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月30日訊(記者 高萍)三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延續實施。央行1月29日晚間發佈的信息顯示,近日,人民銀行印發通知,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三項貨幣政策工具。其中,碳減排支持工具延續實施至2024年末,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至2023年末,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至2023年6月末。

專家指出,三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延續實施將有助於更好地支持相關領域、行業加快恢復、加快轉型,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人民銀行表示,下一階段,結構性貨幣政策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繼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碳減排支持工具“做加法” 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納入

根據央行發佈的信息,碳減排支持工具延續實施至2024年末,將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機構範圍。

東方金誠信用高級分析師趙劍松指出,碳減排支持工具主要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的發展,初期支持對象主要爲全國性金融機構,重點領域範圍突出“小而精”。此次碳減排支持工具延續實施至2024年末,並將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納入支持範圍,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據瞭解,人民銀行於2021年11月8日創設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並在此基礎上再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是人民銀行爲支持碳達峯、碳中和而創設的貨幣政策工具,通過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爲碳減排重點領域內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的貸款。按照規定,人民銀行通過“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對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相關企業發放的符合條件的碳減排貸款,按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支持,利率爲1.75%。

此前業內分析人士曾指出,未來碳減排支持工具是否可以在有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支持行業範圍,發放對象是否可以進一步從全國性銀行延伸至地方性銀行,備受關注。2022年8月,央行發佈消息,德意志銀行(中國)、法國興業銀行(中國)兩家外資銀行被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機構範圍。彼時,央行即表示,下一步,還將考慮納入其他有意願、有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發揮其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優勢,助力中國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

專家:將更好地支持相關領域和行業加快恢復、轉型

除碳減排支持工具外,央行發佈的信息顯示,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至2023年末,2023年繼續並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在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同時支持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助力科學有序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

另一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將延續實施至2023年6月末,並將中小微物流倉儲企業等納入支持範圍,進一步增強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暢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趙劍松分析稱,此次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時間範圍延續,再次體現我國基於國情在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同時支持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意願和擔當。

“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是2022年5月中國人三箱民銀行和交通運輸部出臺的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政策,此次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政策工具時間範圍的延續,表明了國家在助力交通物流業復甦的決心。”趙劍松進一步表示,專項再貸款政策的適用對象——“兩企兩個”正是受近年來疫情衝擊較大,面臨較大經營壓力和資金壓力的物流企業和個體貨車司機這兩大羣體。此舉將進一步增強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暢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看來,三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延續實施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助於更好地支持相關領域、行業加快恢復、加快轉型,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

董希淼稱,隨着我國加快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疊加前期一系列穩經濟措施落地實施,2023年宏觀經濟恢復態勢將不斷穩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有望超過5%,但從近期金融數據和實際調研情況看,我國存在企業和居民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等問題。

“因此,前期支持政策應保持延續性和穩定性,短期內不應輕易退出,並提高精準性和有效性。”董希淼進而稱,從貨幣政策看,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這表明,下一步階段貨幣政策將穩健略偏寬鬆,重點在“精準”和“有力”兩個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從結構看,應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定向‘輸血’,實施精準滴灌,優化信貸結構。如引導金融機構發展科創金融、綠色金融,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加強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薄弱環節的精準滴灌。”董希淼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