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陝西日報

山陽縣積極探索聯農帶農機制,通過產業聯農、主體聯戶、園區聯村、資產聯股,有效解決了羣衆不願幹、不能幹、不會幹的問題

特色產業興 農民腰包鼓

山陽縣高壩店鎮金山村獼猴桃產業基地一角(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程偉攝

本報記者 程偉 通訊員 張宏

1月17日早晨,山陽縣戶家塬鎮戶家塬社區東塬組村民程小玲和往日一樣,騎着電動自行車,按時來到陝西秦嶺清雅茶葉有限公司上班。

“自從縣上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這家企業對我們茶園進行升級改造後,我家的3畝耕地如今每年有1800元土地流轉收入,我還被這家公司聘爲工作人員,每月工資4000元。”程小玲高興地說。

程小玲是山陽縣實施聯農帶農機制以來的受益者之一。

去年以來,山陽縣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加大特色產業幫扶力度,通過創新聯農帶農機制,不斷強化延鏈、強鏈、補鏈,讓羣衆脫貧不返貧的根基更牢固,持續增收的步伐更穩健。

茶園升級 家門口就業掙工資

如今的戶新海,每天總是樂呵呵的,除了兒子和兒媳婦在外打工掙錢外,全家去年又增添了兩項收入:土地流轉和村裏的茶園務工收入。

“多虧了村幹部和企業的幫扶,讓我在家門口就能輕鬆掙到錢。”戶新海說,“爲了確保我家多渠道增收,村幹部介紹我到陝西秦嶺清雅茶葉有限公司的茶園裏務工。我負責澆水,每天工資100元,去年務工收入7000多元。企業還流轉了我家1.5畝坡地,一年還有900元土地流轉收入。”

據瞭解,2022年初,山陽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陝西秦嶺清雅茶葉有限公司,對戶家塬鎮19個村(社區)進行茶園升級改造——由企業流轉土地,投資改造後統一栽苗、統一管護。3年後茶園進入採摘期,企業再將茶園無償歸還農戶,實行“改茶歸農”經營模式,農戶自主經營管護,公司回收新鮮茶葉。投資風險轉移,給農民喫上了“定心丸”。

去年以來,山陽縣爲了確保羣衆持續增收,在扶持產業帶動就業上,狠抓排查分類,結合動態監測與幫扶,依託大數據監測平臺,發揮村“四支隊伍”和4966名基層網格員作用,緊盯農民增收和聯農帶農,逐戶排查研判,實施按勞動力分類與按發展意願分類相結合的方式,因戶制定政策和措施,確保產業健康發展、羣衆就業增收。

在勞動力分類上,山陽縣對有勞動能力的羣衆,採取發展產業、強化就業創業等方式帶動其持續增收;對有弱勞動能力的羣衆,採取就地就近務工、開發鄉村公益崗位等方式實現其穩定增收;對無勞動能力的羣衆,採取兜底保障、收益分紅等方式確保其收入達標。

此外,山陽縣對有就業意願的羣衆,縣域內就業的,由園區企業、產業基地、社區工廠、幫扶車間等主體帶動,縣域外就業的,依託勞務公司、村級就業服務保障站等機構組織勞務輸出;對有發展產業意願的羣衆,通過政策獎補、技術服務、金融支持、保險託底等方式予以扶持。

目前,山陽縣通過產業就業、收益分紅等方式因戶因人精準幫扶,共聯結帶動9.53萬農戶實現多渠道增收,其中脫貧戶和監測對象2.64萬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政策激勵 發展藥材穩增收

兩層4間的小洋樓,院落清雅整潔,室內窗明几淨。這是山陽縣色河鋪鎮陸灣村雙廟嶺組脫貧戶金漢珍家去年裝修的新家。如今,金漢珍逢人就說:“要不是國家政策好,我做夢都想不到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5年前,金漢珍的丈夫病故,曾一度讓她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在脫貧政策幫扶和各級幹部關愛下,金漢珍家先後享受到政府的低保兜底、產業幫扶等政策,日子漸漸好了起來,她也很快走出了低谷。

