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清点完了太行军区主力团,再来清点太岳军区主力团。看看有没有李云龙的独立团。

太岳军区主力团的组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太岳纵队成立前,共13个团。在此阶段,太岳军区主力团大部分是外调进来的团,共9个团,军区自主组建的主力团相对较少。原属山西新军拨归5个团,冀南调进2个团,第129师补充1个团、拨归1个团,可以编成3个旅1个军。太岳纵队成立,编组4个旅12团,至1949年2月全军统编,属太岳军区的晋冀鲁豫第4纵队编成两个军。可见陈赓大将,相比其他军区首长,在建军方面逊色不少。根据地也没扩大,开始多大地盘,抗战结束后还是多大地盘。

第二阶段是太岳纵队成立后。这一阶段,主力部队调走,地方部队升级编成主力团。而在第一阶段中,这些地方部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编成主力部队后,部队也不充实,如第48团(第2军分区第58团)、第43团等不足千人,战斗力比其他军区地方部队升级的主力团相差甚远,战斗减员很大。

有意思的是,到抗日战争后期,太岳军区部队各军分区新编团出现四种不同形式的番号,又是特立独行。别的军区都是统一番号,要么新编XX团,要么独立XX团,要么数字番号。而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以新编命名,第2军分区以警备命名,第3军分区以数字命名,第4军分区以独立命名,划归太岳军区领导的豫西军分区以特务命名,如果再有一个军分区该以教导命名了。这个现象直到太岳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后才改变,统一为数字番号。

清点的结果,没有《亮剑》剧中李云龙的独立团。下面细细数来。

1、772团(红军团)

1937年8月25日,红四方面军第93师改编为第386旅第772团,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参谋长孙继先,原辖3个团依次改编为3个营。该团是原第31军精锐部队,在长征时期就将第31军3个主力团第271、第274、第279团编在一起,成为军主力师,是方面军四大主力师之一。这三个团再往前追溯,分别代表了黄麻起义、商南六霍起义、鄂东蕲黄广起义,是红四方面军发展壮大的起家部队。鄂东蕲黄广起义组成的部队曾编入彭德怀红8军第4纵队,北渡长江扩编为红15军第29团,暨后来的第279团。《亮剑》剧中李云龙称彭总为老首长,说明其出身第279团。关于这三个团的情况,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772团随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首任团长和3个营长全部牺牲,是八路军出征抗战14个团中最悲壮的一个团。该团12个红军连调出3个,保留9个,相当于一个三三制的团全建制保留。《亮剑》剧中李云龙发牢骚说“772团是亲娘养的”,的确如此!资格太老,红军太多,其战斗力杠杠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残酷的战争中,在炮火吞噬下,一批批老红军纷纷捐躯,甚为可惜!这些老红军都是从鄂豫皖西征到川西,从川西长征到陕北,三过草地,经历无数次血战的骨干。

日军曾扬言专打386旅,事实就是专打772团。

第772团自从编成后,隶属第386旅转战太行、太岳地区,番号到抗战胜利结束一直没变。1945年10月7日,第386旅整编为晋冀鲁豫第4纵队第12旅,番号才改为第34团。1946年1月底,第4纵队整编,第12旅改称第10旅,第34团改称第28团。

1949年2月17日,第28团随旅改称第13军第37师第109团。解放战争胜利结束,第109团随师一直驻守四川。

2、第16团(新1团)

该团从冀南调来。《亮剑》剧中的新1团应该是指这个团,比李云龙的独立团厉害。

1937年10月中旬,张子政等在隆平、尧山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后改为冀南抗日模范游击支队。朱德青年模范团称号即来源于此。1938年2月,冀南抗日模范游击支队整编为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第2营。1938年5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第2营扩编为第1团,码头李二支队(冀县码头李曹辅弼部改编的游击第2支队)整编为第3团。1938年7月28日,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第1、第3团合编为新1团,团长丁思林,政治委员程悦长,副团长魏开荒,划归第386旅建制。该团与第771团交换建制。

1940年5月26日,新1团改称第16团,团长谢家庆、雷震(后),政治委员程悦长、张春森(后),副团长黄仕友,参谋长李明,政治处主任常祥考,仍归第386旅建制。《亮剑》剧中新1团团长丁伟,都是姓丁。新1团番号实际时间半年不到。第16团成立后,在冀豫边界平汉路两侧作战。

