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在四川的衆多軍閥中,分爲很多的派系,所以導致不斷地戰亂。其中最早的兩支派系,是劉存厚和熊克武領導的力量。

劉存厚雖然是四川人,但是他最開始參加的是滇軍,後來蔡鍔領導護國戰爭,纔跟着滇軍打回四川,在滇軍的支持下才能爲四川的一個土皇帝。

熊克武不一樣,他是屬於同盟會的元老,清朝末期的時候,在中國到處領導起義和暴動,或者刺殺清朝的官員。後來參與領導重慶的起義,當了重慶鎮守使,從此在四川有了自己的地盤。

熊克武的手下的將領,基本都是革命黨人,但是熊克武的內部不穩定。因爲熊克武是黃興的追隨者,和孫中山的理念有分歧,熊克武只有在自己危險的時候纔會求孫中山。但是熊克武的部隊裏面有不少人,是孫中山的追隨者,很早的時候就跟着孫中山革命,所以導致他們和熊克武不合。

也正是內部的不和,讓熊克武元氣大傷,失去了統一四川的實力,後來被楊森等人打敗,離開了四川。

導致熊克武元氣大傷,就是呂超和石青陽的叛變,呂超和石青陽都是孫中山的支持者,和熊克武發生了矛盾,最後呂超和石青陽在唐繼堯的幫助下,發起了反熊運動,把熊克武趕走。

文章圖片1

1878年,石青陽出生於四川巴縣,石姓因爲出了很多人才,所以在老家是旺族。

石青陽的父親是一個農民,應該屬於富農家庭,雖然石青陽從小就在家裏幹農活,但是他還是很喜歡讀書,而且非常用功,後來石青陽考上了秀才。

1903年,石青陽考上了成都的學堂。

1905年,石青陽因爲成績優異,被選派去日本留學,當時留學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大部分選擇了軍事。可是石青陽從小接觸的農業比較多,所以到日本大野縣一所學校學習養蠶。

那個時候孫中山、黃興等人在日本宣傳革命,成立了同盟會,石青陽也接受了不少革命思想,知道了孫中山提出的“三民思想”,對孫中山很佩服。

1906年,石青陽去拜訪了孫中山,聽了孫中山給他講的革命思想,讓石青陽決定加入同盟會。

1907年,石青陽畢業準備回國,孫中山告訴他重慶建立了同盟會分部,讓他去那裏幫忙。正好同盟會的聯絡點設立在他的母校,所以同盟會有什麼事情都是他出面。

可是這個時候清政府到處捉拿革命黨,很快中學的聯絡點不能待了,同盟會沒有立足之地。

石青陽說通了父親,把自己的家產賣了,在巴縣開了一家絲廠,當過同盟會的聯絡點,還可以籌措革命經費。

當時的絲廠都被日本商人壟斷,壓榨當地的養蠶人,石青陽的絲廠和日本商人對抗,維護養蠶人的利益,得到了很多的好評。

1908年,石青陽加入袍哥幫會,希望可以擴大同盟會的影響。

1911年9月,四川爆發了保路運動,清政府爲了鎮壓民變,製造了成都血案。四川各地都出現了起義,石青陽等革命黨人也準備起義。

石青陽在巴縣組織200人的敢死隊,準備隨時起事。

1911年11月22日,同盟會員夏之時,率領起義的新軍幾百人來到重慶,在城內的革命黨人配合下,光復了重慶。

楊庶堪和張培爵建立了重慶軍政府,石青陽擔任梯團長,負責守衛重慶的安全。

1913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石青陽積極響應反袁鬥爭,組建川東遊擊軍,率軍在武勝附近和北洋軍作戰。

袁世凱稱帝以後,蔡鍔在雲南組建了護國軍,石青陽在川東組織力量配合護國軍。

1918年,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軍政府授予石青陽陸軍中將軍銜。

1920年4月,呂超、石青陽、盧師諦等在遂寧反熊克武,在唐繼堯的幫助下,在聯合滇軍和黔軍,把熊克武趕出成都。呂超當了川軍總司令,石青陽當了第三軍軍長。

戰敗以後的熊克武,和劉存厚化解仇恨,兩個人聯手反攻成都。熊克武和劉存厚反攻以後,因爲二人在四川威望大,不少軍閥歸順了熊、劉聯軍。

熊克武圍攻重慶,在川東地區擊敗石青陽等人,

1920年9月5日,呂超退出成都。

1920年10月11日,熊、劉聯軍進攻重慶,石青陽退守涪陵,剩下的部隊被熊克武收編。

1921年,石青陽擔任孫中山大本營參議。

1921年冬天,孫中山組織第二次護法運動,熊克武希望石青陽回來,幫助他對付楊森等軍閥,石青陽回四川聯繫武裝力量。

1922年,石青陽擔任四川討賊軍第一路總司令。

1923年,石青陽領導的部隊戰敗,率領殘部駐守在四川和貴州交界處,想聯合唐繼堯一起反攻。

1925年,孫中山去世以後,聯合唐繼堯的計劃失敗,石青陽被開除了國民黨籍。

1927年9月,寧漢合流,才恢復黨籍。

1929年,石青陽計劃領導西康地區,可是沒有成功。

1935年,病逝於上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