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羣體在黨旗下宣誓。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供圖

飛控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羣體工作場景。 新華視界 圖

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測工程飛行控制和航天器長期管理任務中,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以下簡稱“飛控中心”)擔負指揮調度、軌道設計、空間操控等關鍵崗位職能。這個平均年齡不超過35歲的年輕團隊,出色完成了17次載人航天、4次探月工程、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等任務,填補了50餘項國際國內空白,攻克了30餘項深空探測飛控技術難題,用青春書寫航天強國的錚錚誓言。

堅定不移自主創新,把航天事業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飛控技術是支撐航天事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唯有自主創新才能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飛控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羣體攻堅克難、敢闖敢爲,推動我國航天飛行控制技術和任務支持能力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助推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2021年6月11日,我國首批次火星探測工程4張影像圖發佈,其中一張火星車與着陸平臺的“着巡合影”驚豔世界。想要精確操控近4億公里外的火星車移動、釋放、成像,難度巨大。“不僅需要綜合考慮地形、距離、方位、光影,還要規劃成像時機和最佳合影點,特別是WiFi相機釋放過程具有不可逆性,這意味着釋放機會只有一次,成像時機也就只有一次。”火星車遙操作團隊負責人張輝說。

爲此,張輝團隊花費3年時間準備,設想各種臨界與極端條件,不斷優化完善成像方案,並通過難以計數的仿真驗證、兩階段內場聯試進行驗證。經過反覆推演,他們突破了地外天體巡視器精確控制釋放技術,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零起步攻克技術難關,是飛控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羣體的“家常便飯”。中心遙操作團隊副總師於天一還記得受命擔任嫦娥三號任務遙操作主任設計師時的茫然和急迫。由於專業跨度大,他帶領團隊成員從零開始,查閱文獻資料,學習基本概念,深入研究圖像處理、任務規劃等陌生領域,終於突破了月面地形建立、月球車路徑規劃與行走控制、虛擬現實操作與控制等關鍵技術,見證了“玉兔號”月球車第一次踏足月球,立起五星紅旗的時刻。爲了成功取回月壤,嫦娥五號任務前,中心遙操作組組長榮志飛和團隊連續奮戰48個小時,高效精準控制着上組合體的月面採樣分系統完成1次鑽取採樣和12次表取採樣,爲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

空間站建造任務航天器類型多樣、狀態複雜,特別是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實驗艙創新採用自主遠距離導引的快速交會對接技術,面臨的技術難題多。飛控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羣體開展快速交會對接、複雜構型大型航天器精密定軌預報及碰撞規避等技術研究,取得一系列創新成就。

聚焦實現自主可控,他們還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飛行控制軟件,建成開放交互式任務規劃系統和分佈式飛行控制決策指揮信息系統,助力空間站建設、火星探測等任務連戰連捷。

“每次在飛控大廳裏看到火箭騰飛的畫面,我都深切地感受到,‘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不是一句口號。”中心空間站長期管理團隊負責人胡國林說。

多次成功處置重大太空險情,確保航天器在軌運行安全

飛天之路危機四伏,時刻面臨着驚心動魄的考驗。

“艙壓異常!”2021年12月5日18時22分,飛控中心長管廳突然傳來故障告警聲。胡國林第一時間帶領值班班組,與其他系統工作人員一邊迅速開展故障排查,一邊呼叫航天員確認身體狀況和設備狀態。經過半小時的天地協同排查,故障定位爲核心艙某設備受太空環境影響引起的虛假警告。儘管虛驚一場,空間站運控各分系統仍迅即啓動應急協同機制,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相關準備工作。

對航天測控來說,最考驗操控的不是複雜的程序,而是突然來臨的“太空搶險”。

李曉宇第一次加入飛控中心的大型試驗任務團隊,就被任命爲上行控制操作控制組的組長。2018年5月21日,擔負月背通信使命的“鵲橋”中繼衛星如期發射,中繼衛星還沒入軌就傳來了異常信號,這讓李曉宇嚇了一跳。

緊急情況下,一毫秒都耽誤不得。李曉宇根據專家指導,現場選擇參數,現場生成數據代碼,直接發送入注。

爭分奪秒的搶救工作持續了3個多小時,共發送500餘條指令,實時快速生成7幀注入數據,全部準確無誤。當衛星下行載波信號傳來,李曉宇雙手有些顫抖,衣服也被汗水溼透。

“每一次發射任務,每一次載人飛船返回任務都如履薄冰。在每一次正常的背後,都有許多故障的應急處置方案,我們隨時準備着,以防出現一些沒有預見到的情況。”於天一說。

2016年10月18日凌晨4時許,飛控中心正在執行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突然,計算機接到空間目標碰撞紅色預警。此刻正值飛船入軌後第14圈,距實施交會對接僅剩不到24小時,如不實施緊急規避控制,6小時後,搭載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可能與空間碎片發生碰撞。

情況萬分緊急,飛控團隊空間預警規避崗位迅速啓動復算程序,在確認復算結果後,測控通信指揮部迅速下達緊急規避命令。既要成功規避碎片,又要確保按時交會對接,這是一個必須快速求解的超級難題。4時30分,中心軌道團隊拿出了4種規避策略及影響分析,決定將原計劃實施的遠距離導引控制提前,軌道控制團隊成員馬上進行控制策略計算。8時59分,一組組應急控制數據從中心準確發出,30分鐘後,神舟十一號飛船按計劃順利變軌,紅色預警成功解除。