1943年9月8日,第386旅第16团调往陕甘宁边区。1944年3月,组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第16团改编为新编第4旅第16团,番号不变。同时,一同开赴陕甘宁边区第25团(原隶属冀南军区)第2、第3营编入。1947年9月20日,第16团随新编第4旅划归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建制。团长程悦长,政治委员常祥春,副团长袁学凯,参谋长林克夫,政治部主任高号平

1949年1月24日,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新编第4旅改称解放军第6军第17师,第16团改称第50团。解放战争胜利后,第50团抽调一部编入新组建的第4师第12团,隶属新疆军区建制。其余部队改编为农6师。

3、第17团(第129师补充团)

1937年11月12日,第129师组建新兵团,政治委员张南生。1938年1月13日,第772团调入第4、第6、第11连三个连,改称补充团,团长雷绍康、陈正宏(后),政治委员丁先国,7月28日划归第386旅建制。1940年5月26日,第386旅补充团改称第17团,团长陈正宏,政治委员刘达瑄,副团长陈康、吴龙主(后),参谋长田永智,政治处主任黄祖华。

1941年8月6日,第386旅第17团编入太岳南进支队开辟豫西,番号不变。1942年4月,第17团划归豫晋联防区第3军分区。1943年3月24日,太岳军区所辖军分区重新划分为4个军分区,豫晋联防区整编为第4军分区,第17团归其建制。团长尤太忠,政治委员黄祖华,参谋长郭志伟,政治处主任张培绪。

1945年10月17日,太岳军区部队组建晋冀鲁豫第4纵队第11旅,第4军分区第17团改称第31团。1946年1月底,第4纵队整编,第4纵队第11旅改称第13旅,第31团改称第37团。1949年2月17日,第4纵队第13旅改称第13军第38师,第37团改称第112团。解放战争胜利结束,第112团随师一直驻守四川。

4、第18团(先遣支队第3大队暨新4团)

1938年1月28日,第129师以教导团部分干部为基础组建游击大队(又称谢家庆张国传大队)。同时,第129师派出的干部纪得贵、王卓如在太南分别组织了游击第4支队、道清支队。随后,游击第4支队、道清支队和游击大队合编,组建挺进支队。1938年9月21日,第129师先遣支队(张贤约支队)扩编为旅级支队,挺进支队和独立游击第3大队(大队长李大清)合编为先遣支队第3大队。1939年8月26日,第129师决定,先遣支队第3大队改称补充大队(后改称第4团),团长闵学胜,副团长傅洪金,总支书文全政,划归第386旅建制。1940年5月26日,第386旅第4团改称第18团,团长闵学胜。此时,第386旅辖4个团。

1941年8月6日,第386旅第18团编入太岳南进支队开辟豫西,番号不变。1942年4月,第18团划归豫晋联防区第1军分区。。1943年3月24日,太岳军区所辖军分区重新划分为4个军分区,豫晋联防区整编为第4军分区,第18团归其建制。

1944年9月6日,第18团编入豫西抗日游击第2支队。1945年2月底,成立河南军区,豫西抗日游击第2支队第18团改称河南军区第2支队兼第2军分区第18团。1945年3月24日,组建豫西支队(又称河南军区第5支队兼第5军分区),第18团归其建制。该团编入豫西支队后,活动在伊(阳)洛(宁),当面之敌主要是土匪。

该团没有编入1949年2月的统编正规部队,极有可能是整编为伊洛军分区。伊洛军分区司令员是闵学胜团长。希望军友们提供史料证明。

5、第25、第38团(决死第1纵队)

1937年8月1日,山西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和军官教导团第8团、第9团部分学员,在太原正式组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后改称决死第1总队),辖3个大队(营)。1937年9月21日,决死1总队开赴晋东北,10月从五台县经盂县、太原、祁县子洪口,11月初到达晋东南沁县、沁源、安泽一带。随后,各大队、中队相继派出民运工作团分赴沁县、沁源、安泽、武乡、襄垣、屯留,组织抗日自卫队、游击队。11月,决死第1总队扩编为决死第1纵队,辖第1、第2总队。1938年春,由沁县、沁源、武乡、襄垣等县人民自卫武装升级改编成立第3总队。

