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昆明日報

村民將大蒜裝好,即將銷往省外。

日前,記者來到東川區碧谷街道,這裏是東川區有名的 “大蒜之鄉”,大蒜種植面積達9000餘畝,其中大寨村種植6000多畝,小江沿線3000多畝,按每公斤10元計算,每畝平均產值達1.2萬元左右。大蒜已成爲產值過億的大產業,成爲集體經濟支柱產業,促農增收。

脫皮裝袋後,一車車大蒜將運往省外,碧谷街道大蒜豐收已有10餘個年頭。

種植大戶龐麗家從父輩就開始種植大蒜,到她這輩,種植面積已擴展到100畝。隨着種植技術提高,畝產量從400公斤增加到1400公斤,家裏的收入也在年年增加。她介紹,有的村民種了10多年大蒜後,變身收購商,遇到價格好的年份,一年也能掙10多萬元。

據介紹,大寨村是東川大蒜的主要種植區,大蒜種植歷史悠久,種植經驗成熟。因這裏地處東川河谷地帶,光熱充足、氣候獨特,使得大蒜成熟早、上市早,所產大蒜品質高、市場供不應求,是全國唯一的大蒜早熟產區,生產銷售比全國其他地區提早2個多月,有較大錯峯銷售的優勢,市場前景可觀。碧谷街道堅持黨建引領,鼓勵農戶大規模種植大蒜,積極探索推行“黨總支+合作社+農戶”黨建“登高工程”,以合作社爲載體,推動大蒜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在鄉村振興中,碧谷街道圍繞農業產業“1+1+N”體系,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進行規劃佈局。河谷區依託小江河谷熱區資源,在特色上做文章,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打造現代化農業樣板區;壩區大力實施產業提質增效,進行溼地開發以及培育龍潭特色水產養殖,不斷夯實壩區發展鄉村旅遊的基礎,致力於打造一個集生態、觀光、旅遊、經濟爲一體的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園區;後山片區依託牯牛山風光,大力發展戶外運動、高山生態農家樂、民宿等業態,以特色、綠色、生態、高產值爲產業發展目標,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推廣種植羊肚菌等品種,繼續發展開花大洋芋、高山生態果蔬等。通過培育,碧谷街道“開花大洋芋、20℃冬天、綠色生態、康養文旅”四張牌的優勢日漸顯著。

近年來,東川區圍繞“規劃先行、補齊短板、盤活資源、做強特色”開啓“四輪”驅動,盤活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塊地”,總面積達47.9萬畝。其中,打造“一縣一業”高品質花椒主導產業9.8萬畝,大力推動5萬畝“東川大洋芋”種植基地、9000餘畝大蒜種植基地、4萬畝果蔬產業園和1萬畝中藥材產業園建設,培育壯大“一村一品”38個,助推農業產業發展,帶動羣衆持續穩定增收。記者張星宇 通訊員吳麗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