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野馬財經 

新冠疫苗紅利消失後,還有多少底牌?

伴隨着吸入式疫苗的全面普及和推廣,疫苗股龍頭康希諾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去年10月25日,上海啓動康希諾生物吸入用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加強免疫預約登記,次日起啓動加強免疫接種程序。

康希諾自上市以來持續虧損,2021年得益於新冠疫苗扭虧,業績大幅上漲。不過,好景不長,隨着新冠疫苗需求放緩及競爭加劇,康希諾業績又被打回原形。1月30日晚,康希諾公告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母淨利潤虧損8.3億元至9.96億元,歸母扣非淨利潤虧損9.45億元至11.34億元。

公告次日(1月31日),康希諾A股報收131.41元/股,跌幅8%;港股跌幅7.53%,報收64.5港元/股。

與此同時,機構動向有所變化。康希諾生物(6185.HK)2個月以來被摩根大通大筆減持,康希諾(688185.SH)也在去年被機構投資者陸續減持。

在全球新冠疫苗接種率放緩的當下,吸入式新冠疫苗的“橫空出世”被寄予厚望。

不過,受新冠疫苗需求降低影響,康希諾業績表現不佳,2022年三季報營收 、淨利雙降,如今年報又預虧下,康希諾的疫苗故事還能講多久?

從盈利19億到預虧8億

新冠疫苗紅利褪去?

康希諾是國內疫苗巨頭,主要產品爲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腦膜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新冠肺炎疫苗等。2020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距今上市近2年半時間。2019年3月,康希諾於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爲科創板開板以來首隻“A+H”疫苗股。

2016年-2020年,康希諾歸母淨利潤連續虧損5年,累計虧損金額達到8億元。2021年,康希諾研發生產的新冠疫苗在國外多個國家上市,提振了業績,最終扭虧爲盈,全年淨利潤大賺19.14億元。

然而,2022年以來,康希諾收入發生了變化。去年前三季度,康希諾營業收入7.07億元,同比下降77.08%;歸母淨利潤-4.74億元,同比下降135.57%;歸母扣非淨利潤-5.83億元,同比下降145.7%。對於營收和淨利潤下降的原因,康希諾的解釋爲:主要系新冠疫苗需求量較同期大幅下降及產品價格調整所致。淨利潤下降的原因還包括對存在減值跡象的存貨計提跌價準備。

對於2022年預虧8億元,原因類似,康希諾稱,去年國內外新冠疫苗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即需求疲軟衝擊收入端;另外疊加銷售費用增加及存貨計提等原因,最終導致虧損。 

吸入用新冠疫苗克威莎霧優(Convidecia Air)

來源:康希諾生物官網

不止康希諾面臨計提壓力,疫苗企業康泰生物(300601.SZ)的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因新冠疫苗銷量快速下滑,計提了4.49億元的新冠滅活疫苗相關資產減值。

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爲,從財務數據來看,去年三季報的營收和利潤不升反降,從側面也佐證市場對於疫苗的需求其實已經不大了。從未來前景和業務的成長性來看,吸入式如果應用在其他疫苗上面,或許也是一種方式。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波行情可能也就是概念。

市場需求是新冠疫苗開發商們不得不面的難題之一。

2022年5月,瑞士政府宣佈計劃銷燬超過60萬劑過期和未使用的新冠疫苗。丹麥衛生部官員也表示,由於未能找到可以捐贈的國家,丹麥將不得不大約丟棄約110多萬劑已到期新冠疫苗。

去年5月24日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生物公司莫德納CEO Stéphane Bancel表示,由於需求驟減,莫德納正在將3000萬劑疫苗扔進垃圾桶。“我們嘗試通過駐華盛頓的大使館聯繫了各個國家、每個國家,但沒人想要。”

另外,相關研究機構對新冠疫苗的需求預期也大幅下調。據Airfinity公司的預測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疫苗的產量可能超過90億劑,但到2023年及以後,疫苗需求可能會下降到每年約22億至44億劑。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認爲,疫苗和疫情相關,國內快速過峯,一次性感染了80%-90%的人羣,陽後半年內不需要打疫苗,就直接減了需求。需求預期變了,業績預期自然會變。根據下一階段疫情情況,這類企業有翻盤的可能,但並不是有確定性,而且這個市場還有不少競品,市場競爭較爲激烈。

面對業績的下滑,康希諾在管理與研發費用上卻花費不少。

2022上半年以來,康希諾管理費用達1.37億元,較同期增長60.75%,財報稱系公司銷售人員增加,同時爲持續推廣疫苗產品增加營銷推廣所致。研發費用則高達3.24億元,其中在新冠疫苗上的投入最多。

同期,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項目投入1.59億元,吸入式新冠疫苗投入5000多萬元,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投入4032萬元。康希諾在上半年用於新冠疫苗的研發費用約爲2.5億元。

外資減持,獲利出逃?

