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轻工团队 黄莎

虽然生在武汉,但是本科之后就去北京和上海读书工作,在武汉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可心里一直以身为武汉人感到骄傲,我国中部中心城市、九省通衢、教育重镇,全是拿得出手的标签,更不用说特色的热干面、鸭脖和经常上热搜的武大樱花。2020年武汉因为新冠疫情再次出圈,通过76天大规模、严厉的“封城”,尽最大可能阻断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传播,武汉人民伟大的抗疫精神和武汉这座英雄之城,也又一次载入史册。武汉人民也因为新冠疫情变得小心谨慎,2020-2022年疫情影响的这几年,武汉的亲友们都老老实实戴着口罩,武汉市内一见疫情有传播的苗头就开始全员核酸+局部封控,所以武汉后续基本没有再出现过大面积疫情爆发。即便如此,武汉这几年发展似乎也有所放缓,听亲友们抱怨生意不好做,武汉的二手房卖不掉,城市内基础设施变化也不大。还记得2014年武汉发布城市口号“Wuhan,Different Everyday”,前几年确实每年返乡都能看到武汉的新地铁线、新商圈,伴随武汉逐步建设完善,又叠加三年疫情的影响,武汉似乎变得平静,但是仔细感受就发现,我的家乡可一直在进步。

1、三环外的大武汉:光谷东扩,武汉都市圈的发展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的三镇格局,最初的武汉其实由三城合并而成,城市面积之大,再加上城市地位和历史底蕴,武汉一直被称为“大武汉”。武汉的确以前城市和道路规划非常糟糕,永远在挖路和修路,在没有地铁之前公共交通一直很堵。那会武汉公交车的司机师傅脾气还很火爆,开车也很急躁,一个刹车感觉能把人给甩出去。而我从小住在武昌,小的时候对武汉之大的理解停留在从我家去江汉路步行街玩,需要克服晕车,坐接近2小时公交车才能到(从武汉站坐高铁去长沙其实也就才1.5小时)。直到2012年底武汉开通了第一条贯穿汉口和武昌的地铁2号线,坐上这地铁从我家去汉口逛逛街才需要半小时路程,这也是我第一年去北京读书回家过年,暂别家乡就见大变化。到现在武汉总共有11条地铁线,公交有专用车道,路面上挖挖补补的情况也很少见到,“转战”游玩三大区各个商圈变的无比方便,所以对武汉之大的感受也变得模糊。

疫情的这三年变化最大的似乎是武汉三环外叫“光谷东”的这片区域,从区划上看属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简称光谷,早在1988年就已成立,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光谷已形成了“5+2”产业体系(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等5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加之以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数字经济两大新兴领域)。2021年东湖高新区在武汉市内GDP排名第一,也是首个GDP突破2000亿的区域;但光谷的规划远不止此,2020年打造成“中国光谷”,2035年初步建成“世界光谷”,所以开始向武汉的东、南方向扩张,也就出现了三环外的“光谷东”。2007年光谷东还是农村,随着光谷东进,2016年光谷三环以东大部分实现城镇化。因为跟亲戚朋友见面多集中在市区内,对三环外的变化关注较少,这次回家过年也正好因为办事情去光谷东瞧一瞧,才发现三环外的光谷东已经高楼林立,坐落着华为、小米、人福药业、华大基因、中建三局、光谷政务中心、国采中心、同济光谷分院等一众高新企业和部分基础配套;而这里的房价也涨到了2万/平以上,不亚于武汉市中心房价。

图1:武汉围绕中心城区发展,逐步向东南扩建

资料来源:搜狐号,申万宏源研究

可是在这转一转却发现,这里仿佛一座空城,路上看不到行人,商业配套有一个大悦城,可里面也没人。在主干道上,看着两边的高楼确有置身“科技之谷”之感,但是驱车向住宅区靠近,仿佛自己穿越到了城中村,现代化高层住宅孤零零的矗立,周边一片荒芜,街边都是推着车摆着摊的小商贩,这强烈的冲突感驱使我下车买个烤红薯吃来压压惊。细细想来光谷东这片区域并非市中心由内而外推进产生,而是跟中心城区间有个断层,与中心城区没什么联系,倒有点“另起炉灶”的意味。

图2:光谷东街道两边高楼林立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翻看了一下2021年底发布的《武汉市国土空间“十四五”规划》,光谷定位成武汉发展的四个副城之一,起到辐射带动周边鄂州、黄石、咸宁等其他湖北地级市的发展作用。2022年底《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为国家批复的第7个都市圈规划,也旨在推动武汉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在都市圈发展计划中,2022年9月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市在汉签署合作协议,“武鄂黄黄”都市圈也成为发展的核心,也就是光谷东继续东扩将辐射到的湖北另外三个地级市。湖北省的发展极不均衡,湖北省共13个地级市,2021年武汉贡献了湖北省35%的GDP产值,其他地区则相去甚远。现在武汉大都市圈的推进,又赋予了“大武汉”新的含义,武汉未来在辐射周边区域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未来再回武汉会看到怎样的一番新景象,确实值得期待。

图3:2021年湖北省各地级市GDP占比

资料来源:Wind,申万宏源研究

2、城中心的老武汉:江湖气与潮流文化的融合,现代大都市的长成

在北京上海读书和工作的时间长,以前觉得武汉跟北京上海差距还是很大,现在回家越来越觉得跟在上海生活的差异在缩小,有的时候驱车在武汉的环线上,看着窗外城市街景,也分不清自己到底在武汉还是在上海。

我总觉得购买咖啡的便利程度是体现这座城市是否都市化的标志,这次回家发现,不管在武汉二环内的亲戚朋友家还是三环外,我总能轻松点到瑞幸的外卖;连锁咖啡品牌Manner、Tims、M Stand等落地武汉,在各大商圈也成了标配;我家附近1公里范围内的咖啡厅就有6家,有连锁的,有没听过名字的。根据网络上的数据,2021年初武汉的咖啡馆数量超过2000家,在全国排名第十,我才意识到武汉也有了喝咖啡的习惯。可能老武汉在我心里是个充满江湖气的城市,有着独特的“过早”文化(武汉称吃早餐为“过早”),早上在路边早餐摊,买上热干面、豆浆,有边走边吃的,有拿小板凳坐在摊边吃的,都让我觉得精致的咖啡应该很难融入武汉这座城市。不仅如此,以前武汉小伙伴们的朋友圈打卡粮道街的油饼包烧麦,现在打卡不断入驻武汉的国外连锁西餐品牌店如Shake Shack、达美乐等。以前一线城市才有的品牌向下渗透,武汉现在长得越来越像现代化大都市,武汉人民变的富足,生活也开始精致起来。

3、结语:

疫情管控的变化,让武汉2023年的年味甚浓,家人齐聚的年夜饭、亲戚朋友的桌牌游戏、热闹的商场、拥挤的电影院、窗外偶尔燃起的烟花,都让我觉得武汉重新活过来了。虽然武汉这几年悄悄改变着,但是也更期待未来每年短暂的返乡能够看到更美丽、更繁荣的大武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