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浙江日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周林怡

近日,《流浪地球2》《三體》等影視劇熱播,不僅把茫茫宇宙的瑰麗神奇展現在人們眼前,也將天文學、物理學等學科引入大衆視野。對於宇宙的想象和嚮往,是人類最古老、最廣泛、最持久的好奇所在。

當我們把觀察的尺度縮小,又會發現另一個世界。鳥獸蟲魚、花花草草都以獨特的方式存在着,正如法布爾在《昆蟲記》中所描述的:“在這個綠色的小小世界裏,不知道會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再縮小一些,會發現與人類關係尤爲緊密的微生物,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35億年。

千萬年來,人類在仰望星空中逐漸加深對宇宙萬物的認識,在探索遺傳和基因奧祕中尋找生命的起源。上萬年前的科學,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如何構成的?科學技術發展如此之快,未來人類的創造力會指向何方?

爲了解答這些疑惑,浙江教育出版社聯手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組織國內科學家、科普作家以及重點中學的優秀教師團隊,打造了一套“中國青少年科學教育叢書”(16冊)。這是一套爲我國青少年量身寫作的原創科普作品,以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科學人文四大板塊爲主線創作,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科學史等領域,旨在爲青少年打開科學之窗,幫助青少年開闊知識視野、洞察科學內核、提升科學素養。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套叢書的風格,那就是:比學術書易懂,比教科書豐富,比工具書有趣。例如,在講述科學史時,引用中國和古希臘神話,闡釋古人從求助神到發現自然規律的意識轉變;在介紹“恆星”概念時,鏈接到牛郎星與織女星的神話傳說。可以看到,全書在廣博的學科知識基礎上,着力體現對科學人文的培養,前沿與經典交相輝映,人文與科學有機融合。

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答案隨手可得的時代,我們爲何需要這樣的科學教育作品?以色列歷史學家赫拉利在《人類簡史》裏寫道:在人類的歷史上,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今天這樣的窘境——我們不清楚如今應該教給孩子什麼知識,能幫助他們在二三十年後應對那時候的生活和工作。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教會他們如何學習,如何創造新的知識。

這也是本套叢書的意義——在知識傳遞之外,通過對從古至今科學發展歷程、生命演進規律的梳理,幫助青少年構建宏觀的科學知識網絡,培養科學探索與創新的能力。

科學離我們遠嗎?不遠,因爲科學就存在於日常的衣食住行,人類時時刻刻享受着科技的便利。但是科學也離我們很遠,如果缺少系統的學習,我們無法瞭解宇宙的結構和性質,無法洞察世界運轉的本質規律。因此,這套書體系化的編排、跨學科的視角、通俗簡練的語言,使其很適合作爲對科學領域全面而不膚淺的鳥瞰,同時是不折不扣的閱讀享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