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新春時節的華北平原,雖是寒冬,山東省鉅野縣龍堌鎮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龍麟生態產業園的溫室內,綠意盎然、生機勃勃。走進其中,香蕉樹的大葉子格外惹人注意,紅彤彤的西紅柿、青翠欲滴的辣椒等各類蔬菜長勢喜人,村民劉玉萍正在忙着採摘,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與生態溫室形成呼應的,是335棟現代化農業大棚,用於現代農業育苗及生產,園區道路兩側及空閒土地充分種植桃樹、梨樹等經濟作物,水域附近則是白鷺展翅、野鴨嬉戲、蘆葦翩翩的自然景觀。

300多座農業大棚整齊排布。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在這個華北小鎮上,鄉村振興正通過“聚力鄉村產業、爲農民提供就業機會、發展村集體經濟、建設美麗鄉村”等一攬子動作,內化爲農民鼓起來的錢包和美起來的新居。

農民生活富起來了

“我們主打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有羊肚菌、蟠桃等產品,聚焦星級酒店、大型超市等高端市場,產品銷往北京、上海、西安、青島等大中型城市,疫情過去,蔬菜的銷路又打開了。”看着滿棚的蔬菜,龍麟生態產業園負責人張鳳成高興地說。

園區採取“公司+農戶”經營模式,由專業化公司租賃經營,土地年租賃金額238.4萬元,相關村村集體年均收入增加約5萬元,同時創造就業崗位500餘個,培養了大批新型職業農民。

任鳳香是周邊村的村民,作爲花甲之年的獨居老人,原本已經失去了收入。溫室大棚建起來後,任巧蓮家裏原有的3畝土地每年可以獲得4000多元的租金,她也在大棚裏做一些輕巧的農活,打理打理蔬菜苗,每天也有六十元的收入,日常生活支出有了保障。

沙沃村支部書記郭新躍告訴記者:“大棚一期主要租用我們村的地,村裏成立了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將村裏的地租出去,建成了溫室大棚,我們村的困難戶在得到大棚租金收益的基礎上,還優先在大棚內務工,各家各戶都能增收近萬元,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綠色無公害果蔬品牌只是龍堌鄉村產業的一個切面,據龍堌鎮黨委書記、鎮長鄭義介紹,龍堌規劃建設了300畝的鄉村振興產業園,總投資7.6億元,目前已入園項目5個,涵蓋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服裝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預計2023年6月全部投產;達產後年產值約爲9.8億元,提供就業機會1000餘個。

“家門口就能就業,工資也不低,按件計費,還不耽誤照顧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在華和針織有限公司工作的龍堌鎮西村村民劉巧蓮感慨說。

村裏也開起了公司

沙沃村的合作社並不是個例。2018年以來,龍堌鎮指導各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已經累計有47個村累計引進服裝加工、農副產品加工、中介服務等項目22個,增加村集體收入800多萬元。

如今,龍堌鎮的村集體致富路又有了新探索,開始註冊發展鎮村國有公司。據介紹,鎮國有公司和村級子公司的年度利潤按照1:9比例分配,確保最大程度讓利於村,增加村集體收入。

“目前我們已陸續探索出秸稈離田、共享苗圃、勞務輸出、美麗鄉村建設等6類業務模式。”鉅野潤龍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總經理孔凡光告訴記者。

潤龍正是龍堌鎮的國有公司,陸續帶領各村建立的國有公司開展了包括道路提升改造、雨污管網鋪設、坑塘治理、公廁建設等8大類66項工程,實現了羣衆增收、村集體增收、財政增收的多贏局面。

龍堌鎮鄉村振興產業園部分廠房已建成。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以許莊村爲例,村內的排污工程原本和周邊村一樣,一到陰雨天就“污水漫溢”。

作爲前期試點創辦村級子公司的村,許莊村充分整合村內強大的建築工人資源,組建了以村內能工巧匠爲主的施工隊伍,村污水處理設施提升工程不僅進展快且完成質量高,也額外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2萬元。

“近幾年,我們村變化也很大,路通了,燈亮了,綠化多了,今年還給小孩造了個小遊樂園,牆上人家老師免費給畫了牆繪,周邊還有產業園,我相信,俺村裏肯定會越來越好。”耿莊村村民張鳳茹說。

“今後,龍堌鎮將以產業發展爲核心,以羣衆增收爲導向,不斷激發鄉村產業活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鄭義說,加快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

“講述奮鬥故事 感悟時代脈動”系列報道:

新春走基層|年貨送到家 快遞不“打烊”

新春走基層| 河南長垣:燒鍋美酒飄香味 黃河小村換新顏

新春走基層|新發地批發市場:24小時運轉守護萬家“煙火氣”

送遺失“寶貝”回家過年 乘客失物變化折射時代變遷

春節我在崗:工程建設施工忙 服務保障不停歇

組圖:年味濃年事忙 百姓樂享熱鬧幸福年

組圖:“新春節日裝”讓返鄉列車暖意融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