機構投資者只剩一家

去年10月26日,自吸入式疫苗接種程序啓動消息之後,康希諾的H股、A股股價走勢基本同步,並分別在11月2日、11月11日大漲63%、20%,創出新高,報收147.5港元/股、295.8元/股,總市值分別爲364億港元、730.6億元。

到了12月,漲勢有所回落,日K線總體呈下降趨勢。截至2月1日,康希諾A股報收137.3元/股,漲幅5.89%;港股漲幅5.12%,報收67.8港元/股,較此前高點股價均已腰斬。

從市值來看,波動更明顯。A股最新市值340億元,2個多月時間較高峯值縮水約400億元,港股最新市值168億港元,縮水約196億港元。

與此同時,一些機構悄悄開始大幅減持的動作。

去年11月22日,康希諾生物遭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 以每股均價112.22港元減持107.09萬股,涉資約1.2億港元。2023年1月10日,康希諾生物繼續遭摩根大通以每股均價71.99港元減持111.63萬股,涉資約8036.05萬港元。減持後,摩根大通最新持倉數目爲1129.26萬股,持倉比例由9.35%下降至8.51%。

同時,其他外資也有減持動作。據港交所2022年11月8日數據,美國資本集團11月4日繼續減持康希諾生物166.77萬股,均價爲114.58港元,涉資約1.91億港元,是其近半年裏第8次減持;持股比例由25.11%降至18.27%;持股數由約3331萬股降至約2424萬股。

A股市場,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收盤,康希諾主力資金淨流出8357.38萬元,淨流出額創2022年12月27日以來新高,連續2日淨流出,累計淨流出1.4億元。2022年中報顯示,有64家機構投資者,第三季度降至8家,相較年中減少了56家。截至2022年底,只有華夏基金一家機構投資者。

深圳匯合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兆江認爲,此前大批機構仍持有,說明疫苗的技術應該是得到認可的。一些機構的減持,應該也只是認爲股價預期目標已經達到,屬於正常減持。當然也會有機構判斷,疫情有可能今年結束,所以提前離場。

張毅分析,康希諾的股價連續被推漲,主要原因不是因爲它的生意很好,而是因爲它的概念很好。因爲吸入式新冠疫苗跟注射式的相比,確實是方便很多。但是我們也應該很客觀的看到,疫苗的飽和率應該還是非常高的,在中國市場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空間了。因此,過去200%多的市值推漲,更大程度上還是來自於概念,不是來自於業績。所市值增長到一定程度以後,持有者和機構減持拋售,也是可以理解的。

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

2022年9月4日,康希諾吸入式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經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建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論證同意作爲加強針納入緊急使用。

該款新冠疫苗爲康希諾首創吸入方式接種。其原理爲給藥設備將疫苗霧化成微小滴液,通過口腔吸入至肺的方式,使霧化後的疫苗經過呼吸道最終抵達肺部,產生肌肉注射類疫苗所不具備的黏膜免疫。使用劑量爲注射疫苗的五分之一。

全球頂級期刊雜誌《自然》(《Nature》)在2022年9月6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使用的 COVID-19 疫苗在降低疾病嚴重程度和防止住院方面做得不錯,但不能很好地阻止輕度疾病或傳播。

文章指出,肌肉注射的疫苗產生抗體在血液中循環需要時間,當抗體在鼻子和肺部的含量還不夠高,無法提供快速保護。受感者雖注射疫苗,但也會在此期間受到感染。

來源:罐頭圖庫

吸入式的粘膜疫苗則與之不同,不僅可以促進全身免疫反應,還可以激活鼻子和呼吸道粘膜組織中的免疫細胞。這些局部細胞“充當感染部位的哨兵”,耶魯大學醫學院的醫學科學家 Benjamin Goldman-Israelow說, “它們可以更快地採取行動。”

最新臨牀實驗結果表明,康希諾吸入式新冠疫苗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保護力至少可以維持6個月。

另有全球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在2022年1月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以康希諾吸入式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做加強針後,不良反應低於以滅活疫苗做同源加強,並充分驗證了吸入劑型的安全性。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種這種吸入式疫苗。

目前該款疫苗接種僅針對未接種第三針的市民,孕婦等人羣也不在接種羣體裏。

根據官方公佈的一項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中國完成加強免疫針的約有8億人,加強免疫接種率達到71.7%。

市場留給新冠加強針的空間,還能有多少呢?

2022年海外疫苗接種率快速下降與國內市場的飽和,讓曾享受過市場紅利的疫苗企業不得不面對市場縮減的困境。康希諾還能否憑藉新款吸入式新冠疫苗“翻盤”?還有待時間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