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羊城晚報

農業:廣東探索建立現代農業市場體系,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廣東年魚乘專列

“遊進”全國百姓家

湛江海洋牧場,迎來又一個金鯧魚豐收季 張海發 攝

作爲全國水產養殖大省和漁業強省,廣東“粵海糧倉”的底氣不僅僅是因爲漁業經濟總產值高,更在於廣東探索建立的現代農業市場體系,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推動了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去年底廣東首創的“年魚經濟”,將廣東的團圓文化和優質水產品完美融合,在這個春節消費旺季,廣東年魚坐上年魚春運專列一路北上,“遊向”京津冀,“遊進”全國百姓家。

創新消費場景

廣東年魚賣遍全國

2021年,廣東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05.8億元,位居全國第四位;水產養殖產量全國第一。如此大的產業規模,能否有效破解農產品銷售難問題,直接關係着農民的錢袋子能不能鼓起來。

向來先行先試的廣東,看到了傳統農業的種養基礎,更看到現代農業的市場作用。近年來探索建立的現代農業市場體系,正是瞄準需求側,適應消費升級,重視市場的作用,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最新的一個實踐,就是在今年春節消費旺季賣斷貨的廣東“年魚”。去年10月,廣東首提“年魚經濟”的概念,將傳統團圓文化和優質水產品完美融合,搭乘廣東預製菜高歌猛進的東風,在預製菜中細分創新出廣東“年魚”這麼一個消費新場景。隨後,廣東在去年底舉辦年魚博覽會,全產業鏈融合探索“年魚經濟”落地模式。歲末年關之際,廣東“年魚”再躍新高度,簡單便捷的水產預製菜,穿上喜慶的禮盒新裝,坐上廣東年魚春運專列一路北上,“遊向”京津冀、長三角,“遊進”全國百姓家。

在全省上下發力高質量發展時,廣東“年魚”以一個開門紅體現了廣東搶拼經濟、提振信心的速度。

聯農帶農

向海洋要新空間

廣東“年魚經濟”也是提升農產品效益的一個新嘗試。湛江國聯水產集團董事長李忠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水產業高質量發展取決於水產加工業的發展質量。”

國聯水產過去主要以初加工食材爲主,近年來重點佈局水產預製菜,併成功打造出多款億元、數億元銷售額的爆品,實現了規模化、現代化的路徑。短短几年,集團即熱類預製菜銷售規模超過12億元,預製菜營收實現了年增長率40%以上。在此帶動下,黑魚、清江魚、牛蛙、金鯧魚、海鱸魚等大品類上游養殖規模不斷壯大,養殖技術日漸精進,養殖模式不斷改善,養殖戶收益不斷上升。

對此,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年魚經濟’是落實大食物觀,提升農業物質價值、文化價值、情感價值的鮮活實踐。”廣東這次打造三產融合的新平臺、新載體、新業態的鮮活實踐,出發點及歸宿點就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滿足廣大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乘勢而上,2月1日,2023廣東海洋牧場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將在湛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林浩然、劉少軍三大院士領銜,50家龍頭企業參與。本次研討會將探討深遠海養殖智能化轉型路徑,大力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紮實踐行大食物觀、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重要實踐,向着“再造一個新廣東、再創一個新奇蹟”不斷奮進。

羊城晚報記者 許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