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邱在鐵路上走了37年,白天巡線檢查,深夜維修養護,頂着烈日,冒着嚴寒,爲的只是一件事——保持鐵道軌距穩定在1435毫米。

熱脹冷縮,積雪結冰,都會影響這個數字。爲此,要學會“看”。

老邱的眼睛不大,卻真正是把尺。車過得多了,鋼軌底下的石砟會變得鬆軟。儘管只是幾毫米之差,但他雙膝彎曲,將眼睛貼在鋼軌上(業內術語叫“趴道”),往遠處一看,哪一截凹下去了,他就心裏有數。大概確定一個作業範圍——這個範圍,據老邱的徒弟小顧說,能精確到2-5米。之後再拿道尺去量,判斷極準,效率極高。

這項“目測”的功夫,非幾十年經驗難以練成。老邱名叫邱克強,17歲時成爲一名鐵路工人,現在是北京鐵路豐臺工務段豐臺線路車間東岔工區的工長。

北京豐臺站始建於1895年,風聲,雨聲,火車聲,自打那時候就沒變過。機器與石砟的撞擊聲,從洋鎬的“當-當”,變成了搗固機的“突突突”。高鐵也建起來了,駛過的時候,是一陣疾風一樣的“呼”,跟綠皮火車慢悠悠的“哐當哐當”聲不一樣,老邱的耳朵“見證”了這一切。

摸準鋼軌各種“習性”

在鐵道上工作,要摸準鋼軌的各種“習性”,學會“看老天爺的臉色”。

鋼軌會隨着氣溫“熱脹冷縮”,太熱了會脹軌,天冷了要警惕斷軌。降雨降雪的時候,檢查排水,融雪掃雪,處理冰碴子,一天也不能落下,冒着大雨走十幾公里的事常有。總而言之,但凡鬧天氣普通老百姓往屋裏跑的時候,“老邱們”就得出門了。

毫釐之差,也會影響行車安全。跟鋼軌相處了這些年,遇到什麼情況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什麼問題該怎麼處理,老邱都已瞭如指掌。“巡線”的時候,他常常拿着一把道尺,一個檢查錘。檢查錘四處敲敲,看零配件是否鬆動,是否需要更換。道尺放在鐵軌上,能測量出鋼軌之間的距離和水平,業內稱之爲“看大平大向”。

人人都說老邱的腦子好使,但他自己卻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口袋裏揣着的小本,是“檢查時必帶的”,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文字、草圖和各種設備數據。比如幾公里處,軌距是多少,高了低了,用什麼設備解決,供晚上檢修時查看。平時沒事的時候,他自己也翻。這些年來,小本換了又換,如今已經攢了400多個。

在鐵路上,一點兒變數也不能有。檢修人員必須在固定的時間“上線”,這段時間裏無車經過,稱爲“天窗”。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都是規定好的,不能早到,不能晚退。上線前必須拍照,幾個人,幾樣工具,幾臺器械,得如數清點。“下線”的時候也要拍照,少了一樣都不行。

每次“上線”前,老邱的腦子裏會自動列出一張清單,這次作業需要用什麼工具,用多少,他都早早準備好,裝到皮筐子裏。在北京豐臺站幹了幾十年,老邱也活成了一張列車時刻表,精確、嚴謹,分毫不差。

白天巡視線路晚上養護維修

北京的一月,正是深冬。1月20日凌晨0點40分,大寒節氣,溫度在-5℃到-8℃之間,大風吹得鐵皮嘩啦啦作響。不過對於老邱來說,這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次夜間作業。

他穿得跟白天差不多,裏面是襯衫,外邊套一件夾棉的工服,下面是夾棉工褲,夾棉解放鞋,都是單位發的,唯一一點不同的是,腦袋上加了一頂灰色的毛線帽,露出的耳朵凍得發紅。爲了檢修人員安全,作業時規定,天氣再冷,也要露出耳朵。老邱習慣了在深夜的嚴寒中工作,“一會兒幹起活來,穿多了還熱。”

晚上的任務,跟白天不一樣。白天是巡視線路,進行設備檢查,是用眼睛看,用道尺量,確認哪一截位置有問題,做好記號。晚上的養護維修,纔要真正開始“上大件”。

首先是壓機,工人們要先將壓機塞入下沉的軌道下方,同時用道尺確認,將軌道抬到合適的高度。接下來的工作,是讓軌枕下面的石砟上拱、夯實。這時,“眼鏡蛇”就要上場了。

“眼鏡蛇”的學名叫內燃搗鎬,是老邱和工友們最常使用的搗固工具,長得像一條正在吐芯的大蛇頭。工人們通常兩人一組,各持一臺“眼鏡蛇”,在下陷的軌枕兩側,一個在外,一個在內,形成斜角線。

