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

林区高山秋景

茶岗林场防火禁毒踏查党员先锋队

茶岗林场苗圃秋韵

茶岗林场鬼门关一线天景点

本报记者 霍兴华 本报通讯员 刘江林

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沿拱坝河逆流而上近60公里,走进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茶岗保护站(林场),绿树环抱的是场部一幢三层办公楼房。楼的两侧是宣传橱窗,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都展示在这里。楼前有花坛和篮球场,墙面上有两幅LED横幅格外醒目,分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护森林资源,守护绿水青山”。

站在茶岗林场放眼望去,林海莽莽,山青谷幽,溪水潺潺,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没想到这3年多林场日新月异,越来越美了!”去年已退休的老职工粆林民感叹道。

林场巨变,源于天保工程二期实施和2018年启动的国有林场改革。

停伐转型:“砍树人”变“栽树人”

两水镇是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原舟曲林业局)所在地。茶岗林场始建于1958年,位于舟曲县插岗乡境内,总经营面积50.5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3%,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也是国家重点天然林资源保护区。这里分布有云冷杉、油松、红豆杉以及大熊猫、羚牛等珍稀动植物。

60多年来,茶岗林场始终坚持“建设生态屏障,保护森林资源”的总体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三代林业职工发扬“不忘初心、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牢记使命、绿色发展”的白龙江精神,从最初的砍树人转变为绿水青山的建设者、守护者,铸就了一座座绿色丰碑。近年来,林场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基础管理、产业开发、民生保障和党的建设“五大质量提升工程”,尤其是在2018年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后,林场迈入了发展快车道。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产业链不断改造升级、生态环境明显优化、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生态功能显著增强,林区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茶岗林场荣获“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时间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林区开发建设的开拓者们带领第一批工人和知识分子走进了舟曲林区,在莽莽林海留下了第一串脚印。他们爬冰卧雪、风餐露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林场组建,公路、桥梁、房建等基础建设,迅速展开木材生产,为国家提供优质木材,支援国家建设。1998年9月,为保护生态,林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让国有林区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时机。林场主要工作由木材采伐转变为森林资源管护和公益林建设,林场职工也由“伐木人”转变为“栽树人、护林人”,承担护林、育林、防火、禁毒、防治森林病虫害等职责,成为山林的“守护神”。

林场从事森工生产40年,累计生产商品材55万立方米,更新造林5.4万亩,荒山造林10万亩,成林抚育8.9万亩,实现了更新跟上采伐的目标。

天保工程启动后,茶岗林场狠抓“停、造、护、封、育”5个环节,对43.2万亩森林进行了有效管护,在公益林建设中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栽植,连年确保公益林建设任务高标准完成。累计完成封山育林20.88万亩、人工造林8.45万亩、森林抚育13.41万亩,管辖区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48.6%提高到目前的70.3%,实现了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三增长”。

经过三代林业职工的艰苦奋斗,今日的林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飞禽走兽更多了、珍稀动植物又重现了,这片原始林区重新焕发往日的生机。2015年,一只野生大熊猫出现在距场部10多公里的插岗沟,这是当地首次发现野生大熊猫实体。没有了伐木号子的林区,野生动物正在以高调回归的方式为国有林区的停伐和天保工程的实施“点赞”。

绿色发展:“伐木人”变“护林人”

“我们每天都要巡视山林,防止火灾发生。”嘎尔沟管护区的护林员、管护站站长邓显福身穿迷彩服、背上消防装备准备巡山,“以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上山砍树了,现在主要是栽树、管护和防火。”

“天保工程实施以前,林场主要靠木材采伐收入给职工发放工资,职工养活一家人很难,‘独木经济’举步维艰。”47岁的插岗梁保护区管护中心副主任、原茶岗林场场长李银舟说,“天保工程的实施给林区人带来了福音。采伐量虽调减为零,但职工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

李银舟回忆道,“国有林场改革前,受交通条件等制约,育林造林、靠山吃山,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经济发展缓慢,人才不断流失,基础设施滞后……”如今,国有林场改革将林场定性为生态公益型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由财政保障,职工没有后顾之忧,主动承担起保护森林资源的重任。

