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基風雲

業績不佳是導致新華基金規模連續兩個季度大幅縮水的主要原因,從去年二季度末的868.31億元縮減至去年四季度末的575.73億元。

成立已有18年的新華基金最近攤上了不少事:先是在近期被法院列爲被執行人,執行金額高達11.77億元;其次是核心人員去年底向媒體表示即將離任,去年一年未發新產品,規模持續縮水。

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新華基金旗下公募規模爲575.73億元,相比去年二季度末規模已經減少近300億元。

對於小型公募基金公司而言,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公募市場闖出一片天,仍有不少難題待解決。

被執行超11億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新華基金在1月29日新增了多個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均爲北京金融法院,執行標的合計金額爲11.77億元,共有4份案號,分別是(2023)京74執31號-34號。

除被新增爲被執行人外,新華基金還存在多項司法風險和25項經營風險。新華基金還曾因獎金髮放等勞動爭議問題與公司多位前員工對簿公堂。此外,新華基金在日常經營工作中還曾被被監管給予行政監管措施,現已按要求進行改正並報告。

某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如果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爲法院被執行人,可能會對其信譽和聲譽產生負面影響,並有可能影響該公司的投研業績。

資料顯示,新華基金成立於2004年12月,持股股東有三家,分別是恆泰證券(持股58.62%),新華信託(持股35.31%),杭州永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07%)。控股股東恆泰證券背後的大股東爲天風證券(持股29.99%),目前的法定代表人翟晨曦曾擔任過天風證券常務副總裁,以及恆泰證券聯席總裁。

但翟晨曦在去年底時對媒體表示,將辭任新華基金董事長、天風證券常務副總裁,恆泰證券聯席總裁等職務,目前還處在離任程序中。公開資料顯示,翟晨曦目前還是新華基金董事長。

翟晨曦於2020年加入新華基金,並定下“三年1000億,五年進入行業前30%”的目標,然而目前還未到三年之期,這位曾經的“債券女王”就要離開,留下公募規模不到600億的新華基金。

陷入規模縮水困局

新華基金的前身是新世紀基金,公司地址位於重慶,是西部地區的首家公募基金公司。但與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對比,多家公司規模在其之上,有不少規模已經超過千億甚至萬億元。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新華基金規模僅爲575.73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規模爲19.26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爲108.15億元,貨幣基金規模達到229.9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華基金去年未發行新基金,僅爲兩隻存續的債券基金增設了新的份額。

業績不佳是導致規模連續兩個季度大幅縮水的主要原因,從去年二季度末的868.31億元縮減至去年四季度末的575.73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去年一整年,新華基金旗下的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業績均爲負數,虧損最多的一隻基金去年收益率爲-41.43%,有24只權益類基金去年虧損超過20%(份額分開計算)。曾獲得過十年持續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明星基金獎的新華泛資源優勢,去年一整年收益爲-25.62%。

按照去年四季度末的公募基金規模排名,公募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共有50家,規模超過600億元的公司有70多家。如果僅按照規模來定性,新華基金目前屬於一家小型公募。當前小型公募要想實現規模大幅增長,面臨着多項困境,比如,基金募集失敗,基金清盤,核心高管離職,基金經理離職等。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公募基金的運作模式與核心競爭力的關係需要時間來理順。從目前金字塔式的市場結構來看,大型龍頭機構的市場和投研優勢明顯,客戶基礎較牢;廣大中小型基金公司則存在比較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問題,尤其是在去年往往採取了價格競爭策略,這不僅讓部分機構的業績加速下滑,也影響了中小機構甚至整個行業的長遠利益與可持續發展。這是近期有機構不幸成爲被執行人的一個直接原因。

陳佳認爲,小型公募要想在激烈的公募市場站穩腳跟並實現突破極爲不易,一是需要尊重人才培養規律,引進來留下來;二是要創造透明高效的治理模式,從源頭夯實基業長期的管理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