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推进“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国际化金融产业体系,今年运河商务区将打造千亿级资金规模的“基金财富港”……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业不断换挡升级,领航经济发展接连实现新突破。记者27日从区金融办获悉,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区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达9490.1亿元,同比增长18.8%,存款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去年10月末,证券交易额3697.4亿元,同比增长16.6%。

金融业规模稳健跃升 

“压舱石”作用日渐凸显

近年来,副中心金融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带动与财税贡献能力持续增强。2017年至2021年,副中心金融业增加值由54.7亿元增长到117.9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从7.2%增长到9.9%;金融业税收从5.8亿元增长到22.1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达86.3亿元,占GDP比重达9.7%;金融业累计完成税收23亿元,增长规模和增速稳居区内主体行业第一。

强劲增长的势头也带来了副中心金融业态的蓬勃发展。副中心银行业规模量级加速提升,2017年至2021年,中资银行机构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从3607亿元增长到8028亿元。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区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达9490.1亿元,同比增长18.8%,存款增速位居全市第二。证券市场整体交易活跃,2017年至2021年,证券交易额从2480.6亿元增长到3989.7亿元,截至2022年10月末,证券交易额3697.4亿元,同比增长16.6%。私募基金上升态势明显,全区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约283亿元。2017年至2022年,全区上市企业由3家增长到13家,另有18家企业纳入储备库重点培育,19家企业挂牌新三板。

在疫情中,区金融办以助企惠企为导向,强化纾困服务机制,推动银行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共计使用中央拨款贴息资金1309万元,满足了全区相关企业12.12亿元贷款还息需求,减轻企业融资负担。截至2022年末,区金融办促成金企沟通超过1700次,达成融资意向近4亿元;首批“名单制”21家属地银行已对接完成重大工程项目129个,新增融资规模5.63亿元。保险机构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和社会管理功能,精准助力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保额已超过4万亿元。

金融首创项目频落地 

“助推器”促产业升级

长安街东端,“首创经济”在副中心金融领域遍地开花拔节生长。这得益于以项目引进为基石、以营商环境为抓手塑造出的财富管理新生态。

各类高质量、专业性财富管理及专业服务机构纷纷加速入驻,副中心财富管理市场稳步扩容。全市首家国有行金融科技公司(农银金科)、全市首家市属银行理财子公司(华夏理财)、副中心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汇泉基金)、副中心首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易宝支付)、副中心首家商业保理公司(北投保理)、副中心首家和第二家融资担保公司(北投融担)和(中投保科技融担)等重点金融机构设立展业,实现了副中心在银行理财、公募基金、支付、融资担保等业态上的零突破。

在2022年,副中心第二家市属银行理财公司(北银理财)、副中心首家中外合资资管公司(招商信诺资管)、副中心首家政府引导基金(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副中心首家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航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等40余个优质金融类项目落地;华夏银行实现年内供地开工,邮储北分顺利交楼。

目前,全区已注册金融企业超360家,业态更加多元;各类金融资产交易、管理规模接近3万亿元。

数字金融迈坚实步伐

“风向标”助转型成势

借助数字货币这一抓手,副中心正在开拓金融科技新格局,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2017年以来,副中心有序引进一批优质金融科技企业,农银金科、中债金科、易宝支付等金融科技企业顺利入驻副中心,全区金融科技企业增至19家,涉及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跨境结算、金融云、金融信息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拓展数字金融应用场景,围绕业务数字化转型、服务场景化升级、流程智慧化再造,副中心数字金融创新再上新台阶。中债金科自主研发项目“中央结算公司‘中债链’区块链平台”荣获首都金融创新成果二等奖,易宝支付荣登2022年度产业互联网百强榜单,融和云链研发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入选北京市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纷纷开展数字化转型,分别推出副中心首家5G智慧银行(工商银行清风路支行)、首家5G+绿色智能银行,108项智慧场景成功落地。

城市副中心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加快建设,目前,全区开通个人数币钱包累计超39万户,对公钱包累计超3.8万户,形成文化旅游、餐饮购物、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等多维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2021年以来,全区每年新增数字人民币商户均超千家。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重点区域,已形成包括文化旅游、餐饮购物、智慧园区等方面在内的多维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今后,副中心将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活动,持续激发数字人民币在保民生、促消费、助商户的潜力价值。

千亿投资推带动效应 

“定盘星”稳经济发展

“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将有8000亿元规模项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安投资连年排在全市前列,为金融机构参与副中心建设,提供巨大机遇。

“对此我们既要做好资源导入的‘外引’,更要做好资源转化的‘内育’。”区金融办主任李俊霞表示,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推动城市副中心开创新局面的关键一年,副中心将全力构建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切实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因地制宜优化中关村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系列措施在副中心落地,提升科创金融服务功能,推进碳账户、绿色项目库等绿色金融改革任务,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今年副中心还会加大投资推介力度,组织开展国内外金融机构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系列活动,引导优质金融资源进驻。

“2023年,我们将在运河商务区谋划打造千亿级资金规模的‘基金财富港’,以更多社会资本撬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升级,在副中心打造金融开放的新高地。”李俊霞说。千年大运河畔,副中心金融业的发展脉搏正在奏响时代“最强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赵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