1938年4月,以盂县抗日游击队(1937年9月成立)、沁县游击队(1937年10月下旬成立)、平遥游击队(1938年1月成立)、陵川游击队、屯留游击队、榆社游击队,组成2个游击大队,宣布成立游击第1团(1938年7月正式成立)。同时,以安泽、武乡、襄垣地方成立游击第2团,以晋西洪洞、赵城地方游击队成立游击第3团。游击第3团成立不久,划归决死第2纵队建制。

1939年6月,秋林会议后,阎锡山命令决死1纵队改编为独立1旅和第216旅,各辖3个团,山西第三行政区辖保安第5、第6团。十二月晋西事变,决死第1纵队受损不大。1940年1月7日,山西新军整编,游击第1团与第3总队合编为第25团,游击第2团与第1总队合编为第38团。随决死独立1纵队归太岳军区建制。保安第5团编入第57团,保安第6团编入新编10旅第28团。1940年5月26日,太岳军区成立,第25、第38团随决死第1纵队归太岳军区建制。

第25、第38团编成后,隶属决死第1纵队(1941年8月11日改称决死第1旅),转战太岳地区,番号直到抗战胜利结束。1945年10月7日,决死第1旅(太岳军区第1旅)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0旅,该两团分别改称第28、第29团。1946年1月底,第4纵队整编,第4纵队第10旅改称第11旅,第10旅第28、第29团改称第31、第32团。

1949年2月17日,第4纵队第11旅改称第14军第40师,第28、第29团改称第118、第119团。1950年4月,第118、第119团随师兼大理军分区。此后,第118、第119团随师驻守云南。

6、第42团(政卫队,汾东支队)

1937年12月,山西新军决死第2总队成立政卫队,司令员张韶芳,政治委员廖鲁言。离石游击支队划归保安四区,编为政卫总队。1939年6月,秋林会议后,政卫队整编为第209旅,辖第51、第52、第53团。十二月晋西事变,第209旅损失较大,向晋东南转移,一部编入115师晋西独立支队(未经请示擅自合编,受到ZYJW批评),一部缩编为第42团。1940年1月下旬,山西新军整编,第42团划归决死第1纵队建制。12月,撤销第42团,分别编入第25、第38团。

第42团第6连,是1937年12月初,牺盟会在临汾组建的民众武装模范自卫总队,1938年3月改编为决死第2纵队第4总队第5大队第4中队。1939年2月,升编为决死第2纵队第4总队第5大队,1940年1月下旬,改编为第42团第6连。3月,该连调出,改编为汾东支队,司令员景仙洲,政治委员石二生。1941年4月,汾东支队改编为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警卫支队。1942年8月警卫支队恢复汾东支队番号。到1945年,汾东支队发展到3个营9个连的甲级团,支队长尚坦,政治委员曹博生。

1945年12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组建第23旅,即大名鼎鼎的临汾旅,汾东支队改编为第68团,归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建制。1946年1月,撤销第8纵队番号,第68团随旅第23旅划归太岳军区建制。1946年1月底,第23旅调归第4纵队建制,第68团改称第12旅第35团。1946年6月,第35团随第4纵队第12旅划归太行军区建制。7月7日,第12旅改称太行军区独立旅,第35团改称第8团。

1946年11月23日,太行军区独立旅划归太岳军区建制,恢复第12旅番号,第8团恢复第35团番号。1947年1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太岳军区第12旅改称第23旅,第35团又改称第68团。1947年1月27日,第23旅划归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建制,团番号不变。1948年5月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第23旅调归华北军区第1兵团建制。

1948年12月2日,第8纵队第23旅改称第60军第179师,第68团改称第536团。1949年4月25日,第179师随第60军进军西北,调归第1野战军建制。11月,调归第2野战军建制。1950年3月,第536团随第179师兼茂县军分区。1951年3月,第536团随师入朝作战,1952年9月,随师回国。

7、第54团(政卫1支队)

