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李家糖坊。

129孔芝麻酥糖。

□本报记者 张雪地

春节刚过,年味儿还未散,一些传统手工艺食品在寒冷的冬季里给节日增添上回忆的滋味。在牡丹江宁安市东京城镇糖坊村里,就有这样一道“古法制糖”的风景线。

刚走进糖坊村就能闻到淡淡的香甜味,这也是糖坊村的名字由来。李家糖坊的灶台上,宁安市东京城镇糖坊村党支部书记李云良不停地搅动着面前大锅里的麦芽糖,锅里泛起朵朵金花……想要控制好火候、糖浆的温度,这样一站就是3个小时。糖坊村的芝麻酥糖远近驰名,不少人驱车而来,就为尝一口自乾隆59年流传至今的古法芝麻酥糖。

拔糖、搓挺、上汽、上芝麻、撑圆、凉糖……十几道工序,在李云良手中行云流水地进行着。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是个技术活儿,这样一步步做出来的芝麻酥糖,每一个掰开后都会呈现129个孔柱。

“因古法制糖对环境要求严格,需户外冷,室内热,同时湿度还要大,因此芝麻酥糖多在冬季加工才能保证质量和口感,用手一攥碎成碎渣,口感酥脆,甜而不腻,不粘牙,润喉沁肺。”李云良说。

据介绍,李云良的祖辈们是从清代闯关东时来到的东京城镇,依靠开发出的土地维持生计,农闲时候就把在山东老家的制糖手艺利用起来,开办制糖作坊。当时,经过李家人的努力,李家酥糖已经闻名周边、销量可观,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芝麻酥糖手艺逐渐失传了。

几年前,李云良组织村党支部发展本村特色产业,萌生了找回制糖工艺技术的想法。为此,李云良特意返回山东寻找师傅,请教学习,重新掌握了这门技艺。随后,通过技术整合,改进做糖工艺,新购置机器设备等原辅材料,李云良带领村民发展芝麻酥糖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冬天来糖坊帮忙,猫冬变成了忙冬,还能挣钱,多好!”帮工的村民说。

2022年,李云良获得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表彰,嘉奖他为带动家乡振兴所做出的贡献。如今,在多方努力下,李家糖坊的芝麻酥糖销售到省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绿色古法工艺的酥糖,成为它的“铁杆粉丝”。

“吃上一口酥糖,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就是那个记忆中的味道。”特意开车来糖坊村买芝麻酥糖的市民说,家里的孩子、老人都爱吃,这是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甜品,寓意一年都喜上眉梢、甜蜜蜜。

芝麻酥糖这道凝结在舌尖上的甜蜜,经过五百多年的积淀,已经在当地形成了固有的文化,随着味蕾一代一代传承。芝麻酥糖在时代变化中不断创新发展,不变的是儿时的情怀,不变的是129孔酥脆的口感,不变的也是对家族这份技艺的传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