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霞

編輯|喬芊

春節期間,預製菜的熱氣再次蒸騰到了一年中的最高溫度。

去年差不多時間,全國各地疫情反覆,很多人選擇就地過年,年夜飯到店消費變成奢望,促使預製菜消費上漲。到了今年,隨着防疫政策放開,春節開啓返鄉潮,人們紛紛“在家喫年夜飯”,再度點燃了預製菜銷售火爆景象。

過去三年,頻繁居家,加快了預製菜走上家庭餐桌的速度。在新消費大降溫的背景下,預製菜算是爲數不多資本關注度較高的賽道,玩家魚貫而入,不乏上市企業、商超巨頭等身影。

多位創業者告訴36氪,如果不是疫情催化,大衆對預製菜的認知培育可能需要花費比現在更長的時間。因爲起於疫情,預製菜的未來並不被看好,不少人覺得隨着生活恢復正常,用戶也會棄之而去。

事實卻是,從誤解、質疑到逐漸接受,消費者真實需求在時間流轉中被激發、驗證。可以肯定的是,預製菜的故事還會繼續,只不過沒了“天時”,三年矇眼狂奔的日子將一去無返。

虛火之上,活下去

2021年底,大衆在提及預製菜時,對其認識還停留在料理包、不健康、口味差等固化標籤,並將其與外賣做對比,爭搶的爲同一羣體。

後來,風向態度的變化,以及預製菜的普及,離不開高調入局者的參與。其中之一是瑞幸咖啡創始人、原董事長陸正耀,去年1月,攻入C端預製菜市場,推出“舌尖工坊”(後改名爲“舌尖英雄”),用戶可通過小程序、APP下單自提或外賣配送。

舌尖英雄曾試圖複製瑞幸奇蹟,整個團隊也是瑞幸原來的人員,到了2022年4月,據官方數據,全國經銷商門店意向簽約數達到6000家,急速地攀升卻又跌落,幾個月後,舌尖英雄被曝出加盟門店被曝關閉、加盟商們虧損嚴重等問題。

再就是去年7月趣店創始人羅敏邀請賈乃亮等明星,並以個人IP在抖音大張旗鼓1分錢售賣預製菜,氣氛烘托到頂點時,羅敏又宣佈開展預製菜加盟業務,未來三年要支持十萬用戶創業開設線下門店。路數與陸正耀相似,轉瞬卻因爲與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陷入“糾葛”,最終招致轟轟烈烈的預製菜計劃一個多月就拉下了帷幕。

而在兩位分別進軍該賽道時,就有投資人和行業從業者對36氪表達過“看不懂”、“不看好”的觀點,折戟似乎在意料之中。

預製菜尤其是面向C端的市場還處於很早期,公開數據顯示,當前國內預製菜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滲透率只有10%~15%,toB 端與 toC 端比例大概在 8:2 的階段。換言之,即使消費者對預製菜的接受度日漸提升,C端份額依舊支撐不起大肆開店的模式。

雖然二者預製菜項目最終都草草收尾,都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爲一言一行備受關注的企業家,他們的入局,確實推動預製菜的風吹拂到了更多地方,一位遠在十八線小城的消費者表示,她和周圍親戚就是看了羅敏直播才瞭解到預製菜並開始消費。

同時,伴隨着高調者的落寞退場,預製菜的虛火也開始顯現。“大家只看到了他們失敗,很多趁着風口進入追求短期利益的商家也會死傷一片。”一位行業人士說道。

發展較爲成熟的上游供應鏈,降低了預製菜進入門檻,商家很容易就能找到合適的代工廠,“但代工廠產品往往都是按照B端思維生產C端產品,缺少用戶思維。”在上述行業人士看來,本來是一個好生態,卻變得魚龍混雜。

但洗牌鍵已經啓動,沒有了疫情下強需求的支撐,那些隨意貼個牌就能做的玩家將在今年被迅速清掃出局。“本來2022是生死之年,只不過疫情延緩了這個節點的到來。”一位預製菜品牌創始人告訴36氪。

對於新品牌來說,2023年如何活下去纔是真正的命題,“之前爲了搶市場,不惜鉅虧打價格戰,但我們從去年就要求必須盈利,只有確保一直留在牌桌上,待行業大爆發的時候你纔有更大的機會。”

從1到100:“內功”大比拼

如果疫情起到了“天時”作用,抖音電商的強勢崛起對預製菜而言則屬於“地利”。

去年很多新銳品牌在抖音收穫了聲量和銷量,此前36氪在採訪叮叮懶人菜時,其合夥人曾透露產品最先在天貓上線,但銷量慘淡,整個2020年,品牌都沒有起色,後來團隊將陣地轉向抖音,才逐漸找到節奏銷售額日漸增長,自此便開始all in抖音,對方表示,“沒有抖音就沒有預製菜的爆發”。不久前,叮叮懶人菜對外宣佈其去年12月銷售額突破2.2億元,同比增長400%。

而抖音電商也不斷推出了一些活動,對預製菜品類進行流量扶持。抖音電商發佈“2023抖音好物年貨節”數據報告顯示,其年夜飯預製菜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8%。

抖音電商流量紅利使得預製菜品牌很容易實現從0到1的跨越,但想要從1到100更大的突破,預製菜玩家們還需要在線下渠道打好基礎。

珍味小梅園創始人浦文明曾表示:“同飲料行業一樣,預製菜的大邏輯是渠道鋪貨,最終決戰一定是在線下,線下鋪的點位越多越好。在一二線城市,同城零售是一個很大的渠道紅利。”

原因不只是線上流量越來越貴,冷鏈物流帶來的高成本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同時,用戶對於預製菜消費不具有計劃性,大多屬於臨時決策,畢竟喫什麼幾乎是每個人每天都在糾結的問題。一旦決定了,用戶又需要及時獲得感,線上短則一天才能配送到家的產品,第二天可能已經不再是想喫的東西,但30分鐘達的同城零售卻能解決該問題,無需囤貨,按需購買,可以提高用戶的購買頻次,保持更強的黏性。

根據公開數據,節前一週盒馬預製年菜月環比上漲407%;美團買菜預製菜相關商品銷量同比去年增長400%;叮咚買菜年夜飯相關菜品銷量同比增500%。

除了渠道,供應鏈建設也會是預製菜接下來發展的重點。一位預製菜從業者告訴36氪,雖然這幾年一直都在強調供應鏈,卻很少有新品牌能承擔起這方面的投入,但隨着上游供應商也開始做自己的品牌,缺乏供應鏈壁壘的玩家很容易被”卡脖子”。

到最後,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渠道方或許纔是預製菜賽道里贏率最大的玩家。更大的問題在於餐飲正逐漸復甦,此前受影響的B端預製菜業務也將回春,C端預製菜發展的耐心可能也需要重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