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學家利用智利暗能量調查和南極望遠鏡獲取的數據,發佈了一項對宇宙中物質的新調查地圖。

圖片來源:安德列斯·帕帕佐普洛斯攝

科技日報北京2月2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包括美國芝加哥大學和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科學家在內的研究團隊,發佈了迄今爲止對物質如何在宇宙中分佈進行的最精確測量結果。這項分析綜合了暗能量調查和南極望遠鏡這兩個主要的宇宙望遠鏡的調查數據,並以3篇論文的形式發表在1月31日的《物理評論D》上。

當宇宙誕生時,物質被向外拋出,逐漸形成了人們今天所知道的行星、恆星和星系。現在,通過仔細繪製物質地圖,科學家們可藉此理解塑造宇宙進化的力量。

大約130億年前,大爆炸在極熱、極強的瞬間創造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質,之後,這些物質一直在向外擴散、冷卻和聚集。科學家們對追蹤這一軌跡非常感興趣,通過觀察所有物質的最終去向,他們可以試圖重現發生了什麼,以及哪些力量在起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結合了兩項截然不同的望遠鏡調查數據:一項是暗能量調查,它在智利的一個山頂上對天空進行了6年多的觀測;另一項是南極望遠鏡,它尋找的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發生的微妙變化。

將兩種不同的天空觀測方法結合起來,可減少因其中一種測量形式的錯誤而導致結果誤差的可能性。其作用就像交叉覈對,比單獨使用其中一個更可靠。

這兩個項目的分析都着眼於引力透鏡現象。當光在宇宙中傳播時,它會在經過具有很大引力的物體(如星系)時略微彎曲。這種方法既可捕捉規則物質,也可捕捉暗物質。

通過嚴格分析這兩組數據,科學家們推斷出所有物質最終在宇宙中的位置。分析表明,物質並不像人們基於目前最佳宇宙模型所預期的那樣呈現“塊狀”,即聚集在某些區域,而是不均勻分佈的。這進一步證明,現有的標準宇宙模型或缺少了某些東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