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劉琪

2023年首月的金融數據發佈在即。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分析人士一致認爲,1月份信貸將實現“開門紅”,新增信貸有望突破4萬億元,刷新歷史單月最高紀錄。

1月份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等金融部門多次強調,要“保持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除了政策面的要求外,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開年以來疫情影響逐漸消退,實體經濟活躍度較快回升,企業和居民的信貸需求也有明顯修復。

“隨着去年12月份降準落地,以及央行近兩個月持續加量續作MLF(中期借貸便利),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處於較爲充裕狀態,有利於開年信貸投放,加之商業銀行本身也存在信貸投放‘早投放、早受益’傳統,由此在供需兩端同步發力下,今年1月份信貸‘開門紅’已沒有懸念。”王青預計,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有望達到4.2萬億元,歷史上首次站上4萬億元以上高位。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認爲,1月份信貸有望實現“開門紅”。他對《證券日報》記者預計,1月份新增信貸將達到4萬億元。一方面,隨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居民生活、企業生產已逐步向常態迴歸。政策層面在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靠前發力,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支持實體經濟加快回暖。另一方面,出於“早投放、早收益”的考慮,銀行一般會在年初加大放款力度。從歷史看,每年的1月份大都是金融機構信貸投放最大的月份。

分部門來看,王青認爲,1月份企業中長期貸款將保持大幅多增勢頭,背後是政策面持續加大對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支持力度,商業銀行對房企的信貸投放規模也在擴大。同時,伴隨着企業經營活躍度和居民消費勢頭回升,企業和居民短期貸款也會大幅增長。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爲,居民中長期貸款短期仍將偏弱。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疫情對經濟活動干擾漸消,經濟活動恢復明顯,春節消費市場表現、1月份PMI指數等反映出居民消費需求強勁反彈、企業生產投資意願明顯改善,這有助於帶動居民消費信貸和企業貸款需求。但考慮到房地產復甦存在一定時滯,預計居民中長期貸款短期仍偏弱。總體來看,預計1月份新增貸款在4.26萬億元左右。

“當前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在穩步回暖,信貸需求意願與去年相比將有所提升。從1月份情況看,對公貸款加速回暖是大概率事件。但考慮到房地產市場尚未呈現出明顯的轉暖跡象,零售貸款回暖尚需觀察。春節期間居民消費呈現明顯回暖態勢,可能會對零售貸款帶來一定支撐。”梁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