1938年9月,稷山支队和安邑支队合编为山西新军教导第3总队,辖3个大队。1938年12月,以教导第3总队为基础,将汾南地区稷山、闻喜、曲沃、安邑、猗氏、万泉、虞乡、荣河等县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山西新军政卫1支队,辖10个大队。1939年7月,山西新军整编,政卫1支队改编为山西新军第212旅。原辖10个大队整编为第54、55、第56团。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该旅受到一些损失,转移到晋东南。1940年1月下旬,山西新军整编,第212旅归第1纵队领导,仍辖3个团。1941年8月8日,第212旅划归太岳纵队建制。1942年1月15日,第212旅与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合并(保留第212旅番号),同时将第54、第55、第56团合并称第54团,团长彭之久,政治处主任白相文。1943年3月24日,第212旅改兼太岳第3军分区,第54团划归其建制,第212旅番号撤销。团长王墉,政治委员金世柏,政治处主任邵泽民。

1945年12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组建第8纵队第24旅,太岳军区第54团改称第72团。1946年1月,撤销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番号,将第24旅改称太岳军区独立旅,第72团归其建制,团长刘兆先,政治委员胡立声,副团长马林,参谋长齐涛,政治处主任王思和。1947年5月15日,太岳军区独立旅改称第12旅,第72团改称第36团,划归第4纵队指挥,仍归太岳军区建制。1947年11月25日,成立豫陕鄂军区,第36团随第4纵队第12旅兼豫陕鄂军区第4军分区。1948年1月4日,第36团随第12旅划归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建制。

1948年6月17日,撤销豫陕鄂军区番号,豫陕鄂军区第4军分区整编为陕南军区,第36团归军区直属。

1949年5月1日,第17师(1945年7月17日在河南洛宁起义的国民党军第38军第17师改编的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第17师)整编为第57师 ,第36团改称第57师第169团。

1951年2月,陕南军区奉命撤消,第19军领导机关调至西安,组建陕西军区。1952年6月,第19军番号撤消,第169团随第57师改编为石油工程第1师。

8、第57团(政卫2支队)

1938年10月,根据北方局指示,乡(宁)吉(县)特委以汾城自卫队为基础,联合襄陵、新绛、稷山、吉县、乡宁、河津6县武装,合编为山西政卫第2支队,辖6个大队。。1939年6月,山西新军整编,政卫第2支队改编为山西新军第213旅。原6个大队合编为第57、第58团。1939年12月晋西事变,第57、第58团随第213旅向晋东南转移,于1940年1月中旬到达太岳沁源。

1940年1月下旬,山西新军进行整编,决死第213旅划归决死第1纵队建制。撤销第第58团番号,第58团所属部队分别编入第57、第59团。山西第五行政区保安第5团(以介休游击第5支队、榆武游击第7支队、第15支队等武装力量与行署政卫营为基础组建)编入第57团。1941年8月6日,决死第1纵队第57团编入太岳南进支队,番号不变。1942年4月划归晋联防区第2军分区,11月21日划归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

1945年10月17日,以太岳军区部队组建晋冀鲁豫第4纵队第11旅,第3军分区第57团改称第32团。1946年1月底,第4纵队整编,第4纵队第11旅改称第13旅,第32团改称第38团。1949年2月17日,第4纵队第13旅改称第13军第38师,第38团改称第113团。解放战争胜利结束,第113团随师一直驻守云南。

9、第59团(政卫3支队)

1938年10月,夏县、垣曲、平陆、芮城四县的人民抗日武装改编为山西新军政卫第3支队。1939年6月,山西新军整编,政卫3支队改编为山西新军第213旅第59团。1939年12月晋西事变,第59团与决死第209旅会合后向晋东南转移,1940年1月下旬,山西新军进行整编,,第59团划归决死第1纵队建制。1944年9月6日,第59团编入豫西抗日游击第2支队,番号不变。1945年2月底,成立河南军区,豫西抗日游击第2支队第59团改称河南军区第2支队兼第2军分区第59团。1945年11月9日,组建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59团改称第1纵队第3团。中原突围,第59团撤销,编入第1、第2团。

10、第20团

1937年10月中旬马玉堂、李汉英等在藁城、栾城一带组织人民抗日自卫军,不久改称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军,后开赴太行整训,改编为东纵独立支队。1938年7月28日,独立支队整编为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第1支队。1938年5月5日,宁晋县“良民自卫团”赵勤甫部改编为平汉抗日游击支队,10月16日,改称东进纵队第8支队。1943年10月下旬,第129师决定,东进抗日游击纵队整编为3个基干团、1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第1、第8支队整编为第1团,团长徐绍恩,政治处主任李汉英。

