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烟台公布了2022年GDP数据,均未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但也都提出2023年GDP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

据2021年的数据,中国GDP超万亿元的城市共有24个,比上一年增加1个,新晋城市是东莞。2021年,9000亿元梯队空缺,有4座城市处于8000亿梯队,比较接近GDP万亿门槛,分别是常州、烟台、唐山、徐州。7000亿梯队的阵容更大,有7座城市2021年处于这一梯队,分别是大连、温州、沈阳、昆明、长春、厦门和潍坊。

在万亿城市的“种子选手”中,常州、烟台2021年GDP排名最靠前,彼此差距也仅在百亿元左右。因此,这两座城市也成为第25座GDP万亿城市最热门的候选城市。

2022年离万亿一步之遥

常州、烟台两市2022年GDP数据接近,均为9500亿元以上,离万亿一步之遥。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常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达955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4664.5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713.2亿元,增长1.8%。

常州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0%,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6.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5.9%,占比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七大主要行业中生物医药、机械、电子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36.0%、21.2%、10.9%;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96.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自8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持续回升,其中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增长10.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6.2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228.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2507.4亿元,增长14.7%;进口721.1亿元,下降11.7%。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烟台市生产总值为9515.86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62.53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22.24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31.09亿元,同比增长4.0%。

2022年,烟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分行业看,37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9.5%。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8.4亿元,同比增长0.5%。

从居民收入看,常州2022年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14元,比上年增长4.6%,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78元,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2元,增长5.7%。2022年,烟台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3元,同比增长5.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700元、26286元,分别增长4.8%、7.0%。

2023年争取GDP破万亿目标

常州、烟台两市均提出2023年GDP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冲刺“GDP万亿之城”。

据2023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外贸进出口促稳提质,实际使用外资平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

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23年是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常州经济总量和规模即将完成历史性的一跃,站上新的更高台阶和起点。新的一年,常州将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大力建设“两湖”创新区,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迈入“GDP万亿之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