鐵軌周圍鋪設的石子稱爲“石砟”,用來承接鐵軌,確保路軌穩固。在搗固的時候,兩臺“眼鏡蛇”的“信子”同時往下探鑽,讓周圍的石砟填充到枕木正下方,將位置較低的地方拱起,這樣就保持了軌道的平整性。

伴隨着衝擊石砟的聲音,“眼鏡蛇”在黑夜裏發出巨大的“突突突”的轟鳴。“節奏要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枕木底部石砟飽滿。”老邱一邊提醒工友,一邊檢查整修質量。這裏沒有路燈,四野漆黑一片。老邱打着一個小手電,趴在道上,即便這樣,他也能瞧出分毫之間的差別。

300米左右的路段,檢修了近兩個小時。凌晨2點,因一趟臨時加點的列車,老邱和同事們比預計時間提早40分鐘收工了。周遭寂靜無人,他們如同候鳥一般,騎着電動車返回工區,睡一上午,再繼續下午的工作。黑夜與白晝的交替間,老邱從17歲幹到54歲,成了一名“老豐臺站人”。

兩代鐵路人感受中國鐵路迅猛發展

作爲一個“老豐臺站人”,老邱對北京豐臺站很有感情。從17歲入路起,他從沒有離開過豐臺站。

2018年北京豐臺站站改建設時,老邱所在的工區除了要負責豐臺站站臺以東京滬線、永豐線的設備設施養護維修工作,也參與到了豐臺站改擴建施工監護、安全盯控、質量驗收等各項工作中。對軌道鋪設、軌道精調、線岔鋼軌預打磨等施工全過程盯控和監護,嚴格卡控路基、橋涵、聲屏障、防洪、周邊環境等基礎設施質量。一天下來最多要走3萬多步。

去年6月,北京豐臺站改擴建完成,正式恢復營運。平時天天在地面之下,那天,老邱特意上到站裏,從站臺到南廣場,四處溜達了一圈。看到這座相伴了30餘年車站的新模樣,他有點怔怔的,心想,這也忒大了,變得忒多了。

“原來檢票都是人工拿剪子‘咔’一下,現在全是人臉識別了。原來只有一層,現在加成三層了。”老邱不善言辭,但說到這兒,他有點兒激動,語速快了,眼圈也紅了,眼睛亮晶晶的。

這些年,中國鐵路建設也在迅猛發展。體現在老邱這裏,是很多細節——過去搗固的時候,工人們用的是洋鎬,全靠人力,後來有了搗固機,從“小蜜蜂”到“眼鏡蛇”,機器的衝擊力在增強,搗固的效率也在提高。

這樣的變化,老邱的徒弟小顧感受更爲明顯。小顧名叫顧佳寧,今年25歲,從石家莊鐵道大學鐵路工程專業畢業不過四五年,就因技術業務水平出色,被調到了雄安高鐵線橋車間豐臺工區,負責北京豐臺站高鐵設備的檢查與維護。

“孩子挺能喫苦,挺能鑽研。在現場,他不懂的,他會問。拿起工具就開始幹活。”這是老邱對小顧的第一印象。但在小顧那兒,記憶要更早些,他記得第一次見到師傅那天,師傅去接他。他感覺師傅悶悶的,不太愛說話,卻意外地挺會照顧人。“師傅提前就幫我把宿舍的衛生收拾好了,還幫我鋪牀,買洗漱用品什麼的。”但是在工作上,師傅又格外嚴厲認真,一絲不苟。有他在,小顧就像喫了一顆“定心丸”。

小顧代表了新一代鐵路人。比起師傅所在的普速場,高鐵的檢修養護更加“科技化”。一臺“瑞邦軌檢小車”,就能精準捕捉到線路上的各種參數,比如軌距水平、線路狀態等。而“安伯格小車”,是通過人工將線路設計的線型線位錄入電腦,架設全站儀在利用菱鏡與線上精測網點對點的連接,進行數據採集。測量後,這些數據會全部傳送到電腦裏,呈現成圖表以供分析。

不過,小顧覺得,即使有了強大的科技支持,在對鐵軌的檢修養護上,最重要的還是經驗、判斷,以及一顆像師傅那樣的“匠心”。現在,遇到問題,他還是會給老邱打個電話,師傅的回答總能給他啓發。“工具只是輔助,能幫助我們查出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怎麼處理?還是要向老師傅們學習。”小顧說。

新京報記者 徐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