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煙臺公佈了2022年GDP數據,均未成功晉級“萬億俱樂部”,但也都提出2023年GDP爭取突破萬億元大關。

據2021年的數據,中國GDP超萬億元的城市共有24個,比上一年增加1個,新晉城市是東莞。2021年,9000億元梯隊空缺,有4座城市處於8000億梯隊,比較接近GDP萬億門檻,分別是常州、煙臺、唐山、徐州。7000億梯隊的陣容更大,有7座城市2021年處於這一梯隊,分別是大連、溫州、瀋陽、昆明、長春、廈門和濰坊。

在萬億城市的“種子選手”中,常州、煙臺2021年GDP排名最靠前,彼此差距也僅在百億元左右。因此,這兩座城市也成爲第25座GDP萬億城市最熱門的候選城市。

2022年離萬億一步之遙

常州、煙臺兩市2022年GDP數據接近,均爲9500億元以上,離萬億一步之遙。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2022年常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9000億元新臺階,達9550.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5%。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72.4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4664.5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4713.2億元,增長1.8%。

常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2.0%,其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6.5%,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75.9%,佔比較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七大主要行業中生物醫藥、機械、電子行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36.0%、21.2%、10.9%;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三大新能源產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長96.5%,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102.2%。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2%,自8月份以來連續5個月持續回升,其中項目投資(不含房地產開發)增長10.0%,拉動全部投資增長6.4個百分點。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6.2億元,比上年下降1.9%。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228.5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出口2507.4億元,增長14.7%;進口721.1億元,下降11.7%。

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2022年煙臺市生產總值爲9515.86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爲662.53億元,同比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爲4022.24億元,同比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爲4831.09億元,同比增長4.0%。

2022年,煙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分行業看,37個行業大類中有22個行業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爲59.5%。2022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48.4億元,同比增長0.5%。

從居民收入看,常州2022年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14元,比上年增長4.6%,居民收入增長快於經濟增長。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78元,增長4.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2元,增長5.7%。2022年,煙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3元,同比增長5.9%。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爲55700元、26286元,分別增長4.8%、7.0%。

2023年爭取GDP破萬億目標

常州、煙臺兩市均提出2023年GDP爭取突破萬億元大關,衝刺“GDP萬億之城”。

據2023年煙臺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爭取突破萬億元大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以上,外貿進出口促穩提質,實際使用外資平穩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以上。

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2023年是深入推進“532”發展戰略、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啓下的關鍵一年,也是衝刺“GDP萬億之城”的決勝之年。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常州經濟總量和規模即將完成歷史性的一躍,站上新的更高臺階和起點。新的一年,常州將緊扣“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深入推進“532”發展戰略,大力建設“兩湖”創新區,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邁入“GDP萬億之城”。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5%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保持穩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於GDP增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