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3億人在路上!疫情三年後,“煙火中國年”消費強勢回暖

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河南攝影報道

1月15日,新冠病毒正式“乙類乙管”後的第七天,1歲3個月大的小朋友珍珍有生之年第一次踏上了老家河南焦作的土地。去年春節,奧密克戎變異株剛剛進入中國,父母爲了避免被隔離,就沒有帶剛出生不久的她回老家看望長輩,之後的五一、十一等長假也因爲同樣的理由沒能成行。這一次,她終於見到了從未謀面的曾祖父母和其他親人,還收到了好多個遲來的新生兒見面禮紅包。

煙火中國年,人間小團圓。大疫三年,從2020年春節前新冠肺炎病毒首先在武漢被發現後,“回家過年”這個億萬中國人的樸素願望變得可望而不可及。不過,2022年年底我國對防疫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後,一個人們熟悉的團圓、喜悅、充滿年味的春節又回來了。

1月27日,也就是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數據,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同一日,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票房突破80億元,打破中國電影市場年票房最快破80億紀錄。2023年春節檔總票房67.34億元,在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排名中列第二位,僅次於2021年春節。

提前的春運,擁擠的景點

2023年春節,疊加疫情、跨省自由出行等因素,春運開始得早了一些。

1月初,距離春節還有三個多星期,北京的一些小店就已經貼出了“春節放假”的告示。蒲黃榆一家羊湯館,從1月初開始就已經貼上了“今日停業,年後初十營業”的通知;在崇文門,一家陝西小喫店門口貼着從12月底到正月初七春節放假的紅底海報;北新橋簋街的一家鐵鍋燉店也告知顧客“春節放假,就餐請前往東四店”。

春運期間,《華夏時報》記者在北京站走訪,兩位家鄉遼寧鞍山、在河北燕郊打工的女士對記者說,雖然去年也回家過年了,但今年回去不用做核酸,也不用報備,不需要擔心回去被封在家裏,心裏非常開心。只不過搶票太難了,她們沒能搶到臥鋪,只能坐十來個小時的硬座回去。

由於返鄉人員的增加,年前物流業、餐飲服務業出現了人手較爲緊張的局面。1月10日,距離春節還有10天左右,北京西城區一家燒烤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裏很多人都已經回家了,服務員只剩下幾個。而在河南某三線城市,也出現奶茶店因爲物流問題物料不足、顧客點單後做不出來的尷尬情況。

疫情管控放鬆之下,有人回家過年,也有許多人選擇春節出門旅遊。馬先生和妻子在春節前一週決定帶孩子出門走走,選定了開車一天時間就能到達的古都河南洛陽作爲目的地。出乎意料的是,儘管今年天氣很冷,但洛陽遊客非常多,尤其是白馬寺等大的景點,6個窗口出售門票,每個都要排二三十米。“比我們之前看牡丹節時人都多,夜市裏有名的鍋貼、臭豆腐排隊都得20來分鐘。”馬先生向《華夏時報》記者描述。

初三晚上,他們一家在九洲池看晚上的燈會演出,大概有上千人,好位置非常難搶。演出結束之後想打車去應天門,在路上攔了一輛出租車,司機告訴他們“現在堵車太厲害,你們走過去都比打車快。”此外,酒店價格也有所上漲。馬先生一家所住的酒店,節前標間價格是152元/晚,到了當地之後再看,春節期間的預定價格比之前已經翻了兩倍。“

“躥紅”的煙花,迴歸的春節檔

“年味”的迴歸,更離不開煙花爆竹這個“氣氛組”。隨着河南、遼寧、湖南等地宣佈禁放令有所寬鬆,在部分區域允許在限定時間內燃放煙花爆竹,人們重新燃起了春節放炮放花的熱情。

從“臘八節”開始,剛剛學會走路的珍珍每天晚上都守在窗戶前等着看,直到回到老家後,家人除夕夜帶她到當地人集中燃放煙花的廣場上,才真正感受到了煙花一朵朵在頭頂炸開,“點亮心中奇夢”的震撼和美妙。

在此背景下,一款名爲“加特林”的煙花衝上了微博熱搜。因一位山東阿姨手持“加特林”一邊匍匐在地一邊放花的視頻突然走紅,這支形似機關槍,射速快,效果耀眼的連珠炮煙花,承載着人們徹底告別疫情、擁抱美好明天的熱情和希望,出人意料地成爲2023年開年的新網紅。

另一個不負衆望迴歸的,是春季檔電影。在2022年全年票房下降36%、下半年單月票房紀錄接連創下十多年來的低谷後,隨着防疫政策的轉變,2023年春節檔迎來了真正的“春天”。《流浪地球2》《滿江紅》《無名》《熊出沒》等國產影片百舸爭流,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全國電影票房連續5日實現單日票房破10億。相對排片較少的《中國乒乓》則發佈了撤檔公告,稱“因宣傳發行團隊在決策、籌備、推進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誤和嚴重不足,致使影片在春節檔陷入特別被動的局面”,改爲2月17日上映。

從全國各地回鄉的年輕人們,湧入了二三線城市的影院。即使是夜場,也有許多人拿着飲料和爆米花,興沖沖地坐在椅子上等待。河南焦作一家影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每年的春節檔都是當地影院最熱鬧的檔期,不過比起去年,今年他更忙了,工作強度要高出1/4左右。

消費復甦中,明年會更好

儘管疫情的陰霾並沒有徹底消褪,但人們的生活已經逐漸恢復了常態:火車站裏,穿着防護服的人少了,戴N95口罩、防護面罩的多了;商場超市外,開車來購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長長的隊伍排了好幾個路口;時隔兩年,兔年的春晚上觀衆們不再緊緊地戴着口罩,演員張若昀還配合相聲表演,現場在觀衆席桌上喫起了燒雞。

大年初六,遊子們拔掉充電器,又要和“浪浪山”告別,回到大城市繼續打拼了。一組適時發佈的數據讓人們看到2023年消費復甦的希望:中國旅遊研究院專項調查顯示,2023年春節假日期間18.2%的旅遊企業營收恢復到2019年同期八成以上,恢復到六到八成的企業佔比49.1%,恢復到四至六成的有28.3%,僅有4.4%的企業恢復不足四成;美團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6天,日均消費規模比2019年春節增長66%,全國多人堂食套餐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53%;京東發佈數據,兔年主題珠寶首飾銷量同比增長超10倍,禮盒類商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超50%,預製菜成交額同比增長超6倍;海南省商務廳統計,春節假期前五天,海南省12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16.85億元,比2022年春節前五天增長20.03%,比2019年春節前五天增長325%。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春節是第一個全面觀察消費復甦的窗口期,春運客流以及春節相關品類尤爲重要。總體來看,看好2023年消費復甦的投資機會,二季度有望實現同比高增長。

春節前,在北京站的採訪中,《華夏時報》記者遇到了一位穿着破舊的快遞員工48歲的內蒙赤峯人餘樺(化名)。他告訴記者,去年(2022年)是他疫情三年裏第一次出門打工,但由於耐力不夠,跟不上南方工廠三班倒的緊張節奏,他決定提前回家過年。當被問到春節過後想什麼時候出來再找工作時,他說:“還是早點出來,明年工作應該會好找一些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