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哥 薛熠輝

來源/智商稅研究中心

2023年的這個春節檔票房達67.58億元,取得我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成績。

但是,細心的觀衆們發現,春節檔的電影票價成謎,現場買票居然可以比線上便宜一半,居然還出現了工作人員邀請大家把線上的票退掉在現場買的情況,實爲罕見。

春節出門觀影,價格本就要比平時貴一些,這樣的價格差簡直是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這些影院到底是進行了怎樣的神操作?

導致了線下價格更便宜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電影票補貼大戰的結束,價格迴歸理性;二是影院想要偷票房,不上報票房,不與片方進行分賬;三是影院想做自己的會員體系,通過一些會員價格來捆綁客源,既能增加用戶,又能省去平臺費用。

觀衆們可就管不了那麼多了,被迫當了冤種之後,心情自然沒那麼愉悅了,矛頭紛紛對準了淘票票、美團這些在線平臺。

可是,他們嘴上說着抵制在線平臺,身體上又很誠實,查詢觀影信息時,還是習慣性打開了淘票票和美團……

現場買票,便宜一半

這個春節,不少人打算走進影院,與家人一起看場賀歲片,但昂貴的電影票價,卻讓人有些喫不消。

西安的小黃,大年初二與閨蜜組團,買了5張《滿江紅》電影票,美團貓眼上每張售價115元,看一場電影花費了六百多元。

上海的阿北,爲了看一場3D版《阿凡達·水之道》,花費736元購買了兩張電影票,每張售價高達368元。對此,有網友表示:“這是坐在阿凡達腿上看嗎?”

春節時昂貴的電影票價,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不過,有的人選擇去現場購票,卻意外地有了新發現。

南寧的小文告訴潘哥,同一影院同一場次的《滿江紅》,淘票票上顯示79.9元一場,如果在影院現場購買,票價就變成了35元,價格相差了一倍還多。對此,小文表示:“可以接受淘票票有溢價,但不接受有大的溢價。”

湖北十堰的小雪也告訴潘哥:“春節時在萬達影城,買了《滿江紅》的電影票,淘票票上顯示64.9元一張,但是在現場買的話,僅僅需要35元,比淘票票便宜了29.9元。”

同時,小雪還表示:“十堰的大多數影院,包括萬達、CGV、亞新、人商、SOE,在影院現場買電影票,都會比淘票票便宜,如果有影院會員的話,價格還會更便宜一些。”

上海的阿北發現,使用淘票票購買電影票,用完優惠券後,售價在55元左右;但是在影院的小程序上,同場次電影票售價50元左右,如果充值兩百多元辦會員,票價就變成了35元左右,比在淘票票上買便宜很多。

對此,有網友表示:“我記得以前都是現場購票更貴,沒想到現在直接反着來。”還有網友表示:“看電影取票的時候,工作人員一直在喊現場購票更便宜,可惜已經過了退票時間點了。”

“冤種”是如何形成的?

在大家以往的認知裏,線上似乎一直要比線下便宜,這樣被迫當冤種的情況很少出現,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首先就是電影票補貼大戰的結束,價格逐漸迴歸正常軌道。在這些線上平臺流量焦慮的前期,很多平臺通過票補吸引用戶使用,當補貼結束之後,線上和線下購票的價格也就相差無幾了,甚至出現加上服務費後高於線下的情況。

其次是影院想要偷票房,不上報票房,不與片方進行分賬。

這其中的門道,可就多了。潘哥在此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叫做偷票房,它是指影院以各種手段少報已收票房,不與片方等進行分賬,把賣票的錢全收進自己的口袋。

常見的一些套路有手寫票、結構票,手寫票顧名思義,就是不在系統中體現實際售票情況,觀衆憑手寫電影票也能正常觀影,這樣票款就能不計入總票房,被影院私吞。

結構票有幾種形式,套餐票比如利用爆米花+電影票套餐冒充一個看似合理的價格,但是影院實際用影片發行價進行分賬。例如“100元套餐”中只有20元呈現於票根(此20元參與票房分賬),80元用於小喫消費(這一部分就成爲了影院的自主經營收入)。

還有一種則是票價服務費過高。長沙的小李發現,使用淘票票購買的《流浪地球2》,總計66.9元的電影票上,顯示票價爲35元,服務費31.9元。對此,小李表示:“這個服務費真的離譜,再加幾元能趕上票價了吧。”

在淘票票上買電影票,多出來的服務費,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潘哥瞭解到,服務費主要有售票系統技術費、網絡售票管理費、電話短信通訊費、電商平臺手續費以及取票設備維護費等構成,淘票票作爲票務平臺實則是代爲收取總體服務費,然後再按比例分發給售票系統及院線。

