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昝秀麗

據Wind數據統計,1月近80家上市公司發佈或更新重大重組事件公告。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併購重組交易模式更加豐富,“A並A”、吸收合併、協議收購、資產置換等交易模式不斷湧現。專家認爲,隨着併購重組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優質標的通過併購重組實現證券化意願增加,2023年併購重組市場有望更加活躍。

交易模式豐富

從多家上市公司發佈的併購重組公告看,今年以來,併購重組市場活躍。其中,“A並A”交易熱度提升。

考慮到“A並A”交易兼具資產重組和上市公司收購兩項屬性,市場人士認爲,該模式有望成爲常態。“隨着註冊制穩步推進,A股公司殼資源價值逐步降低,二級市場股價越來越反映其內在資產價值和產業價值。一些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中小公司成爲行業龍頭公司併購標的。”聯儲證券總裁助理尹中餘說。

除“A並A”外,今年以來,併購重組交易模式更加豐富,吸收合併、協議收購、資產置換等模式不斷湧現,跨境併購並不鮮見。

“對傳統制造業企業來說,用併購重組方式掌握新業務、新技術,有利於企業自身發展。”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通過併購重組打通上下游,有助於企業分攤風險,甚至實現跨行業發展。

併購重組效率提高

併購重組市場活躍,離不開併購重組註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

目前,“兩板一所”(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重大資產重組已實施註冊制。“併購重組註冊制改革簡化了相關行政審批事項,提升了併購重組的整體效率。”陳靂表示。

註冊制下,併購重組行爲進一步市場化、理性化。正如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孫念瑞所言,隨着併購重組相關法律規範的修訂和配套監管措施的推出,蹭熱點、炒概念、“三高”併購大幅減少。在汲取前幾年盲目擴張、跟風炒作的教訓後,併購行爲日趨理性,圍繞主業轉型升級、服務實體的市場化併購案例明顯增多。

華泰聯合證券研報稱,發行上市常態化使併購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市場化定價機制使新股發行價格加速分化、迴歸合理區間,IPO與併購退出相比估值差異減小,優質標的通過併購重組實現證券化意願增加。

對於如何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併購重組主渠道功能,市場人士建議,監管部門應注重併購資產的合規性審查,同時,優化相關機制,在併購重組選擇上賦予企業更大自主權,進一步提高併購重組市場化程度,持續激發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A並A”案例數量趨升

市場人士預期,隨着併購重組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併購重組市場交易將更加活躍。

從併購重組模式看,“A並A”案例數量有望繼續增多。“具有潛力的中小上市公司是重要併購標的,實現規模經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會出現更多‘A並A’案例。”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

跨境併購重組案例有望持續上升。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胡聰慧表示,人民幣匯率企穩回升,爲A股企業出海併購支付創造了有利條件;2022年全球資本市場經歷了較大的回落,有大批優秀企業估值相對便宜,爲A股上市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收購整合戰略資源提供了機會。

從併購重組參與方看,國有上市公司仍將是併購重組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國聯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曉春認爲,經營效率低且在集團內部存在同業競爭的央企上市公司或存在重組整合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