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隨着2022年底私募備案新規的發佈,私募業扶優限劣的導向再度明確,一大批風險機構加速被清理。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進入2023年,已有1564傢俬募被註銷。其中,僅1月2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一天就披露註銷了1449傢俬募。相比之下,2022年全年註銷了2217傢俬募,顯然2023年監管力度明顯加大,風險機構和不良機構將持續出清。

有行業人士表示,私募行業的分化和洗牌正在加速,資金和人才將不斷集中於百億級以上的中大型私募,一大批小私募將逐漸被市場淘汰。

私募強監管來襲,開年上千傢俬募被註銷

過去10年,私募行業經歷一輪爆發式增長,引發資金和人才不斷聚集。尤其是近幾年,私募行業發展極爲迅速,管理規模連續跨過了15萬億元和20萬億元大關。

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在募集、備案、基金運作和投資等方面,不少風險逐步顯現。近年來監管機構不斷加大打擊力度,堅持扶優限劣,有序清理風險機構。

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綜述》顯示,2022年對803傢俬募管理人開展自律檢查,註銷私募管理人2217家,其中,主動註銷管理人數量爲上年同期的2.2倍。“出大於進”的結構調整趨勢進一步鞏固。同時,2022年對48家機構、78名基金從業人員作出紀律處分,分層分類處置初見成效。

進入2023年,行業監管的力度加碼。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開年以來,已有1564傢俬募被註銷。其中,僅1月20日,協會一天就披露註銷了1449傢俬募。具體來看,協會註銷、主動註銷的私募基金分別有1495家和68家,還有1家依公告註銷。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共註銷了2217傢俬募,而今年首月的註銷數量已達去年全年的70.5%。中國基金業協會表示,及時註銷涉事機構,可以持續壓私募減殼資源價值直至“歸零”,持續地打擊買“殼”和賣“殼”。

不僅如此,1月2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還一口氣發佈了5張紀律處分決定書,分別爲基岩資本、重慶順勢創行、西藏穀雨、上海榮石、琅琨投資。

因存在向投資者承諾收益、挪用基金財產、不配合協會自律檢查等多項違規行爲,基岩資本、重慶順勢創行、西藏穀雨被取消會員資格,並撤銷其管理人登記;上海榮石和琅琨投資則被取消會員資格,並暫停受理其私募產品備案6個月。

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邱鈺然告訴券商中國記者,近年來私募行業發展迅速,但仍處在魚龍混雜的發展階段。年初一大批私募被註銷說明協會監管正在逐步趨嚴。隨着監管新規的完善,風險機構和不良機構將持續出清。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備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爲2.37萬家,較2021年底下降3.8%。

私募行業加速分化,一大批小私募將被淘汰

隨着私募行業的登記備案門檻不斷提升,行業分化和洗牌在加速。

2022年12月3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通知,就新修訂的《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徵求意見稿)》及多個配套指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從管理人登記、產品備案等相關環節的規定看,門檻進一步提高。

其中,要求私募管理人實繳資本不低於1000萬、證券私募產品初始募集不低於1000萬元,高管應當具有最近5年內連續2年以上投資業績,單隻產品管理規模不低於2000萬元。此外,還明確“最近2年每個季度末管理規模均低於500萬元人民幣”的管理人將會在信息公示平臺進行特別提示。

有行業人士認爲,這意味着,未來無論是備案私募管理人還是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門檻都大幅提升,相關規範的升級體現了“扶優限劣”的監管導向,加速行業出清,一大批小私募將逐漸被市場淘汰,資金和人才將不斷集中於百億級以上的中大型私募。

“未來私募機構的數量會繼續減少。一方面,對於不合規的私募在持續註銷出清,另一方面新的管理辦法將對新備案機構提出更嚴格的規範要求,嚴把行業入口關。對於私募行業的健康發展有着積極影響。”邱鈺然說。

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表示,私募行業的進入門檻會越來越高,生存成本也會越來越高,以後的百億私募數量會越來越多,小私募則會慢慢減少。未來會誕生越來越多的千億私募來引領私募行業發展,市場的關注焦點也會從百億私募轉向千億私募。

站在私募機構自身角度來看,李春瑜認爲,私募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才能不被市場淘汰。首先,合規意識需要提升,因爲合規是私募做大做強的根本。其次,精細化運營,最大化發揮公司優勢。最後,堅信研究創造價值,資本市場是千變萬化的,私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實力,擴展自己的能力圈,才能創造持續穩健的長期收益,良好的持有體驗才能獲得良好的客戶口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