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留給我們回味的,不止於中國科幻電影工業化的新成就,還有中國高新科技產業的奮力前行。

文丨慶秋

來源丨BT財經

春節檔終於回暖了。

1月28日,國家電影局發佈數據,2023年春節檔票房達67.58億元,取得影史上春節檔票房第二的好成績,一掃之前頹勢。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2023年元旦檔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僅5.53億元,是近八年以來同檔期最差的票房成績。而整個2022年的全國電影市場也表現萎靡,總票房爲300.67億元,同比下降36.03%;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爲7.12億,同比減少38.99%。

今年春節檔的影片,不僅類型多樣,質量也都頗爲上乘,爲低迷了三年之久的電影產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其中,《流浪地球2》從一衆影片中脫穎而出,以總票房25億元(截至1月29日)的成績拿下春節檔第二名,僅次於《滿江紅》,豆瓣評分高達8.3,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同時該片成爲中國電影史上現象級的影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於《流浪地球》第一部拍攝資金捉襟見肘,《流浪地球2》背後的資本陣營堪稱豪華,一共有4家出品方、35家聯合出品方、2家發行方、4家聯合發行方爲其保駕護航。

《流浪地球2》對整個電影產業,乃至背後的中國高新產業來說,究竟價值在哪兒?

影視公司的救命草?

影迷愛把《流浪地球》親切地稱爲“小破球”,是因爲第一部耗資3億多元,資金壓力巨大,期間還遭遇出品方萬達影視的撤資,最終靠吳京6000萬元接盤才得以順利面世。好在《流浪地球1》驚喜出圈,以超高口碑逆轉了排片劣勢,2019年春節七天假期內以20.11億元的票房成功拿下春節檔冠軍。

2019年2月11日,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流浪地球1》主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迎來了漲停板,併發布公告稱,《流浪地球1》的票房收入已經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的50%。

最終,《流浪地球1》斬獲46.52億元票房,北京文化對此表示,源於該片的營業收入爲6億元-6.5億元,收益約爲2.4億元-2.8億元,具體收益在2019年三季報中確認。而北京文化2019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爲6.4億元、淨利潤1.73億元,意味着《流浪地球1》一部電影幾乎貢獻了公司的全部營收和利潤。拉長時間線來看,2019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爲北京文化歷年來同期的最高水平,很難不歸功於《流浪地球1》

再據其2017年1月份的投資公告顯示,北京文化向《流浪地球1》投入了1.075億元。如此看來,《流浪地球1》的投資收益相當可觀,達到6倍之多。

這一結果也在最早介入《流浪地球1》項目的出品方中影股份上得到了驗證。中影股份對《流浪地球1》的投資額爲4500萬元。在《流浪地球1》票房達到45億元時,中影股份曾預計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爲2.7億元-2.8億元,收益率也約爲6倍。

拍攝資金一度捉襟見肘的《流浪地球1》受到市場追捧,收益不菲的投資方押寶成功,因此,《流浪地球2》項目一啓動,就吸引了衆多影視公司加盟。

值得一提的是,郭帆影業的實控人爲《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登峯國際的最終受益人爲《流浪地球》中飾演劉培強一角的知名演員吳京。《流浪地球2》中飾演圖恆宇一角的知名演員劉德華則是聯合出品方之一笨小孩影視的實控人,有媒體猜測,劉德華可能以入股代替片酬的方式來分一杯羹。而曾經錯失《流浪地球1》紅利的萬達影視這次也參與了進來。

電影市場沉寂了三年,影視公司的業績都承壓已久,超過一半的上市影企出現虧損,亟需一場逆風翻盤的勝利來重振旗鼓。

財報顯示,中影股份2022年三季度的營收22.32億元,同比減少41.68%;歸屬淨利潤僅爲59.45萬元,同比下滑99.77%。萬達電影2022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爲77.2億元,同比減少16.73%;歸屬淨利潤爲-5.33億元,同比跌幅高達283.47%。同樣慘淡的還有華誼兄弟,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僅爲3.66億元,同比下降了61.66%;歸屬淨利潤爲-2.6億元,同比縮水144.66%。

而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開工後,中影股份股價已經連續三日上漲,阿里影業、萬達電影、華誼兄弟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科創板日報》報道稱,《流浪地球2》總投資達6億元,成本回收高達18億元,目前已經回本,出品方分賬已達6.58億元。然而,《流浪地球2》未能成功衛冕春節檔票房冠軍,票房壓力依然很大,恐怕難以復現《流浪地球1》超高的投資回報率。

瞭解,一部影片的票房總收入在剔除5%的國家電影轉型資金和3.3%稅金後,爲票房淨收入,約43%由出品發行方獲得,其餘部分被院線所得。如此說來,既是出品方、又是發行方、還擁有院線的中影股份或將是《流浪地球2》的最大贏家。

不過,一部超級IP電影雖然能給影視公司帶來一時的收益加持,但並不能成爲其業績長青的保障。

可以看到,《流浪地球2》已經沒有了北京文化的身影。在投出《流浪地球1》這一現象級電影后,北京文化還收穫了《你好,李煥英》這一部春節檔票房冠軍,但依然沒能逃過兩年虧損30億元的困境,又受鄭爽“陰陽合同事件”拖累,被實名舉報挪用資金,北京文化2021年1月被立案調查,從此一蹶不振。2023年1月10日,北京文化發佈2022年度業績預告,2022年仍在虧損,預計淨虧損4500萬元-5950萬元。

探路中國電影工業化

有網友讚譽道,如果說《流浪地球1》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那麼《流浪地球2》則指明瞭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方向。相比於提振出品發行方的業績,流浪地球2成爲中國電影產業里程碑的意義恐怕更值得探討。

