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无人机拍摄的成都东部新区谢家祠村。

扫码进入投票通道

在四川,农村是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只有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才能形成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在“榜样中国·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活动”的“2022四川十大城乡融合案例”榜单中,记者发现,成都东部新区谢家祠村名列前茅,备受瞩目。

谢家祠村在城乡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1月30日,记者实地探访,为你揭秘。

道路通了经济提起来了

走进谢家祠村,一栋栋3层楼高的房子矗立在眼前。村口,村民赵国文正在阳光下专注地锯木头,嘴角露出幸福的笑容。

“我们是去年6月份搬进来的,现在幸福多了。”今年60岁的赵国文,见证了村子的变化。“以前,我们住山上,路没有通,下山很不方便,当时我们养的猪,两三百斤啊,要拿去卖,需要几个人一起抬到公路上。”

“交通闭塞真的是阻碍村里发展的一大障碍。”在村里当了32年村干部的廖昌富感同身受。地处丘陵地区的谢家祠村,以前的道路是泥巴路,凹凸不平,一下雨,地面很滑。曾经,他开着车去一户村民家时,差点滑落几米高的山坡。

在廖昌富的印象中,这一问题在2017年后有所改善,成都东部新区成立后,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村子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面变宽了。“我们现在的村道5.5米宽,可以同时容纳两辆车通行。”

随着道路的通畅,村里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谢家祠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家庭农场、农业公司共5家。通过集体产业生产、销售和经营,以枇杷、羊肚菌、无花果种植及跑山鸡养殖业为主导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实现集体经济有效提档升级。

“你看,又有两个买羊肚菌的顾客加我微信。”采访时,谢家祠村党总支书记冯才均举起手机向记者展示,他笑称,现在自己还兼任了村里的销售员,通过微信,每年能接到200余个订单。据了解,在恶劣气候影响下,谢家祠村2023年初仍然实现销售收入11余万元,新增就业30余人。

搭建平台村里青年回来了

“村里现在越来越好了,我也看到了发展的前景。”返乡村民周会玲目前正在经营金姬湾家庭农场林下土鸡养殖,养了4000余只土鸡,2022年,他实现了16万余元的收入。“村集体经济50万元入股农场,为我们提供了赚钱的条件,让我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周会玲说。

“我们负责搭建平台,最终的目的,当然还是要吸引村里青年返乡,为乡村振兴献一份力。”冯才均提到,目前村里一共有三位返乡创业的优秀青年,通过集体经济收益,他们最多的一年能挣20余万元。

“接下来,通过他们的案例,我们计划吸引到更多的返乡青年加入,从而营造人人都动起来搞经济的浓厚氛围。”对于吸引青年返乡,冯才均有自己的见解,他表示,如果一个村里全是老人小孩,那村里的发展将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不仅如此,谢家祠村的一个老旧学校也被改为培训点位,“我们和吉利学院合作,乡校地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一方面,将学校的教学成果在村里得到有效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基地的打造,将为村民提供产业培训的载体,从而形成一个生产加工、销售和推广培训的全产业链。”冯才均说。

打通壁垒推动农商文旅发展

经济要发展,文旅要发力。谢家祠村地理位置优越,背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简州新城,依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线,正积极布局推进农商文旅产业、特色种养殖业配套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

“我们现在正在完善基础条件。”冯才均说,为了让游客有玩的,能留下来,谢家祠村正在尝试多个文旅场景搭建。“我们在村的一个山头投入资金48万元,种植了柑橘150亩;同时,我们也正在计划网红民宿的建设。”

同时,在谢家词村干沟湾,计划打造赏花、采摘、科普、体验、互动为一体的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一期将打造斑斓花海、七彩林海两大片区,推出花海驿站、艺术喷泉、儿童游乐场、飞翔秋千、丛林探险、梅花鹿喂养、小猪运动会、鸵鸟互动、艺术展览等互动游乐产品。

此外,谢家祠村里正在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品牌,“我们联合吉利学院对村上菌类产品进行品牌提档升级,将对消费市场进行细分,打通各种销售渠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柴枫桔摄影报道

四大榜单网络评选通道开启

“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

“2022四川十大城乡融合案例”

“2022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

“2022四川‘拼经济 搞建设’标兵”

四大榜单网络评选通道现已开启,快来为你支持的候选者投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