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主任何世刚告诉记者,全管护中心有茶岗等4个国有林场,全部由原来的企业性质转变为公益型事业单位,“保生态、保民生”改革目标如期实现。管护中心700多名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在职职工“五险两金”等系列民生问题均得到解决,职工安置率达100%,职工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改善,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从1997年的6538元增加到目前的6万多元,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按照资源分布,茶岗林场在嘎尔沟、插岗沟、大海沟等沟系设置8个护林站点,110多名职工全方位开展森林防护、禁毒等工作。为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林场开展严格有效的资源管护工作。管护中心、场、管护站和管护人员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将管护任务与责任落实到人头、山头、地块,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力抓好火源管理、防火巡护、宣传教育、督促检查、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筑牢护林防火防线。林场通过无人机、远程视频监控等方式,实现森林巡护“空天地人”一体化全覆盖,管护工作由“人防”转变为“技防”,连续30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有害生物危害。严格规范林地管理,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监测机制,实行全天候、无死角、广覆盖监测。大力推进依法治林,依法开展禁种铲毒宣传教育,全方位开展禁毒踏查,保持高压态势,确保了林区毒品原植物“零种植”、实现“零产量”。多年来,茶岗林场没有发生违规、违法流转、占用、侵占、调拨国有林场林地,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事件。

如今,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身穿迷彩服、戴着红袖标的护林员们终日穿梭于林场的每一个角落,成了这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完善设施:老林场驶上快车道

地处白龙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拱坝河流域的茶岗林场,过去交通闭塞,工作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全场共有85个林班,分布在舟曲县插岗、拱坝、武坪3个乡镇境内,有7条大沟系。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新修的林区硬化道路一直延伸到林区深处,极大地方便了林区生产生活。

“这里以前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当时,有不少投资商想来搞旅游开发,但苦于交通条件差,只好作罢。”李银舟说。

过去,林区一直坚持边生产、边建设,先生产、后生活,水、电、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差,职工住房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搭建的简易板房、干打垒、土坯房,面积很小,三代居一室者比比皆是,路比院子高,院子比屋地高,夏天雨水倒灌、冬天四壁白霜成为林区职工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严重制约着林区发展。林区遭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林场实施了灾后重建和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逐年加大对林区道路、业务用房、职工住房、安全饮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林场人实现了“山上一张床,山下一套房”,圆了几代林业人的“安居梦”。局容场貌和护林站点焕发出现代文明的新气象,林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和民生显著改善,森林质量显著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我现在住的是两室一厅,80多平方米,家电一应俱全。真没想到,我在有生之年,竟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的做梦都想不到。”今年80多岁的原舟曲林业局退休职工李凤莲说。

由于林区整体转制、工资增长、灾后重建和棚户区改造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林区职工看到了发展希望,由过去想方设法跳出林区打工转变为自觉投入林业建设,更加坚定了保护生态、建设林区的信心,林场更加生机勃勃。

创新思路:“青山”变“金山”

林场改革后,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摆在林场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守着林海还能没饭吃?”茶岗林场一班人决定转变思路,把林场经营起来,以改革激发新活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茶岗林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种苗产业、水电站、宾馆餐饮、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产业,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全域无垃圾、无化肥、无塑料、无污染、无公害的“五无甘南”创建活动,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实现了林场变景区,青山变“金山”,年综合收入达300多万元。先后建成90多亩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不仅满足了自身公益林建设的需要,还为全省及其周边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苗木。由管护中心投资在林场建设了总装机容量为3600千瓦的嘎尔隆水电站,2012年两台机组并网发电。将老场部办公房变身为宾馆民宿,不断提高森林旅游接待和服务水平。鼓励职工发展采集业和林菌、林药等林下种植业及养蜂、养鸡等林下养殖业,开辟了职工增收渠道,调动了职工管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增加了职工收入,增强了林场发展后劲。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穿过岁月的长河,茶岗林场三代林业职工矢志不渝地推进绿色发展,谱写出壮美的奋斗史诗,成就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范例。茶岗林场已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和全国林场学习的现实样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林场,茶岗林场又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