1939年2月11日,东进抗日游击纵队整编为第5、第8支队,第1团整编为第5支队第1团。8月26日,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第5、第8支队整编为3个团,第5支队第1团和第8支队独立团合编为第2团,团长徐绍恩,政治委员卜盛光,参谋长何济林。这是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第2个2团,第1个2团已编入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第2团。

1940年5月26日,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第2团整编为新编第7旅第20团。6月2日,编第7旅并入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第20团划归新编第4旅建制。11月20日,该团划归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1943年9月7日,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所辖第20团划归第386旅建制。团长楚大明,政治委员何明光,参谋长李友兰。

1945年10月7日,第386旅整编为晋冀鲁豫第4纵队第12旅,第20团改为第35团。1946年1月底,第4纵队整编,第12旅改称第10旅,第35团改称第29团。

1949年2月17日,第29团随旅改称第13军第37师第110团。解放战争胜利结束,第110团随师一直驻守四川。

11、屯襄团

1937年11月,屯留县工委建立了牺盟会领导的屯留牺盟突击队。1938年2月,以屯留牺盟突击队为基础,组成了屯留牺盟抗日游击大队。1940年,编为屯漳抗日游击大队。1942年3月,屯漳抗日游击大队编为屯留、襄漳两个县游击大队。1945年8月,将屯留、襄漳两个县游击大队合编为屯襄团,团长刘艳,政治委员杨世林,副团长李青林,参谋长崔振山,政治处主任张渡仁,归决死第1旅建制。

1945年10月7日,决死第1旅(太岳军区第1旅)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0旅,屯襄团改称第30团。1946年1月底,第4纵队整编,第4纵队第10旅改称第11旅,第10旅第30团改称第33团。1947年11月8日,第33团划归豫陕鄂军区建制,兼第7军分区。1948年5月26日,豫陕鄂军区整编为豫西、陕南军区,第33团划归豫西军区第2军分区建制。

1949年2月17日,豫西军区第2军分区第33团划归第14军第42师建制,改称第124团团长崔正三,政治委员张渡人。1950年4月,第124团随师兼丽江军分区。此后,第124团随师驻守云南。

12、士敏独立团

1942年3月,太岳军区成立沁水县大队。1943年3月为纪念抗日英烈武士敏(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军长),更名为士敏县大队。1944年6月,士敏县大队改为士敏独立营。10月,由第772团和第20团抽调5个建制排,补充大量民兵后扩编为第386旅兼太岳第3军分区士敏独立团,并调归第2军分区,团长蒲学义,政治委员梁天喜,参谋长陈九章。

1945年10月7日,第386旅整编为晋冀鲁豫第4纵队第12旅,士敏独立团改为第36团。1946年1月底,第4纵队整编,第12旅改称第10旅,第36团改称第30团。

1949年2月17日,第30团随旅改称第13军第37师第111团。解放战争胜利结束,第111团随师一直驻守四川。

13、第4军分区基干二团

1943年1月1日,太岳军区第4分区在下川村,以沁南县游击大队、沁南县抗日第1大队、沁南县抗日第2大队、绛县吴寿康支队为基础,组建太岳军区第4分区基干第2团,团长钟美科,政治委员杨辉图,副团长吴寿康。

1945年10月17日,以太岳军区部队组建晋冀鲁豫第4纵队第11旅,第4军分区基干第2团改称第33团。1946年1月底,第4纵队整编,第4纵队第11旅改称第13旅,第33团改称第39团。1947年11月8日,第39团划归豫陕鄂军区建制,兼第6军分区。1948年1月,第 39 团改称独立第1团(亦称第39团),团长吴少康,政治委员张钧,副团长汪宗清,参谋长刘光;该团第1、第5、第9连和白河大队等地方武装合组独立第2团(亦称第40团),独立第2团,团长郭志坚,政治委员张汉农,参谋长安泽。1948年5月26日,豫陕鄂军区整编为豫西、陕南军区,第39、第40团划归豫西军区第6军分区建制。

1949年2月17日,豫西军区第6军分区第39、第40团和第3军分区新164团合并,组建第13军第39师,第39、第40团分别改称第115、第116团。解放战争胜利结束,第115、第116团随师驻守云南。第3军分区新164团改称第117团。

参考资料:《第129师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9、10卷)、《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单位沿革》、《八路军表册》、《晋冀鲁豫根据地发展史》、《晋豫烽火》等及一些老将军们的回忆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