近年來,飛控團隊在歷次重大航天任務中多次化險爲夷,成功完成了天宮一號緊急避險、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躲避空間碎片、玉兔二號失聯救援等太空搶險任務,控制中國空間站成功規避空間目標危險接近,確保了航天器在軌運行安全。

“80後”“90後”擔綱關鍵崗位,呈現一次次“初始即完美”的精彩表現

飛控中心被稱爲航天飛行控制任務的“神經中樞”,所有指令從此發出,所有數據在此匯聚,所有信息從此傳輸,其崗位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而飛控中心關鍵崗位全部由“80後”、“90後”青年科技人員擔綱,他們全力以赴面對一項項高密度、高強度、高難度的任務,圓滿完成一次次關鍵控制。

2020年,當時28歲的鮑碩擔任嫦娥五號採樣返回任務總調度,成爲飛控中心的首位女調度。

月面採樣是航天界公認的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航天器在48小時內不僅要完成一系列規定動作,還要定時定點實施月面起飛。爲順利完成這次任務,鮑碩抓住一切時間學習,推演流程、模擬故障、練習口令。由於總調度要在48小時內時刻保持清醒,她提前一個月調整作息,確保自己能夠堅持48小時不睡。最終,在她的調度下,採樣任務完成時間比預計提早了7個小時。

每次成功的背後,都有這羣青年人不遺餘力集智攻關、不捨晝夜編寫預案、不辭辛勞推演聯調的身影,只爲呈現出祖國航天一次次“初始即完美”的精彩表現。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擔負着“太空加油”的重任。身懷六甲的姜萍毅然挑起重擔,帶領團隊日夜攻關測控方案。爲確保“太空加油”萬無一失,姜萍和團隊設計編寫了400多個顯示頁面、200多個交會對接重要事件,多次在地面開展無線聯試,組織上百次程序演練,一遍一遍改進程序、解決問題。那段時間,姜萍和團隊成員經常白天演練,夜裏修改,白天再演練,甚至在產假期間她也悄悄跑來機房加班。最終,天舟一號成功實現“太空加油”首秀,並進行了推進劑在軌補加,使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此項技術的國家,爲我國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掃清了能源供給上的障礙。

“我的身後是整個飛控,是中國航天,責任重大不敢半點馬虎懈怠。”只有28歲的高健已經五次擔任載人飛行任務的北京總調度,對肩上重任有深刻理解。“要不斷學習成長,成爲在軌航天員和航天器最有力的支持。”

堅守和傳承,培養出一批批高素質創新青年人才

如今,飛控中心有65名青年人才擔任型號指揮、總師、設計師等職務,70%以上的技術創新來自青年團隊,80%的科技成果獎主要完成人是青年技術骨幹。飛控中心如何培養出一批批高素質創新青年人才?

飛控中心“北京明白”調度團隊負責人楊彥波告訴記者,飛控中心建立了技術人才庫,實行“一人一策”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個人特長和特點安排合適的崗位。

以總調度崗位爲例,總調度是統領全局的崗位,從接收信息、分析處理,到有序指揮、發送指令,組織遙控天上的飛行器,使命重大。“別看他們年輕,在選拔進調度團隊前,每個飛控人需要在基礎崗位上積累一定的經驗和能力,熟悉涉及航天工作的各方面專業,這是基本素質要求。”楊彥波說。

進入調度團隊後,需要經過2至6年的時間深耕航天項目,參與從立項、論證、設計到實施的全過程。“經過長期參與,熟悉了項目的內容和涉及的技術,清楚飛行任務的系統如何運轉,從而能夠把任務合理分配給各個崗位。”楊彥波說。

“總調度說出的每一句‘北京明白’,都包含沉甸甸的責任。”楊彥波介紹,總調度口令繁多,要保證絕對不出錯誤,還要爲航天器注入精確指令,否則航天器就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本身就是一種嚴酷的心理考驗。“還記得我第一次坐上北京總調度主崗時,心裏突突直跳,高考都沒有那麼緊張。”

要當好總調度,更加關鍵的是鍛煉出強大的抗壓能力。“面對任務中會出現在預案外的意外,能快速反應,保持頭腦清楚、思路清晰、臨危不亂。”楊彥波認爲,這需要年輕人在崗位上日復一日“苦行僧”式地不斷積累。

看似風光無限的航天事業背後,是常年超負荷的工作和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飛控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羣體像擰螺絲一樣把自己擰在值班崗位上,把建設航天強國的壯闊實踐作爲施展才乾的廣闊舞臺。“能夠趕上偉大的新時代,是人生莫大的幸運。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我們始終以老一輩航天人的故事和精神激勵自己,當好星空守望者,成爲祖國航天事業持續發展的生力軍。”楊彥波說。

航天事業的成功,需要一代代航天人的堅守和傳承。這個成員基本爲中共黨員的飛控隊伍,用飛控大廳內懸掛的標語宣告着自己的追求與承諾:“全力以赴誓奪圓滿成功,嚴慎細實確保萬無一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