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原文:略。

譯文:

略(與今時無太多聯繫,只要知道其核心即可)。

提:

文中所說的即是:孟子對待五種人的發問,拒不回答。

其一、挾(依仗)貴;

其二、挾賢;

其三、挾長;

其四、挾勳;

其五、挾故。

按照常理來論,一、四、五哪怕是作爲普通人來講也是可以不回答的(不答貴者,體現自尊;不答勳者,體現自信;不答故者,體現自愛)。但是,對於二、三而言,確只有真正的聖賢可以不答(挾賢者並沒有“亞聖”孟子賢能;挾長者也並沒有孟子高尚,故孟子可以對挾賢者不答,挾長者不答)。

點:

此節答者是爲孟子並非普通人,故其標準(不答)也相應的提高了,甚至可以說過高。對於我們百姓來說,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中,合情合理的事都是需要我們做出選擇,發表自身態度的。

然而,在正常範疇之外亦有需要我們“不答”的時候:

一、不符合人類正常思維、生活、言語、行爲習慣的問題;

二、容易被誤導並誤入歧途的問題(問者故意發問,引導答者偏離正道);

三、明知故問的問題,這種問題一旦作答,會出現“共鳴”的情況。注意:此間“明知故問”是爲貶義。

點2:

別看“問答”是很小的一件事,它所涉及的對於人性的影響非常廣泛。

有私心就會有問題,有問題就會有問者,有問者就會發問,有發問就會有答者:一般都是問者有心,答者無意(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真正例用:言者外表看上去是無心的,但心思縝密;聽者需要傾聽問者提出的問題(有意只是爲了聽取問題的內容),但其實並不真正意義上有意,因爲言者一般說的都是其自身的事情,與聽者無直接關聯,然卻真正的無意者被真正的有心人影響或是傷害(如果聽者真正有意(有準備聽取來自問者的問題),就不會被言者所傷))。且,作爲人類來說,有一個即是有點又是缺點的心性,那就是某件不好的事或是什麼如果他人不說,我們可能終生都不會知曉,都不會與之有交集,而,一旦被提及,被點破,對當事人來說可能就會有毀天滅地的影響,甚至是傷害。所以,別小瞧了問題,記得人言可畏即可。

四十四、

原文:

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

對於不該停止的事卻停止了,那麼就沒什麼不可以停止的了。對於本應厚待的人而薄待,那麼沒有誰不可薄待的了。前進得太猛的人,後退得也就快。

提(點1):

一言以蔽之:若做人的底線都沒有了,他還配的上人類的稱呼或是身份嗎?

點2:

生活、學習,甚至是效仿聖賢之道做事,都並不是急於求成的存在。急於求成的道路,不是通往聖賢的道路,也不是人類該走的道路,人道是契合於與自然、人文傳承的步調相仿的進程,是經歷一代又一代、一時又一時、一步又一步的緩慢過程走到現在的,人類的真正成長與成熟,也是相配於天地給予人類的合理的單位時間中所充斥的人類所能夠做到的最大限度的事情。所以,換言之,當下如此之快的生活節奏(速度),並非是一個正常人能夠真正駕馭的了的生活,既然不能爲一個正常人所真正駕馭,那麼是什麼和我們一起在駕馭這本不符合我們生命規律的日常?是神明嗎?是聖人嗎?是賢士嗎?不,他們希望我們人類過的是按部就班,井井有條的生活,遊刃有餘的生活,我們呢?你,又是如何的呢?

簡言之:主動放慢生活節奏,才最適合人類的生活步調。

四十五、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譯文:

君子對於萬物,愛護它,但不必以仁德之心對它;對於百姓,施仁給他而不必親愛他。君子熱愛親人,進而施仁德於百姓,施仁德於百姓,進而愛惜萬物。

提:

親親(熱愛親人)→仁民(施德於百姓)→愛物(愛惜萬物)

點:

每個人對於親人(包括志同道合的人)、百姓(陌生(路)人)、自然萬物的看法與認知不盡相同。只要是符合爲人的標準及都是可行的存在。

四十六:

原文:略。

譯文:略。

提(點):

真正的智者着眼於當下需要首先完成的事情,纔再去探索未知;真正的仁者知道與哪些人同道才能夠真正前行。

所以,在一個團隊中,既不能缺失了智者(行動力),也不能缺失了仁者(決策力)。即,一個團隊中只有同時擁有真正意義上以“人性”出發的智者與仁者並存的情況,才能夠真正存活於世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