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文匯報

一家外企決定將中國“首投地”落在上海,而位於北外灘的一家律師事務所給出“一攬子”法律服務方案,成爲其背後的重要推力;一衆企業願意將辦公地點選在白玉蘭廣場,樓宇內配套法律供給成爲重要考量;一間瀕臨“流離失所”的小公司最終能在原地辦公,背後是虹口區首創的“虹馨·三所聯動”法律調解機制提供保障……優化營商環境,除了比拼硬件條件,法律服務這一“軟環境”建設也日益受到關注。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近年來,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聚焦北外灘開發建設,虹口區司法局積極聯動公證處、律師事務所等相關單位,着力打造集公共法律服務、專業法律服務、法治研究和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法律服務產業集聚圈”。通過提供高效、精準的法律服務,力爭使法治成爲最好的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

外企“首投”上海,爲招商引資提供精準法律服務

比對了國內多個大城市後,某外企決定“首投”上海開設中國總部。在此前的猶豫期,位於北外灘的至合律師事務所給出精準法律服務,從而打動了對方。該律所高級合夥人沈靜介紹,當前其團隊主要提供有色金屬行業國際商事法律服務這項“小衆”業務。一方面,通過擬定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合約方案,幫助不熟悉國際法系的中國企業“敢闖”出去;另一方面,通過提供一攬子法律服務方案,讓不熟悉中國法律的外企敢投中國市場。以這家外企爲例,律所通過及時給予法律風險提示、提供商業決策方案等贏得了信任,併爲後續保障外企在國內合規經營打下基礎。

經常性換位思考,跨前一步提供精準法律服務,是虹口區打響“法律服務產業集聚圈”品牌的重要舉措。一些“點對點”的法律服務,看似是解決個案問題,但從長遠看“事事關係營商環境”。

浦西第一高樓白玉蘭廣場,是虹口區的稅收月億樓之一。這裏不僅律所林立,還有虹口公證處北外灘專窗這樣的配套服務。良好的法治軟環境,成爲吸引企業入駐的亮點。虹口公證處主任祝維君坦言,來專窗諮詢辦理業務的多是樓內白領,問的也常是個人事項,但“閒聊”後也會產生新的業務方向。近期,公證處打算在樓內設諮詢專場,將高頻問題整理歸納後開設專題講座,並聯動相關部門推出更多“最多跑一次”“高效辦成一件事”業務。“我們希望把服務鏈條做得再長些,爲人們提供更方便的選擇。”她說,“方便了,大家就會願意留下來。”

公司在“老地方”保住了,爲助企紓困提供高效法律服務

忙碌在熟悉的辦公室,員工們踏實了,企業負責人也安心了。半年前,這裏一度人心惶惶——這是位於虹口區某商務樓內的共享辦公室,企業通過“二房東”租了場地辦公。去年,“二房東”一直拖欠商務樓租金,導致正常向其交租的十餘家小微企業面臨被掃地出門的窘境。小企業主們有的提前離場,樓內其他租戶也開始找下家,營商環境很受影響。

依託“虹馨·三所聯動”基層法治社會治理創新機制,商務樓屬地派出所、司法所與律師事務所聯合找涉事方多次懇談,釐清矛盾焦點,在釋法說理中形成共識。最終,“二房東”與商務樓提前解約,小企業主與商場直接簽訂租賃合同,公司在“老地方”保住了,商場也及時止損。

加強組織實施、形成工作合力,以問題爲導向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務,是虹口區司法局打造“法律服務產業集聚圈”的重要一環。無論是跨前一步化解矛盾糾紛,還是提供各類“好辦”“快辦”的公共法律服務,都在爲進一步助企紓困優化營商環境而努力。

去年,虹口公證處升級了遠程視頻申請銀行貸款公證業務,頗受歡迎。原本,企業要獲得銀行貸款,需要雙方在公證人員見證下面籤,而有了區塊鏈技術加持的“電子簽名”,企業方無論身處何地,只要在視頻中履行簽字行爲,再將簽署文件用約定的快遞件寄到公證處即可。從視頻接通的那一刻,到公證人員拆封取出簽署文件,全程都有錄像爲證,也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保障了過程的安全性和權威性。去年以來,這一業務幫助多家中小微企業及時融資成功,維繫了公司的經營。

作者:單穎文

編輯:王嘉旖

責任編輯:陸益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