的通脹指標,美聯儲何時將停止加息?美聯儲終點利率將是什麼水平?

Bluford Putnam:可能需要去問美聯儲何時停止加息,但一般來說,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也就是我的公司芝商所經營的市場,認爲聯邦基金的短期利率峯值將在5%左右,可能會再高一點,也可能低一點,但市場比較普遍的共識是美聯儲終點利率將在5%左右。正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講話中提到的,如果高於5%,將不會高出太多,所以我們得到的指引是可能會非常接近5%。

2%可能是新的零利率

《全球財經連線》:你爲何提出“2%是否是新的零利率”這個問題?

Bluford Putnam:每當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時,美聯儲都會傾向於不斷降低利率。1990年左右我們經歷了經濟衰退,美聯儲將利率降至3%。然後我們在 2000 年和2001年經歷了經濟衰退,美聯儲將利率降至1%。在2008年的大衰退之後,利率降至0%。這次疫情中也是如此,利率降至零。但如果我們回顧所有這些時期,以及衰退和通脹的歷史,零利率可能過低了,這損害了某些經濟領域,損害了儲戶和退休人員。所以在下一次,可能在四年、五年、六年後,或其他時間,如果我們遭遇足夠嚴重的衰退,也許美聯儲只會將利率降至 2%。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2%將是新的零利率。

下半年歐美有望開啓降息週期

《全球財經連線》:投資者似乎正在期待美聯儲政策轉向。美聯儲何時會停止加息?

布思哲:新年伊始,我們認爲美聯儲會繼續關注滯後指標,主要是通脹指標和反映勞動力市場情況的指標。第一季度,美聯儲將繼續加息。我們預計聯邦基金利率的終值爲5.25%,略高於市場目前普遍定價的終值。進入下半年,美聯儲政策將真正開始轉向,在某個時刻開始降息,因爲美聯儲可能清楚地意識到2023年美國經濟大概率將出現衰退。

《全球財經連線》:鑑於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開始加息的時間晚於美聯儲。它們是否也會緊隨美聯儲更改政策方向?

布思哲:我認爲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正如你所說,歐央行與英央行開始加息的時間相較美聯儲稍晚一些,因此在停止加息或放鬆貨幣政策方面或許會有所保留,因爲它們仍需採取更多的行動,尤其是歐央行。截至目前,歐央行採取的措施仍十分有限。不過,我們認爲它們最終會在今年下半年調整政策方向,但開始調整的時間可能會晚於美聯儲,也不會像美聯儲那麼激進。鑑於目前歐洲通脹壓力的情況,我們預計歐洲將會迎來相對更溫和的降息週期。

《全球財經連線》:那新興市場的情況如何?

布思哲:除中國以外,新興市場實際上一直在收緊貨幣政策方面表現得相當積極。很顯然,不同的國家處於不同的週期,但許多國家的擔憂都是潛在的貨幣疲軟風險以及高企的通脹壓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爲新興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做了所需要做的事情。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市場對新興經濟體更感興趣。投資者認真地關注新興市場,試圖鎖定其中一些新興市場的收益率。確切地說,這裏的關鍵點在於美元的走勢。央行希望看到美元明確地達到峯值,而近期美元已經明顯走軟。如果美元走軟成爲一個長期趨勢,央行會表示他們已經做得足夠多,並在某個時刻放鬆貨幣政策。

《全球財經連線》: 全球貨幣政策在2023年是否會繼續分化?

布思哲:我想2023年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將出現拐點,由緊縮的政策轉向寬鬆政策,這將使全球的貨幣政策週期更加一致。中國在寬鬆貨幣政策方面顯然是一個突出的例子,特別是其他國家正在收緊政策。我認爲日本也處於一個不同的週期,但日本更多是結構性的問題。不過,正如我說的,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已經開始考慮在2023年晚些時候轉向寬鬆的政策。這將使大家回到目前中國和日本所處的週期。

美聯儲2024年之前不會降息

《全球財經連線》:市場一直期待看到降息節點,但是鮑威爾稱美聯儲2023年不會降息。對此,你怎麼看?

