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晚報

陳靜 事業單位職員

乘坐動車自廣東珠海返京

“又聽到熟悉的京腔,感覺很親切。”儘管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陳靜在北京學習、工作十多年,孩子也在這裏出生,北京早已是她的第二故鄉。

初六晚上,陳靜和家人拎着滿滿一大包當地特產,踏上珠海到北京西的D924次動臥。這趟因疫情推遲了三年的春節全家行終於達成所願。再次回到北京,她對這座城市也有了新的理解。

在嶺南風情中感受煙火氣

“春節期間北京太冷,老家也不暖和,就想着南下避寒。”2020年初,陳靜就打算帶家人到廣東過年,當時機票酒店都訂好了,可出發前突然出現疫情,只好取消行程。之後三年,陳靜一家再也沒有過長途旅行。“今年春節,總算沒有了限制,大家都想好好出去撒個歡兒。”

除夕那天,陳靜一家三代七口人分別從北京和老家出發,在廣州會合。“孩子一看到姥姥姥爺,就飛奔着撲過去。幾年沒見面,都盼着團聚這一刻。”陳靜和家人脫下厚重的棉衣,換上輕薄的風衣,感受着二十多攝氏度溫差帶來的舒適與愜意。

在廣州,陳靜趕上了時隔三年重新迴歸的越秀西湖花市。作爲國家級非遺項目,“行花街”一直是廣東地區的傳統春節習俗。從農曆臘月二十八到除夕夜,廣州人總會到花市“行花街”,以求來年行好運。其中,越秀西湖花市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花市,素有“百年花市”之稱。

在西湖路廣場,紅紅火火的主牌樓十分醒目。一字排開的攤位上,各式年花爭奇鬥豔,特色年貨琳琅滿目。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陳靜滿心歡喜,“好多年沒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這就是大家懷念的煙火氣。”

初二,陳靜一家坐廣佛線地鐵來到佛山祖廟博物館,沉浸式體驗濃濃的嶺南年味。“除了醒獅以外,還可以在葉問堂欣賞武術,在萬福臺下聽粵劇。”

春節期間,佛山祖廟博物館與佛山粵劇院合作推出摺子戲專場,讓遊客在鼓角齊鳴、鑼鼓喧天中體會“過年看大戲”的樂趣。儘管聽不懂粵語,但陳靜一家還是聽得津津有味,“特別有氣氛,好多孩子都是坐在大人肩膀上,跟我們小時候一樣。”

去百年會館裏現場看京劇

這趟廣東之旅,陳靜印象最深的當屬位於珠江畔的沙面島。在佔地僅0.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被列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就多達54處。作爲廣州著名的外事遊覽區和歷史文物保護區,這裏有着歷經百年滄桑的近代歐洲風格建築羣。

如今,沙面島上多個曾經塵封的古老建築敞開大門,向公衆開放。博物館、咖啡館等全新空間,讓沉睡的文物重新煥發活力。在百年建築裏喝茶觀展,度過休閒時光,陳靜覺得別具一番韻味。

“其實在北京也能有類似這樣的獨特體驗。像東西城,有很多百年會館都在修繕,一些文藝院團演出也陸續走進會館,不斷拓展舊址活化利用途徑,老戲臺又‘活’起來。比如顏料會館,就是前門地區首個‘有戲’的會館。”陳靜盤算着,這次回京以後,帶孩子去這些會館看京劇,現場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陳靜看來,北京作爲博物館之城,有着豐富的文博資源,值得多走走、多看看。“比如首都博物館,就有專門的老北京民俗展,裏面很多東西都是孩子之前沒見過的,其實非常有意思。這次旅行去完廣東省博物館,還能結合着對比一下南北方的文化差異,讓孩子重新認識京味文化,進而對北京有更深入的理解。”本報記者 宗媛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