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丽燕

大年初六,当很多人都还沉浸在“春节假期余额不足”时,南太湖畔就已进入奔跑状态。

大招之一,发布四道全球“招募令”。

今天上午,“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湖州籍大学生新春恳谈会上,市委书记陈浩与近百位大学生面对面,话未来,并发出诚挚邀约。该市还重磅发布四道全球“招募令”,推出党政机关、企业、卫健、教育等领域的上万个招聘岗位,诚邀海内外英才共聚湖州、共创湖州、共享湖州。

其中,面向全球公开招引100名紧缺急需专业博士研究生,岗位涵盖发改委、经信局、城投、产投等,面向产业经济、资本运作、金融财务等紧缺急需专业领域,这样的力度和规模,在这座城市历史上,亦是首次。

趁着假期将青年学子相聚在一起,湖州以一座城的名义,邀请更多年轻人加入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步伐。释放的,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湖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欢迎人才,也能够成就人才。

人才之于城市有多重要?去年上海疫情解封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响“人才保卫战”。

要说长三角的这场战役,早已是白热化状态。身处长三角中心,又被“万亿俱乐部”包围,湖州一直攒着赶超发展的劲头儿。这些年也是频频出招:“湖九条”——每年招引10万名大学生;“湖十条”——核心技术攻关最高奖1000万元;“人才新政4.0版”——不仅资助奖励提升,更是聚焦破解人才“关键小事”,推行“上管老下管小”生活服务……众多政策、机制的出台,其背后反应的,是这座城市坚持“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的理念。

今年召开的省两会上,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车磊在“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他拿出“一红一绿”两个本子与大家分享,红色封面是“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绿色封面是“湖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他坦言,这一证一卡,让他在湖州干事创业既安心,又劲头足。

搭建起广阔的舞台是其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能让人才在一座城市大显身手,除了健全的机制,舞台是关键。在现场交流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胥嘉政也直言不讳,“能吸引我创业就业的城市,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能够让我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充分施展才华,为社会创造价值’。”

当下的湖州,正行走在蓄势蝶变的上行通道。吴兴以山水与科创共振,引城市与“后浪”共鸣;南浔掀起古镇复兴热潮;德清与杭州大都市同城,与科创大走廊共生;长兴实现从一块电池到一辆整车的产业蝶变;“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余村发布全球合伙人计划;南太湖新区,未来城正拔地而起……可以说,不断发展中的湖州,处处充满着青春气息,到处都有青年学子施展才华的天地。

新湖州,有新亮点,有新看点,陈浩现场当起“推荐官”,用四个标签为湖州“画像”。在他看来,“精致”“厚重”“充满张力”“承载使命”,就是代表湖州的关键词。

城市,让年轻人向往,画好“发展蓝图”很关键!他分享了3个故事,从“洋家乐”到数字游民公社、从“西塞山前白鹭飞”到“西塞山前博士飞”、从莫干山会议到地理信息大会,从不同角度解剖了故事背后的变革力量。

“人才服务”,常做常新是其三。

如果梳理各地发布的人才政策,实际上都是大同小异。湖州的王牌,是持续优化“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发展环境。这“一高”“一低”之间,是令人羡慕的“性价比”——湖州,“不大不小,幸福正好”。

“但求所用,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引流青年人才,树立起“大人才观”,湖州有一份笃定,也有一份信心。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营商环境最优市,建立人才恳谈机制,去年湖州还提出建设“青创新城”,计划到2025年,新认定青创空间30家以上,引进青年人才15万人,新增青创项目5000个以上,建成青创学院6家……政策机制不断迭代升级,都将为青年学子选择湖州提供更多可能。

当一座城市有产业、有经济、有平台,还有向往的文化与风光,都将是“加分项”。眼下,施展才华,绽放青春的舞台,湖州已备好,陈浩最后也对青年学子提出希望,好好学习的同时,当好家乡的“形象大使”和“代言人”,用青春声音讲好湖州故事,动员更多优秀青年才俊来湖干事创业,并力所能及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