Brian Coulton:我認爲2022年全年市場都在期待美聯儲加息週期是一個短週期 。市場希望美聯儲迅速加息,並能夠未雨綢繆。一旦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勞動力市場疲軟,美聯儲能夠在2023年做好降息的準備。不過,我們從未持有上述觀點。我們認爲,從2022年夏季起,一些央行日益擔心自身過早轉向降息,從中期來看,可能導致自身無法控制居高不下的通脹,促使這些央行無法實現所設定的通脹目標。在2022年12月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在連續加息75個基點之後,決定加息50個基點。儘管加息節奏有所放緩,但是美聯儲發出的信號非常清楚,即預計聯邦基金利率將升至5%以上,並將在2023年維持這一利率水平。這與我們之前的預測一樣,但此前市場並不認同這一預測。因此,在12月的議息會議後,市場重新評估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我認爲美聯儲將非常小心謹慎地對待貨幣政策,避免重犯1970年代的錯誤。基於此,預計2024年之前美聯儲不會開啓降息週期。

《全球財經連線》:2023年通脹和央行干預的相互作用將如何影響經濟增長?

Brian Coulton:目前全球央行專注於戰勝通脹,這是他們的使命。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央行保持獨立性。歐洲與美國的政府和財政機構正努力保護消費者與企業免受高通脹、高能源支出之苦。在此過程中,他們積累了巨大的赤字或支出。例如,近期歐洲爲了應對能源危機所發放的財政補貼,就是非常可觀的數據。

但是,財政補貼與緊縮的貨幣政策最終會發生衝突。因爲政府提供的支持越多,總需求也越多,這意味着政府尋求從債市借更多資金。恰逢央行正在提高政策利率,還在拋售本國政府債券的投資組合。隨着他們退出量化寬鬆政策,迴歸量化緊縮政策,財政和貨幣政策之間的確存在潛在衝突,這意味着債市的波動或將加劇。 預計2023年實際利率將面臨很大的上行壓力。在過去的幾個月裏,英國已經出現類似的緊張局面,但這一局面並非英國獨有。

美聯儲正陷入一場“猜謎遊戲”

《全球財經連線》:加息是否開始對美國經濟產生實際影響?美聯儲在這個時候會不會更關注經濟代價,還是政策制定者仍將繼續“踩剎車”?

Barry Gill: 我認爲目前爲止加息帶來的衝擊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小,因爲我們已經從此前十分刺激性的利率環境轉變爲現在更加中性的環境。考慮到通脹,即使是達到現在的利率水平,短期內實際仍然是負利率,所以我們尚未達到貨幣十分緊縮的水平。

另一方面,當美聯儲開始加息時,加息結果作用於經濟通常有滯後性,在數月後才能體現出來。隨着本輪加息接近尾聲、利率接近終端利率水平時,我們可能會開始看到對經濟的影響。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端倪——我們能感受到流動性開始影響市場,但尚未影響經濟。

回顧歷史,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保羅·沃爾克領導的美聯儲的抗通脹之戰十分艱難,並且建立了公信力。而今天,通脹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居高不下,美聯儲想再一次建立起它對抗通脹的公信力,不得不爲此犧牲經濟。

這是因爲美聯儲有“雙重責任”,它既想要穩定的價格,又想要充分的就業,但目前其信譽已經岌岌可危,因此它把重點放在抗通脹上,而不是經濟的健康發展。

這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如果經濟真的陷入衰退會發生什麼?現在,我們到了歷史性的時刻。

《全球財經連線》:你提到美聯儲想要建立其對抗通脹的信譽,根據我們看到的情況,這有多難?

Barry Gill: 在本輪加息週期前,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連續75個基點幅度的加息舉措,他們確實想向公衆展示其對抗通脹的權威性。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在承認他們行動滯後的事實。

回顧2003年和2004年的加息週期,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美聯儲在每次會議都保持僅加息25個基點的步伐,因爲他們認爲還有足夠的時間。再看現在,美聯儲顯然意識到自己滯後了,但已經沒有時間,只能採取這種大幅度的加息舉措。

但目前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終端利率維持在何種水平,可以在經濟不陷入衰退的前提下遏制通脹。

美聯儲正陷入一場“猜謎遊戲”:經濟是一頭難以捉摸的“野獸”,而利率工具又十分遲鈍,包括過去很多年裏曾實行的量寬,這成爲了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工具。

美聯儲正在專注、努力地做一些正確的事情,但隨着利率上升到4%或5%,其內部將會有更多涉及到終端利率是多少的討論。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責任編輯:杜弘禹 和佳 趙越 李依農

製作:郝佳琪

設計:林軍明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編輯: 張然 唐雙豔 吳婉婕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作者:施詩 編輯:和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