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8點到9點,創金合信基金2023“不一樣的新年投資策略會”之權益行業專場舉行,創金合信基金行業投資研究部的數位基金經理和研究員,分享新能源、科技(半導體、信創等)、軍工、醫藥、金融地產、消費、傳媒、大宗商品等行業的投資機會。創金合信科技成長基金經理周志敏就半導體行業的投資機會發表看法。互動環節,周志敏回答了財經KOL(關鍵意見領袖)關於信創板塊投資機會的問題。會議由創金合信新材料新能源基金經理謝天卉主持。

謝天卉:半導體一直以來都具有比較強的週期屬性,特別是全球半導體行業的整體景氣度下行還沒有結束,但我國要實現自主可控,所以國內半導體領域去年似乎表現得比較糾結。2023年,半導體行業能夠走出底部嗎?

周志敏:半導體過去幾年的話題性很強,從2019年算起的四年時間,這一波A股市場的半導體板塊教科書式的行情,幾乎將所有的邏輯都演繹了一遍。

總結來說,A股半導體行業過去有三個主要邏輯,第一個邏輯是成長性。半導體作爲上游元器件,其成長性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下游新產業和新需求,如5G、AI、smart ev(智能電動車)、光伏、風電等的快速發展,拉動了上游半導體的需求,實現了量的增長;第二個邏輯是A股獨有的進口替代邏輯,特別在半導體制造環節,晶圓廠、設備、材料等的國產化滲透率還比較低,有一個巨大的成長空間;第三個邏輯是週期性,從全球半導體行業來看,其週期性較爲明顯,如果把成長的因素剝離,這種週期性主要來自於供需錯配。在過去幾年時間裏,因爲疫情和貿易摩擦等因素對供應鏈的擾動,導致了全球範圍內的供需錯配,造成了芯片價格的暴漲暴跌,也帶動相關板塊股價的暴漲暴跌。

站在2023年初這個時間點來看這三條邏輯未來的變化。首先,成長的邏輯依然存在,下游新興產業仍然是長坡厚雪的賽道,半導體也會隨着這些行業的發展一起成長;其次,進口替代邏輯下,儘管在過去幾年晶圓廠、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公司都有了快速的發展,但在國產化率上或還有幾倍以上的成長空間,這條邏輯也依然存在;第三,週期邏輯來看,行業前期經歷了一輪暴漲暴跌之後,半導體產品的價格目前回落到了一個較低的位置,隨着去庫存的結束,行業供需有望再度達到平衡,甚至在未來可能出現逆轉,因而對復甦行情也可以有所期待。

整體看,當前對半導體板塊,不用過於悲觀,可以樂觀地展望新一輪的成長疊加週期的行情。

問:2022年下半年信創板塊異軍突起,信創行業當前處於什麼發展階段?2023的投資機會有哪些?

周志敏:信創的全稱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通俗點說,指IT基礎設施國產化,或IT基礎軟硬件國產化。數字經濟已經成爲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我國數字經濟雖然體量龐大,但總體是下游應用比較強,如互聯網、手機、PC、服務器等。對於上游的核心硬件和軟件,如CPU、GPU、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則存在較大的海外依賴,這其中包含了大量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博弈,相關產業可能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海外“卡脖子”,這就是信創要解決的問題。

前幾年信創產業在部分細分領域做了一些試點工作,這些工作在2022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因此2022年信創相關產業處於青黃不接的時間點。通過前幾年的試點,信創領域對部分產品進行了打磨,政策面對於行業發展政策做了調整,相關政策也在去年陸續出臺,這爲2023年信創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往後看,相較於試點階段,2023年信創行業的發展有兩個變化,第一,所涉及的範圍更廣,拓展到重點行業的信創,當下市場規模相較於試點階段有了數倍的提升。第二,經過對產品的打磨,出現了一批更爲成熟的產品,變得更加好用。也許某一天我們用的PC、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等,其中的核心CPU、GPU、通信芯片或者操作系統都可以實現國產化。

目前來看,信創仍然處於一個發展的早期階段,接下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相關行業有望從邏輯驅動轉向數據驅動和業績驅動,這個階段我們更加關注相關單位的招標、採購和訂單落地情況,再往後,我們關注訂單轉化爲上市公司業績的情況。總體來講,2023年是信創投資值得關注的節點,從邏輯逐步到數據、業績,投資機會持續時間可能會比較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