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時報

作爲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在2022年四季度有所下降。日前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再次強調,2023年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談及2023年的外貿形勢,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2月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進入2023年,全球經貿形勢變得極其嚴峻,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從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已經轉變爲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

“要穩定出口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李興乾說,在歲末年初的時候,新修訂的《對外貿易法》已經取消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實質是賦予所有的市場主體外貿經營權,這是外貿經營管理領域的重大改革舉措。

圍繞2023年穩外貿工作如何發力,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

出口份額有望保持韌性

近期,多個國際組織更新了對2023年全球經濟表現的展望,也包括對全球貿易增速的預測。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3年世界貿易增速將降至2.4%,這一數值顯著低於2022年。

貿易增速下降主要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聯合國、世界銀行1月公佈的報告繼續下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IMF雖然較之前上調了預測,但也低於2022年的表現。同時,一些拖累因素仍將在2023年持續。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3年高通脹在部分主要經濟體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這將影響央行的加息步伐。同時,烏克蘭危機的持續使得能源或糧食價格走勢具有不確定性,新冠病毒對經濟的擾動也不確定。

目前來看,市場機構對於2023年我國出口表現預期尚不樂觀。根據Wind統計,13家市場機構對2023年出口增速平均預期值爲下降3.5%。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記者表示,疊加考慮2022年的基數效應,2023年我國出口能夠實現增長就是不錯的表現。

不過,《經濟藍皮書:2023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中對於出口總額增速的預測值爲2.5%,並認爲出口份額有望保持韌性。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也對記者表示,從全球市場份額看,預計雖然難以突破2021年高點,但相對2022年有望小幅回升。

新能源汽車

穩定出口可期

市場轉換和產業鏈優勢是支撐我國出口保持韌性的重要力量。據統計,從貿易伙伴和貿易品的角度,出口內部分化都較爲明顯。

對於2023年,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認爲,歐盟仍將對我國需求保持較強韌性,《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制度紅利將進一步密切我國與其他成員國的經貿往來。

從產品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強勢增長。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位專家都談到對於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穩定出口表現的期待。高瑞東表示,2023年,在全球能源危機陰雲密佈、國有品牌技術不斷完善的推動下,預計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等產品依然是對外出口的結構性亮點。邵宇也認爲,2023年新能源汽車出口能夠保持比較好的態勢,但考慮基數因素,能否保持較高增速,則將與中國製造的性價比競爭優勢密切相關。國泰君安證券預計,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140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憑藉消費崛起的驅動力有望繼續佔據全球超五成份額,銷量將突破850萬輛。

邵宇還認爲,受經濟增速下滑影響,必需品出口會表現更好。進口方面,考慮到中國是製造型經濟體,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間品,因此大宗商品會構成進口的主體。

增強穩外貿政策針對性

當前穩外貿政策適時加力是必然選擇。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均呈現出穩定外貿、吸引外資的決心。如廣東提出要強化“一把手”帶頭招商,拿出改革開放之初的拼勁、闖勁,積極開展駐點招商、靶向招商、鏈主招商、以商引商;浙江提出要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採購等新業態;重慶表示要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完善開放平臺功能。

在專家看來,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還需要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高凌雲表示,應指導地方結合本地實際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紡織品、服裝、傢俱、鞋靴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做到減稅、降費與退稅並舉,加大現有助企紓困和跨週期調節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貿易調整援助,儘快改善貿易條件。對於目前作用逐漸顯現的政策和經貿安排要保持方向。此外,還要持續推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積極支持企業參加各類展會,進一步開拓多元化市場。

“從控制成本、提升貿易便利化程度的角度,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增速較快,佔比也在穩步上升,發展前景非常好。”張建平說,政策協調推進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有利於外貿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爲,2022年加工貿易增速,也是明顯低於一般貿易。穩住臺港澳企業是2023年穩外貿的難點與重點。此外,要爲民營企業創造更好的環境。

高瑞東認爲,疫情以來,我國在全球貿易的份額隨着海外生產恢復的節奏而波動。當前歐美通脹高企,供應鏈恢復頻頻受阻,但國內疫情防控順利轉段,供應鏈韌性優勢將再次彰顯,給國內廠商開拓海外市場提供良好時機。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首先要緊抓時間窗口。同時考慮到今年出口對經濟難以帶來正貢獻,必須儘快穩定內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