2014年,國家電影局曾安排郭帆、甯浩、陳思誠等年輕導演去美國全面學習好萊塢的工業化電影的製作流程,這纔有了《流浪地球》的誕生。

科幻電影是一項高度工業化的產品。因資金受限,《流浪地球1》並未能完全實現工業化。第一部中曾用到過三套宇航服,手工做了兩套,還有一套是向甯浩《瘋狂的外星人》劇組借的,在拍攝過程中一直修修補補,撐到了殺青。物理視效團隊曾對外表示,道具製作過程中常常遇到非標準件,因採購量小無法從大廠進貨,只能從私人店裏購買,無法保證質量。

據製作人龔格爾透露,所有參與“小破球”製作的團隊全都在賠錢,前期的物理視效公司中有兩家重組和倒閉,所有後期視效公司全都虧損。即便如此,各個團隊依然全力以赴,超高預期地爲觀衆呈現了一場視聽盛宴。

龔格爾說:“我們要成(功),中國科幻就開始啓動了。我們要不成,那下面每部科幻電影都得這麼玩命纔行。”網友評論,“小破球”的誕生過程有一種茹毛飲血的生猛勁。正是憑着這份使命感,《流浪地球》,成了。

《流浪地球2》資金相對充裕,團隊放開手腳,從手工化向工業化邁出了一大步。

據《中國電影報》報道,《流浪地球2》整個項目從籌備、拍攝到後期製作,一共歷時1400多天。其中,製作團隊一共繪製了5310張概念設計、9989張分鏡頭畫稿、6000多鏡視效鏡頭、95000件道具,搭建了102個科幻主場景,展開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

《流浪地球2》團隊與深圳一家工廠合作,終於實現了電影用宇航服的工業量產。郭帆表示,做1個達到水準的沒有意義,做1000個有平均水準的纔有意義。《流浪地球》第一部時的特效鏡頭“連文件名都千奇百怪”,第二部則已經擁有了一整套管理系統。可以說,《流浪地球2》正在建立一個可批量生產“好萊塢水準”的工業化體系。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如此龐大的工程項目,團隊僅用6億元就打造出了令人驚歎的、世界級水平的硬核科幻電影,其工作流程的精細化程度和超高的成本控制能力可見一斑。

更難能可貴的是,《流浪地球2》沒有藏私。

據媒體報道,郭帆導演工作室與北京電影學院進行了課題合作,聯合成立了電影工業化實驗室,目的在於總結《流浪地球》的經驗,從而梳理出一條符合中國電影產業的工業化流程。

一共有20多位電影學院的學生在不同部門實習,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記錄拍攝製作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最後將打印出來四五十釐米高的紙質材料整理濃縮成兩頁紙內容。郭帆表示,通過不斷整理這些錯誤,相信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流程會越來完善。

正如復旦大學教授沈逸所說,《流浪地球2》爲中國式硬核科幻電影打造了一個可學習、可複製、可借鑑的模板。

帶火多個黑科技賽道

《流浪地球2》的價值還不止於此,影片中外骨骼裝甲、門框機器人、機器狗笨笨、量子計算機MOSS等諸多精巧逼真的道具引發熱議,也帶火了機器人、VR、AI、量子計算機等黑科技。

據報道,《流浪地球2》推出的周邊產品在電商平臺異常火爆。截至1月29日,在淘寶“造點新貨”衆籌平臺上,賽凡科幻空間、52TOYS、徐工集團三家正版授權的衍生品廠商推出的衆籌項目金額分別爲10萬元,早已達標,累計衆籌金額已經破億元,且仍在不斷增長中,已經打破了中國科幻IP周邊衆籌的最高紀錄。

其中,機器狗笨笨周邊尤其受歡迎,拼裝版銷量已超12萬,成品版銷量則超2.5萬。商湯科技生產的笨笨智能積木在淘寶旗艦店上的銷量已經超過3000臺,按其899元的單價計算,銷售額已經突破269.7萬元,商湯科技的股價也迎來了約20%的上漲。

除了IP模具之外,《流浪地球2》中炫酷的“黑科技”實際上在現實世界中已有所應用,且市場前景巨大。

據《中國基金報》介紹,機器人研發正在從人機協作逐步走向人機融合。外骨骼就是該趨勢的成果體現,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認可。2023年1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確表達了對發展外骨骼機器人的支持。

據媒體估計,2025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98.5%。隨着《流浪地球2》的熱映,越來越多人瞭解到外骨骼機器人,增長最迅猛的C端市場或將迎來新的發展熱潮。

此外,作爲影片中的大BOSS,量子計算機MOSS也成爲影迷討論最熱烈的對象之一。而大衆所不熟知的是,我國其實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2020年9月,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源”在合肥正式上線,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KF C6-130,可面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雲服務。同年12月,潘建偉教授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使得中國成爲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雖然目前量子計算機尚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但全球科技巨頭對這個領域都相當重視,投入巨大,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谷歌團隊於2019年就曾用54位量子處理器在200秒內完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超級計算機1萬年才能完成的特定計算。

據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預測,全球量子計算產業將從2020年的4.12億美元急劇增長至2027年的86億美元。專家表示,目前谷歌、IBM亞馬遜等全球量子計算企業的工程化商業化目標大都設立在2030年,希望在那一年能邁入通用量子計算機時代。

令國人自豪的是,《流浪地球2》展示出來的這些黑科技,中國都有研究甚至引領。在熱鬧的春節檔落下帷幕後,《流浪地球2》留給我們回味的,不應只是資本的狂歡,也不止於中國科幻電影工業化的新成就,還應該有中國高新科技產業的奮力前行,在世界舞臺上閃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