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主播作爲當下文娛消費中出現的一個新熱點,隨着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技術的迅速發展,從 2016 年出現至今,規模急速擴展,市場應用也愈發廣泛。

虛擬主播的快速成長勢必會吸引傳統媒體以及MCN的關注,如何打造虛擬人物,爭取青年用戶羣體,跟上時代步伐,成爲了他們需要思考的內容。

譬如,傳統新媒體行業發展虛擬主播,企業公司推出虛擬員工,主流娛樂公司押注虛擬偶像,可以看到,虛擬人物已然漸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在這樣的變革浪潮之中,惟有把握虛擬形象主播的發展趨勢、傳播機制和受衆認知情況,才能更好地在行業競爭中搶佔虛擬人的快車道優勢,在相伴而生的不同維度的批判性視角中穩步前行。

01、虛擬主播大熱,傳統MCN跑步進場

2021年10月31日,虛擬美妝博主柳夜熙在抖音發佈了第一條視頻,獲贊300多萬,憑這條視頻漲粉百萬並登上熱搜。現如今,柳夜熙作爲美妝博主,通過發佈美妝、劇情特效視頻,粉絲數已達到893萬,平均每條視頻都能獲得百萬點贊,相關話題播放破11億次。 很多人認爲虛擬人不過是紙上談兵、一紙空想,在柳夜熙一夜爆紅之後,大家則不得不放下質疑和偏見,正視以柳夜熙爲代表的虛擬人物市場。2022年5月6日晚,海外知名Vtuber(虛擬主播)Vox在B站進行了1.7個小時的全英文直播,期間人氣始終維持全站第一,獲得了總計111萬元的打賞,付費人次近4萬人次。

事實證明,很多人會被虛擬人物吸引關注,並願意爲之付費,這也進一步印證了,虛擬主播無論是引流還是變現,在行業內都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

對於在活躍在視頻平臺的MCN機構來講,虛擬業態的火熱是不可多得的機遇,尤其在短視頻、直播市場趨於飽和,競爭日漸激烈的今天,讓虛擬人蔘與到視頻、直播行業,既有熱度又有前景。不少敏銳的MCN機構已經搶先開啓了虛擬人佈局,其“入股”最直接的方式是簽約優質的虛擬主播,與簽約的真人主播一樣,簽約後由MCN機構對其進行包裝培訓,提升視頻作品的質量,進行推廣營銷。

對MCN機構來說,簽約虛擬主播可以進行IP二次創作,以多種形式增加曝光度。對虛擬主播來說,MCN機構可以提供系統的動畫、設計、運營團隊,可以最大程度助力賬號孵化成功。

02、數字虛擬人 更有溫度的情感傳遞

與傳統KOL不同,虛擬KOL的媒介形象往往存在“複數”現象,即多樣化卻不衝突的“人設”,這是爲了在維持角色統一性的同時,爲後續內容的創作留有空間。

許多虛擬主播媒介形象的許多設定也是經由粉絲羣體“二次創作”來進行添加的,是一種對媒介形象文本的共同編寫。觀衆對虛擬人物的再創作不僅是自身情感的流露,有利於IP的個性打造,也讓製作者可以更直接的接觸到受衆的內心,從而能更好創作以引起觀衆的情感共鳴。

有關數據顯示,虛擬人受衆以青年羣體爲主,63.4%的虛擬人愛好者年齡居於19-30歲之間,而恰是Z時代的這羣年輕人他們更渴望受到關注。在於虛擬人物的互動中,他們的彈幕、評論、點贊等都可以作爲有效的反饋,讓創作者更好的對觀衆的情感進行解碼,從而更好的瞭解他們的需求。

《Z世代圈層消費大報告》描述“Z 世代羣體作爲優渥物質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孤獨一代,會更希望得到同輩的認同。”這是因爲大量來自互聯網的衝擊,多元化的信息獲取加速了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覺醒,也導致了他們對於現實社區情感關係的淡化,真實情感變得私密化,作爲受衆的個體也在情感私密化的過程中逐漸喪失安全感並渴望獲得歸屬,變得更容易受到孤獨、空虛等情感影響,會更加渴望獲得認同。

儘管現在虛擬人的發展環境、整體情況還處於起步階段,但隨着技術的精進、市場價值的釋放,其將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入各個領域。我們也應承認,虛擬主播作爲新事物,僅五年時間就形成了一股潮流,並逐漸發展成爲了一種象徵着這個觀衆的精神世界文化,可以讓受衆更好的自我解壓,並激發其創造力,這種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對於虛擬人物,我們在解析其特點的同時也應該對消費羣體對心理訴求進行分析,以多元化的視角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改之。在自身在享受虛擬娛樂的同時,不能混淆虛擬與現實之邊界,而應將虛擬社區帶來的認同感、滿足感轉化爲對自身在現實社會中更進一步的情感支撐,更好地面對現實生活。

參考文獻:

[1] 林旻軒.消費與認同——虛擬主播受衆消費分析[J].商場現代化,2022(18):7-9.

[2] 張一諾.人機共塑:受衆視角下的虛擬形象主播[J].文化月刊,2022(08):154-1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