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監管針對互聯網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頻頻發聲。作爲14家備受關注的互聯網平臺之一的天星數科(原小米金融),在近期也動作頻頻。其旗下小貸公司運營主體更名並變更運營範圍,還轉讓了一張商業保理牌照。

目前,天星數科整改進度如何?小米仍持有哪些金融牌照?其他互聯網平臺企業如何處置小貸牌照?監管對於平臺經濟有何表態?

近期,小米小貸的運營主體公司更名,並更改了運營範圍。天眼查App顯示,重慶市小米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於2022年12月29日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爲“重慶融渝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從“在重慶市主城九區內開展各項貸款票據貼現、資產轉讓業務”變更爲“信息諮詢服務,技術服務,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零售等”。

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註冊資本曾一度達到4.5億美元,目前註冊資本爲60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爲洪鋒,董事長爲雷軍,由小米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與此同時,界面新聞記者關注到,天星數科的APP“天星金融”的“隨星借”已顯示由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小米消費金融”)提供服務,用戶協議簽署主體已由“重慶市小米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變更爲“小米消費金融”。“小米分期”同樣顯示由小米消費金融及合作金融機構提供服務。

這也意味着,天星數科徹底放棄小貸牌照,貸款業務基本由消費金融公司承接。早在2022年2月,天數數科的貸款業務將由消金公司承接已顯露端倪。

天星數科的貸款業務由小貸公司運營轉爲消費金融公司運營的思路與“花唄”資金方變爲由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的情況極爲類似,此前,螞蟻集團已經爲花唄、借唄完成品牌隔離,兩者均已成爲屬於螞蟻消費金融的獨立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消費金融由五家股東公司發起設立,其中,前三大股東爲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和重慶金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0%、30%和10%,於2020年5月29日獲開業批覆,註冊資本15億元,是全國第26家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無獨有偶,小米小貸運營主體公司更名後不久,“重慶小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爲“重慶絲路商業保理有限責任公司”,嶽凱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由羅書權接任;此前唯一的股東天星數科科技有限公司退出,變更爲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新增股東是重慶沙坪壩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公司,羅書權爲新股東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

小米供應鏈金融官網顯示,小米主要通過其旗下重慶小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小米商業保理(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兩張保理牌照來拓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在“重慶小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的更名前,小米快遞也於2022年11月公告稱,“因業務變動,從2022年12月01日0時起,本功能將關閉寄快遞服務”。截至目前,微信已無法搜到“小米快遞”相關公衆號和小程序。天星數科放棄一張商業保理牌照的舉動也被市場解讀爲小米將撤退供應鏈金融版圖。

對於放棄商業保理牌照和小貸牌照的舉動,界面新聞記者聯繫了天星數科相關人士,對方回應稱:“天星數科相關金融牌照的變更,是爲了落實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天星數科會繼續秉持持牌經營的理念合規開展金融業務。”

在牌照方面,小米目前仍持有的金融牌照包括支付、銀行、消金、保險經紀、商業保理、徵信。其中,支付牌照運營公司——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包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小米信用管理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爲97%和3%,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爲雷軍;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四川銀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股了四川新網銀行,持股比例爲29.5%;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持有小米消費金融50%的股份;北京厚積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小米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爲四川銀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小米商業保理(天津)有限責任公司爲小米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此外,在徵信牌照方面,小米通過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參股了樸道徵信,爲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爲17.5%。

小米捨棄小米小貸牌照和商業保理牌照背後,是近兩年來持續推進的平臺企業金融業務的整改。

2020年11月以來,螞蟻集團、騰訊、度小滿、京東金融、字節跳動、美團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數科、360數科、新浪金融、蘇寧金融、國美金融、攜程金融等14家網絡平臺企業被金融管理部門先後聯合約談。隨後,14家網絡平臺企業開啓了金融業務的合規整改。

以小貸牌照爲例,除小米小貸發生變動外,2022年以來度小滿、字節跳動、騰訊、美團旗下小貸相繼增資,其中,度小滿小貸增資至74億元,字節跳動旗下的中融小貸增資至90億元,騰訊旗下財付通小貸增資至100億元,美團小貸增資至75億元。

與此同時,2022年,京東、度小滿、攜程的小貸牌照相繼整合,僅保留一張互聯網小貸牌照。此外,陸金所平安普惠清退2張小貸牌照,2022年5月,湖南省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退出互聯網小貸業務,更名爲“湖南省平安普惠經濟信息諮詢有限公司”,3個月後,該公司申請註銷備案。同年6月,深圳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更名爲“深圳市平安普惠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也不再從事小額貸款業務。

同年9月,平安普惠更改最後一張小貸牌照展業範圍,重慶金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從“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各項貸款、票據貼現、資產轉讓業務”變更爲“在重慶範圍內開展各項貸款、票據貼現、資產準讓和以自有資金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股權投資。其中,股權投資餘額不得超過註冊資本的30%”。

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平臺經濟發展釋放出利好的信號。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隨後,監管部門人士多次針對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情況進行發聲,爲歷時2年的平臺企業金融業務的整改劃上階段性的句號。

2023年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促進互聯網平臺企業健康發展。14家平臺企業金融業務專項整改已經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也正在抓緊解決。後續將實行常態化監管,鼓勵平臺企業合規經營,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1月13日,在國新辦舉行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馬賤陽指出,進一步促進平臺企業規範健康發展。前一段時間,大型平臺企業的金融業務整改取得了積極成效,大多數問題已經基本完成。下一步,將繼續推動平臺企業善始善終完成整改工作,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具體來看,對於監管部門在推進平臺經濟整改的工作和進展,馬賤陽介紹,2020年11月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按照金融委工作部署,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金融管理部門指導督促螞蟻集團等14家大型平臺企業針對過去金融業務存在的無牌經營、監管套利、無序擴張、侵害消費者權益等突出問題紮實開展整改。一年多來,各監管部門尤其是14家平臺企業非常積極,也非常理解,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目前,大多數問題已基本完成整改,大型平臺企業合規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保護意識明顯增強,金融業務不斷規範。

與此同時,馬賤陽表示,金融管理部門標本兼治,加快監管制度建設,在第三方支付、個人徵信、互聯網存款、保險、證券、基金等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制度文件,平臺企業金融業務常態化監管制度框架已經初步形成,爲後續常態化監管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礎。

對於平臺經濟整改,包括金融科技監管的政策取向上,馬賤陽指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發展和規範並重,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繼續推動相關平臺企業加快剩餘少數問題整改,善始善終完成整改工作;二是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機制,加強監管科技力量建設,支持平臺企業合規經營,穩慎發展金融業務,並對違法違規金融活動零容忍;三是研究制定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金融支持措施,支持平臺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質效,鞏固和增強國際競爭力,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在整改進展方面,天星數科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天星數科的整改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未來會繼續秉持審慎經營、發展與合規並重的原則,按照監管要求穩健開展相關業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