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成都日報

2022年以來,成都市先後出臺了《成都市城鎮老舊院落改造“十四五”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老舊院落改造工程建設組織管理的意見(試行)》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優化完善工作機制,爲全市老舊院落改造提供了政策和技術支撐。按照“市統籌、區主體、部門聯動”原則,市更新中心指導各區(市)縣高標準打造了青白江城廂中學宿舍等28個市級老舊院落改造提升示範項目。

主題爲“文武皆道 繡水書聲”的銅雕文化牆、衆多名人的詩詞、一條歷史文化觀光軸……走進青白江城廂中學宿舍,極具特色的歷史文化以嶄新的形式出現在居民面前,有“顏值”有“內涵”,濃濃的“文化範兒”令人眼前一亮。

老小區煥新顏

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

位於成都青白江城廂鎮大東街113號的城廂中學建校於1927年,汶川大地震後擇址另建,舊址僅保留了於1999年修建的城廂中學宿舍等少量建築,共有2棟教師家屬樓及1棟教師過渡房,涉及居民約44戶,總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由於建設年代久遠,院落逐漸暴露出各種問題:外牆老化脫落、配套設施陳舊、雨污水亂流、環境髒亂差、安全隱患突出……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形象。

2022年,青白江區住建局對城廂中學宿舍實施老舊院落改造,結合居民生活及文化宣傳需求,打造“繡水書聲——繼往開來的文化長廊”及“芳雅桃居——書香文化的生活小院”兩大主題功能區。同時納入城廂天府文化古鎮更新項目統籌推進,在院落周邊打造繡川秀裏、奎閣巷片區,實現老舊院落內部與周邊區域同步改造提升,營造完整居住社區。

據青白江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院落已命名爲“桃李苑”,一者取著名校友流沙河先生爲學校所題“桃舍、李舍”用之,二者寓意桃李芬芳,教澤綿長。

全新的“桃李苑”利用院落閒置空間、違建騰退空間等新增了戶外健身器材、慢行步道等設施,改造門衛室作爲多功能活動房,植入陳展室功能,設置地面停車位30個。小區推行綠色低碳建設,實施雨污分流,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增設宣傳欄及文化展示空間,新增安防智能感知設施及系統5套,進一步完善了便民、智慧化等公共服務。同時堅持黨建引領,成立院落黨員先鋒隊、志願服務隊,建設院落黨羣服務站,同步探索小區智慧治理模式,搭建線上議事、投訴報修等線上服務平臺,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改造之前,院落停車位不足,圍牆不全,沒什麼活動空間。改造後院落寬敞又漂亮,車也不亂停亂放了,新增老年活動室、休憩活動空間,豐富了老年人的各類生活場景,我們住着心情也舒暢。”居民何老師說。

深挖文化底蘊

打造特色文化院落

近日,我們走進全新的城廂中學宿舍——“桃李苑”,感受滿滿的文化氣息。

觀光文化軸從小區進門向內延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長15米、高2.5米,主題爲“文武皆道 繡水書聲”的銅雕文化牆。該文化牆以四個場景再現了城廂中學百年來的紅色文化、歷史記憶、重要事件,另一面牆上則掛着趙君陶、楊介賓、流沙河等知名老師和校友的詩詞。小區角落還設置了特色閱讀空間,豐富院落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千年教育史、百年革命史’爲主題,將城廂中學宿舍打造成爲集歷史傳承、展示、教育功能與生活宜居功能爲一體的特色文化院落。”青白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院落中庭出土了多個清末民初時代的建築基柱墩石,改造中對這些見證了城廂中學近一個世紀風雨的古物進行了精心設計,使他們融入“文武皆道 繡水書聲”主題雕塑等景觀中。

“以前城廂中學的學生每天都要通過一條長100米、寬3米的路,道路兩旁栽着筆直的白楊樹,這條路叫‘青年之路’……你看牆上畫的,就是這個故事。”小區居民王老師正在耐心給孫子講解文化牆上的故事,“這道歷史文化牆不僅扮靚了小區,還傳承了歷史和傳統文化,我每次經過都要停下來看一遍。”

“桃李苑承載了很多居民的美好回憶,有着非常特殊的意義。”該負責人說,繪製文化牆還原歷史文化,就是希望通過這些載體傳承歷史、傳承正能量,讓更多的年輕一代感受傳統文化中艱苦樸素、勤勞勇敢的品質,“我們將通過老舊院落整治,將街道‘顏值’和宜居‘質感’一起提升,深入打造宜居宜業家園。”

2022年,成都市以城市體檢爲導向,實施老舊院落改造601個,惠及居民7.2萬戶。堅持做好“地上”和“地下”統籌,“裏子”和“面子”並重,對燃氣、內澇等影響居民生命安全的重大隱患立查立改,對公共部位維修、病害管網治理、管線序化等應改盡改,對電梯加裝、綠化提升、“一老一小”、無障礙、智慧化等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內容能改則改、積極推進,一系列舉措極大提升了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帶動了城市環境品質加速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