脫貧後的金漢珍在鎮、村幹部的幫扶下,瞄準了村裏的荒坡地,發展了4畝黃姜。同時她還利用農閒時間在西安務工再掙一份收入。

“爲了扶持我家發展黃姜產業,政府給我家兌現了3000元產業直補金。去年,我存留了足夠的種子後,賣了8000餘元的鮮黃姜。之後,我新發展了1.3畝黃姜,政府又給我家兌現產業獎補資金390元。以後每年我都要增加2畝地。”金漢珍笑着說,“這兩年手頭寬裕了。去年,我把家裏毛牆毛地的房屋進行了裝修,兒子‘五一’還結了婚。”

農民要富裕,產業是關鍵。去年以來,山陽縣先後制定出臺了《山陽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期間到戶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山陽縣經營主體聯農帶農扶持辦法》《山陽縣加快“五小經濟”發展實施辦法》等5項政策性文件,對農戶發展產業以及帶動農戶增收的經營主體予以扶持。

與此同時,山陽縣還堅持“長抓藥果短抓菌、集中規模抓畜禽、因地制宜抓特色”的思路,按照有產業規劃、有政策扶持、有主體帶動、有技術服務、有公用品牌、有銷售渠道、有保險兜底、有專班負責的“八有”措施,大力發展糧、藥、菌、果、畜、茶“6+X”特色產業,推動全縣產業規模和效益連年提升。

截至目前,山陽縣累計發展中藥材59.06萬畝、食用菌8060萬袋、林果133.99萬畝、畜禽養殖535萬頭(只)、茶葉18.93萬畝、中華蜂7.8萬箱,累計帶動農戶9.53萬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

農企牽手 庭院種出致富菇

近日,記者步入山陽縣高壩店鎮涼水井村上灣組村民崔淑琴家的大棚,看見一朵朵蘑菇猶如小傘,正從菌袋的小孔中伸展出來。

“發展平菇對我家來說是掙錢的好門路,我們不掏一毛錢本錢,只需每天澆水、採摘,村合作社負責收購,賣平菇的錢,咱拿的是大頭。”崔淑琴高興地說,“我家是去年8月建的棚,共上了2080袋菌袋,短短几個月,我家就收入6000多元。今年我計劃再申請建1到2個棚,爭取年收入2萬元以上。”

“平菇種植週期短、見效快,每年可產3茬,按照科學種植方式,一個棚一年可收入1萬元左右。”高壩店鎮黨委書記董善平介紹,爲了扶持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實現持續增收,早在2017年,縣上就引進陝西和豐陽光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給羣衆建大棚、供菌袋、提供技術指導和銷售等,村合作社負責組織羣衆生產經營,按照保底價上門收購,所收購產品統一交回公司加工銷售,合作社和農戶的收益按照平菇保底價享受二八分成。通過聯農帶農機制,公司不僅減少了人工成本,而且增加了深加工和外銷利潤,實現了農戶、村集體、公司多方共贏。

農企牽手,拓寬羣衆增收渠道。據瞭解,陝西和豐陽光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已建成年產6000萬袋木耳菌袋自動化生產區、1200萬袋海鮮菇工廠化生產區、1000萬袋食用菌產品深加工包裝區,可爲當地羣衆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帶動用工1000餘人,將1萬餘戶脫貧戶鑲嵌在食用菌產業鏈上,實現年戶均增收1.2萬元。

機制新、政策活,是產業發展壯大的“催化劑”。近年來,山陽縣始終堅持走產業聯農、主體聯戶、園區聯村、資產聯股的發展之路,有效解決了羣衆不願幹、不能幹、不會幹的問題。通過推行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三大帶動”,實行“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農戶”模式,將農戶牢牢地嵌在產業鏈上。

山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宋軍說:“去年以來,山陽縣對發展小種植、小養殖等‘五小經濟’的羣衆,已累計發放獎補資金1000餘萬元。”

“當前,我們還在不斷探索農民增收新途徑,繼續優化聯農帶農新機制,進一步發揮經營主體帶動作用,實現羣衆持續增收,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山陽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楊小平說。

截至2022年底,山陽縣龍頭企業已累計帶動2.68萬戶農戶發展產業,實現了企業發展和農戶增收雙贏;發展農民合作社677個,累計帶動農戶3.01萬戶;244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其中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61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