服務費大部分都是幾塊錢,一些特殊場次比如IMAX等服務費會高一些。

對此,曾在淘票票做過客服的大道,向潘哥表示:“電影票上顯示的服務費,是售票系統、院線和票務三方一起收的,費用不是平臺決定的,每個影院收取的費用不同。”

潘哥瞭解到,自從2017年開始,服務費就被計入了電影票房,雖然這筆費用不參與票房分成,但是對於最後票房的提升,卻也有一定的貢獻。

如果按上文幾乎與票價持平的服務費來算,今年春節檔票房這麼高,服務費在其中似乎功不可沒,但是,發行方卻收不到這部分的分成費用。

最後則是影院想做自己的會員體系,通過一些會員價格來捆綁客源,既能增加用戶,又能省去平臺費用。

據潘哥瞭解到,電影票價實行市場調節價,影院方有自主定價權,在春節檔這種特殊時期,隨着市場需求的火熱,作爲供給方的影院自然不會錯過此番薅羊毛的機會,通過適當漲價,再通過辦卡優惠補貼,能爲自己吸引不少的客源,還不用給平臺交費。

對淘票票愛恨交織

就潘哥觀察來看,網友們對於淘票票這樣的主流售票平臺,可謂是愛恨交織,討厭卻也離不開。

其中,“反淘一派”認爲,淘票票上的電影票,之所以會比現場貴很多,是因爲在售價中,包含了服務費等溢價,把市場整體售價抬得虛高,導致了線上購票比線下直接買貴了不少錢,想退還退不了,還需要支付高昂的退票費用,非常抵制。

廣州的網友阿香表示,在淘票票上購買了《流浪地球2》,結算時在明細中發現,售價68元一張的電影票,竟然包含23元的服務費,她覺得平臺賺了自己的黑心錢。

在高昂的服務費之外,黑貓投訴上,關於淘票票最多的就是關於退票退款的問題,不少消費者認爲需要支付高昂退票費或者不能退票就是霸王條款。

有網友表示,50.9元買的《滿江紅》電影票,後來想看《流浪地球2》,退票要求扣除10元退票費,實在有點高了。

如果是因爲用戶的退票,影響了正常的電影票銷售,那麼扣除一部分手續費理所應當。

但是,有網友反饋,在淘票票上買了四張電影票,一共花費了一百八十多元,然後朋友說他有優惠券能便宜30元,讓我取消訂單,操作時發現淘票票扣了八十多元的退票費,幾乎相當於兩張電影票的錢了,如果退票重買就屬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只好作罷。

還有網友吐槽淘票票的客服,他自己在淘票票上買了電影票,聯繫客服一直不給退,最後給影院打了電話,15分鐘就處理好了退票。

除此之外,潘哥還在手機上發現,每個影院在淘票票上提供的服務還有所差別,有的影院支持在線退票改簽,有的影院僅支持改簽並不支持退票,沒有完整的標準。

所以,大家都把矛頭對準了淘票票這樣的在線購票平臺。

另一陣營則是“挺淘一派”。他們認爲,有了淘票票這樣的平臺,買票變得更加方便,省去了到現場購票的麻煩。

相信有很多像潘哥一樣的懶人,已經習慣了網絡購票,比價和選座都更一目瞭然,懶得到影院進行一個一個比價問詢,也省去了到了現場買票發現沒有好位置的尷尬,所以多付一些服務費也就無所厚非了。

對於片方而言,平臺上的電影預售數據就成爲了電影正式放映前的先鋒戰,戰況的利好直接影響到發行方後續的宣發等戰術調整,並且,這些平臺往往都對正在或即將上映的重點影片進行宣傳和推介,對片方自身的宣發營銷是一個有效渠道,拓展了電影營銷的渠道和方式。

並且,線上平臺對於電影行業整體規範化也有一定幫助,避免影院“偷票房”這樣的行爲出現。

賣出一張電影票,在交完國家電影專項基金和有關稅之後,影院、院線、投資製作發行的片方一起分成。影院在線設置的價格需要按照線上售賣價格(去掉服務費)與片方分賬,有了線上平臺的存在,與傳統的線下售票形成替代,影院的手寫票、結構票等黑箱操作量會變少,且價格也更爲透明。

雖然大家對於淘票票是褒貶不一,但是,不得不承認,它讓觀影變得更爲方便,無論是觀影信息的分類整理又或者是購票的及時性,都在改變着我們傳統較爲被動的觀影方式,大概很多人都是“嘴上說着不要,身體上卻很誠實”。

對於潘哥這樣的普通消費者而言,線上也好,線下也罷,自然是哪個便宜薅哪個,有時間多方比價的話,再好不過。潘哥在此也想要提醒各位,購票時多一個心眼,看到過高的服務費時一定要警惕偷票房的嫌疑,否則你想要通過看電影來給愛豆應援願望,可就不盡如人意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