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葉峯    

春節假期,國內消費、旅遊全面激活。在經濟復甦的預期下,A股被市場寄予厚望。雖然兔年首個交易日高開低走,但是市場賺錢效應爆棚,兩市成交額明顯放大,北向資金今年以來更是跑步入場,1月淨買入1412.90億,創有史以來單月淨買入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資爆買背後,滙豐銀行等外資席位尤其活躍。對於板塊,外資重點加倉了新能源和消費板塊。

外資單月爆買超1412億刷新歷史!

雖然兔年首個交易日高開低走,但外資基於對中國經濟復甦的強烈預期,持續淨流入A股。值得注意的是,從2022年11月開始,外資就開始了比較明顯的增持動作,北向資金在去年11月淨買入600.95億,12月的淨買入額也有350.13億。今年以來,北向資金開啓了跑步入場掃貨的模式,今年以來截至1月31日,北向資金淨買入1412.90億,創單月淨買入金額最高紀錄。

外資的爆買,對於A股有怎樣的影響?通過歷史數據發現,在2019年初期,外資搶籌超1200億,滬指大漲超18%,深成指大漲超30%;之後的2020年6月,外資搶籌526億,次月滬指上漲10.9%,次月深成指大漲超13.7%;那麼近兩個月外資搶籌超2000億,市場又該如何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外資爆買A股,星石投資首席策略投資官方磊在微信中告訴記者,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政策優化後海外投資者對我國經濟復甦的看好。2022年A股出現了較大幅度調整,北向資金流入放緩,去年淨流入僅900億。而今年開年以來北向資金爆買的重要驅動力就是各類穩增長政策出臺帶來的經濟復甦預期增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的經濟預測,中國經濟2023年將增長5.2%,而發達經濟體2023年的經濟增長將特別緩慢,中國將成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中國資產對於外資的吸引力也在增加。

1月外資持續大幅增持A股,可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隨着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和一系列宏觀政策的調整,外資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更加積極樂觀。由於很多配置型機構在去年大幅減持了中國股票持倉,近期的大幅買入是對之前倉位的回補。二是從短週期看,國內疫情在12月快速過峯,1月線下消費場景強力復甦,外資很多是基本面驅動的,經濟數據的驗證也是外資在開年後加速買入的重要原因。重陽投資合夥人寇志偉在微信中告訴記者。

外資不斷爆買A股,東方馬拉松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經理羅驥在微信中告訴記者,從經濟週期的角度來看,美國加息放緩,我國經濟處在復甦的首年,人民幣資產在全球比價的視角下吸引力明顯。後疫情時期來臨,春節前後A股和港股市場情緒高漲,整體賺錢效應較好。疊加核心資產已進入低估的區間,符合外資配置風格。人民幣兌美元從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份升值較快,加速推動了外資的流入。

外資爆買內資猶豫,可能和這些因素有關

寇志偉在微信中告訴記者,內資猶豫可能也和倉位因素有關。一是去年四季度A股跌幅遠小於港股,公募等主流機構持倉也一直處於高位,和外資相比缺少倉位回補的空間。二是春節前是A股歷史上的交易淡季,市場成交低迷,投資者更傾向於落袋爲安。國內居民存量財富規模巨大,但配置在權益類資產的比例很低,A股市場歷來都是不缺資金缺信心。如果春節後一段時間市場總體向好,有比較好的賺錢效應,A股市場有望迎來國內的增量資金。

目前中美經濟週期錯配,2023年經濟大概率將會是中強美弱,華安合鑫基金經理林勳在微信中告訴記者,中國疫後經濟復甦,從去年的谷底開始往上,而美國經濟仍處於衰退週期,仍在尋底過程中。內資對今年的市場是比較看好的,短期的猶豫不前可能是因爲短期的快速上漲之後的休息期,並非對後市持有悲觀看法。今年市場的核心宏觀主線就是中國的經濟復甦,目前我們認爲中國經濟大概率會迎來一個較爲流暢的復甦,因此我們看好後續資本市場的表現。

對於後市,星石投資方磊告訴記者,我較爲樂觀,國內經濟復甦情況將是2023年股市最爲重要的基本面,A股全年表現應該不錯。短期來看,經濟快速修復的態勢可能延續,目前各地基本較爲平穩的度過了新冠感染高峯期,疫情影響快速減弱,前期市場積壓的需求或將進一步釋放,政策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也在持續顯現,實體對於後市經濟的預期也較爲樂觀。

我們認爲機會大於風險,北京和聚投資在微信中告訴記者,2022年風險釋放比較充分。站在當前的時間窗口,更多是結構性的機會。首先從宏觀的角度而言,全球市場仍然在衰退預期裏,尤其是歐美整體的衰退預期相對是比較明確的,外部環境仍有不確定性。其次,一些政策的刺激可能需要時間來反應,包括消費的修復機會也需要時間印證,在2023年上半年的時間窗口裏,仍然需要關注經濟修復情況。

這些外資席位尤其活躍,重點加倉這些板塊

北向資金向來偏好A股的核心資產,據Choice數據顯示,此次北向資金重點加倉了新能源和消費板塊。從滬深港通活躍成交個股來看,新能源板塊中,外資重倉持有寧德時代,比亞迪,陽光電源,隆基綠能,通威股份,長江電力等個股,在消費板塊中,外資重點佈局了貴州茅臺,中國中免,牧原股份,邁瑞醫療,康龍化成,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藥明康德,五糧液等個股。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資爆買背後,滙豐銀行,渣打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外資席位尤其活躍。

北向爆買背後有怎樣的邏輯?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投資策略總監戴旻在郵件中告訴記者,考慮本輪全國疫情高峯已過,對經濟的影響絕大部分體現在2022年,預計工業生產可能會在節後快速恢復。內需方面,當前較高的超額儲蓄水平,以及防疫政策優化後消費傾向的顯著回升,均對消費的反彈形成有力支撐。支持性政策的陸續出臺,利好市場信心以及經濟活動的恢復。預計全年貨幣政策大體上繼續維持寬鬆態勢,財政方面則保持溫和持續的政策支持,2023年中國經濟復甦可期。

外資機構威靈頓投資股票投資組合經理張博(Bo Meunier)在郵件中告訴記者,我們預計A股在中短期內將獲得週期性支撐,我們看到了結構性投資機會,比如與全球能源轉型相關的太陽能供應鏈以及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標的。此外還有醫療器械製造商,快遞行業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827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