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月,A股定增市場迎來“開門紅”。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年初至今,已有35家公司完成定增,合計募資986.8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77.3億元大幅增長超100%,延續了2022年末的高位運行態勢。同時,32家公司啓動定增預案,擬合計募資超380億元。從募投項目來看,新能源行業依然是主要投資方向,擴大產能和產業協同則是募資的主要訴求。

在投行人士看來,定增市場已走出此前的低迷狀態,隨着二級市場回暖、投資積極性提高及機構參與熱情升溫,2023年的定增市場有望持續火熱。

定增融資持續高熱

1月31日,潤豐股份拋出定增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5.48億元,用於年產8000噸烯草酮項目、年產6萬噸全新綠色連續化工藝2,4-D及其酯項目等,並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表示,原藥產能規模偏小,結構有待優化,無法有效滿足業務需求,擬重點在原藥生產領域進行佈局。

潤豐股份僅是最新案例之一。新年首月,定增市場已全面升溫。無論是定增完成的公司數量、募資金額,還是啓動定增的公司數量,都較上年同期明顯增加。

從增發主體上看,房企再融資熱潮仍在持續。自2022年末房企再融資開閘後,不少房企搶搭“早班車”。進入2023年,已有中南建設新黃浦天地源等多家房企披露定增預案。

新黃浦此次擬定增募資不超17億元,投向多個租賃住房項目、保障住房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新黃浦表示,本次定增募資擬投項目,是公司踐行“保交樓、保民生”號召的重要舉措,是公司響應國家“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重要抓手。

同樣,天地源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2.5億元,將用於平江觀棠項目、棠樾坊項目及償還金融機構借款。公司表示,本次募資投資的項目類型爲普通商品住宅,以剛需或改善型客羣爲主,周邊交通便捷,生活設施配套十分齊全,符合“保交樓、保民生”的相關政策要求。

面對潛力巨大的高增長市場,不少公司選擇借定增引“活水”。如高瀾股份,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過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高瀾股份表示,在“雙碳”戰略引領綠色發展的新形勢下,儲能溫控、直流水冷等領域將迎來發展機遇。爲加快在儲能產業的佈局,公司擬開展全場景熱管理研發與儲能高端製造項目投資,此次定增有利於緩解公司儲能項目流動資金需求。

上市公司加速擴產

至於定增目的,擴產仍是主旋律。以同樣發力儲能的國安達爲例,公司打算通過“小額快速”的方式,定增募資不超1.6億元,用於鋰電池儲能櫃火災防控和惰化抑爆系統擴產項目、智慧消防雲平臺建設項目、小型儲能預製式火災抑制系統建設項目。

國安達認爲,儲能消防市場發展速度較快,公司作爲國內率先佈局的企業之一,已經和較多新能源行業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具有較好的先發優勢。“伴隨着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儲能消防市場前景廣闊,通過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在儲能消防領域中的競爭能力及市場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國安達表示。

“訂單太多了。”金辰股份在闡釋定增目的時表示,公司憑藉多年積累的光伏電池和組件自動化生產裝備的技術、客戶和品牌優勢,訂單量不斷增多。公司歷年來產能利用率保持了較高水平,生產設備和人員的生產能力已較難滿足更多訂單的生產要求,高負荷的生產狀態已經成爲限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金辰股份打算在蘇州設立生產基地,實現高效電池和高效組件自動化設備的擴產。公司表示,項目建設完成後,將有效縮短產品生產週期,提高公司高效組件自動化生產線以及高效電池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規模,保障公司高效穩定的交付能力。

增強產業協同效應也是不少上市公司選擇定增的原因。如鑫鉑股份,公司擬募資不超過13.45億元,用於年產60萬噸再生鋁項目、數字化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表示,項目的順利實施,可實現再生鋁鋁棒的規模化生產,貫通上下游產業,充分發揮產業鏈中不同業務的協同效應,以實現成本節約、優化資源配置的目標。

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公司剛剛通過其他再融資手段緩解了短期的流動性壓力。但是,目前公司仍處於成長速度較快的階段,迫切需要從產業的角度做大做強,提高產業協同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定增成了公司的首要選擇。

機構資金積極捧場

對於熱衷參與定增的機構來說,近期的定增市場同樣給出了“誠意”。直觀地看,項目的折扣空間更加“有利可圖”。數據顯示,1月競價項目平均折扣率爲83.04%,相較於2022年88.03%的平均折扣率,收益空間有所放大。

項目供應增加,“安全墊”更厚,疊加二級市場整體回暖,機構資金近期參與定增的熱情也在不斷升溫。

以近期定增成功落地的風電塔筒龍頭大金重工爲例,發行價格爲37.35元/股,發行股數爲8208.83萬股,募集資金總額30.66億元。獲配名單顯示,共有廣發基金、興證全球基金、泰達宏利基金、中歐基金、嘉實基金等10家公募基金參與此次定增,以及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聯儲證券等券商。

“機構參與定增主要還是出於對公司與行業的看好,畢竟還有那麼長的解禁期,10%至20%的折價率帶來‘安全墊’也不是那麼穩當,並不能保證穩賺不賠。所以從根本上來講,機構參與定增時篩選標的,一定是選他們認爲基本面有前景的。”一名市場人士分析。

大金重工並非孤例,君亭酒店絕味食品角防務等公司的定增項目同樣受到了機構熱捧。以增發上市日爲基準,1月已有10餘家公募基金旗下逾百隻基金產品發佈了參與A股公司非公開發行公告,合計金額較上年同期已經翻倍。

一名私募人士告訴記者,機構熱衷定增的原因,也有降低持倉成本的考慮。有的機構此前已經在二級市場上買入了對應股票,參與定增是爲了以更低的成本加倉,從而降低單隻股票的持倉成本。

當然,市場上也不乏一些不一樣的玩法。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將定增與融資融券結合起來套利,成了近年來頗爲常見的策略。“從券商借來券源,在二級市場上拋出去,然後通過定增拿到更便宜的股票,解禁後再還回去。”

除定增標的行情波動較大以外,“定增+融券”模式另一主要挑戰是券源。融券最長期限一般爲6個月,定增從拿到批文到落地,再到解禁,所需時間要長得多,找到合適的券並不容易。相對而言,一些公募基金本身手上有一定的券源,尤其是部分券商系基金“背靠大樹好乘涼”,能夠接觸到的券源更爲充沛,所以參與定增會更積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