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共享單車是很多成都市民的出行方式

  共享單車漲價了嗎?近日,多位成都市民發現,美團單車的起步時長進行了調整,之前起步價1.5元包含時長爲30分鐘,如今調整爲15分鐘。在社交媒體上,也有山東、江蘇等地用戶反映其所在地的美團單車進行了調價。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價“是純市場行爲”,並非全國性的,只在部分城市施行,其中包括成都。

  與共享充電寶調價一樣,共享單車的騎行價格近年來一路上揚,從剛進入市場時的0.5元每30分鐘,到目前多個品牌漲至3元每小時、4.5元每小時,最高的甚至達到6.5元每小時。

  專家表示,調價的背後,是單車原材料以及運維成本的增加,也是“燒錢”之後,企業想要持續健康發展盈利的必然要求。在成本增加,難以實現盈虧平衡的情況下,建議企業可朝提高服務、精細化運營、尋找合作伙伴分攤壓力等方向破局。

  美團單車

  起步價“漲了”?

  回應:套餐持卡用戶不受影響

  1月31日,市民李先生準備騎共享單車回家。掃碼準備開鎖時,頁面上彈出一條“價格調整通知”:當前城市單車服務價格爲:起步價1.5元(含15分鐘),時長費1元/15分鐘。

  李先生介紹,在他的印象中,常用的美團、青桔、哈囉三個品牌的共享單車在成都的起步價均爲30分鐘1.5元,現在美團單車“直接漲了一倍”。

  記者瞭解到,美團單車新的計費標準於1月23日起實施。與過去相比,騎行15分鐘內,價格不變;騎行半小時需花費2.5元,一小時4.5元。

  此次美團單車的價格調整對成都用戶影響有多大?

  美團單車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成都用戶單次騎行平均時長爲11分40秒,同時,成都市場70%-80%的美團單車用戶爲騎行卡套餐用戶。中規院發佈的《2021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電單車騎行報告》也顯示,用戶日均騎行共享單車時長15分鐘以內的佔80%以上。

  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整“可能對超過15分鐘的單次騎行用戶會有一定影響,但套餐持卡用戶是不受影響的”。

  此次價格調整的原因是什麼呢?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單車原材料以及運維成本的增加,同時也爲了保障和提升用戶的騎行體驗,因此進行調價,“是一個純市場行爲”。

  該負責人還表示,調價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報備。同時,此次調價並非全國性的,而是在部分城市施行,其中包括成都。

  記者查詢發現,除美團單車外,青桔單車和哈囉單車的起步價目前仍然是30分鐘1.5元。哈囉單車方面表示,在成都暫無漲價計劃;而截至記者發稿時,青桔還未對此回應。

  共享單車

  漲價並非首次

  不同城市,各品牌定價或調整都有差異

  記者梳理發現,共享單車價格上漲近年來已成趨勢。

  2021年,哈囉單車在上海的收費規則就調整爲前15分鐘1.5元,之後每15分鐘1元,相當於1小時4.5元。同樣在上海,2022年青桔單車的收費標準也調整爲前15分鐘1.5元,此後每10分鐘收費1元,相當於騎行1小時的收費爲6.5元。

  價格調整也往往因城市而異。去年1月,哈囉單車在瀋陽、長沙、佛山、綿陽、珠海等多個城市曾將單次騎行的起步價提升至半小時2元,而此時,成都的哈囉單車仍爲半小時1.5元。

  可以看出,各單車品牌的定價在不同城市會有差異。業內人士表示,針對不同城市的定價,或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企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的不同相關。

  不僅單次騎行價格在上漲,各品牌的騎行套餐價格也在上漲。據媒體報道,去年1月,哈囉單車將騎行套餐7天卡漲至15元,30天卡漲至35元。去年8月,美團單車將7天卡無折扣價由10元調整爲15元,30天卡無折扣價由25元調整爲35元,與哈囉單車無折扣卡價格持平。

  時間回到2016年,當時摩拜、ofo剛進入市場,每半小時的騎行價格僅爲0.5元。隨着後續其他品牌的進入,2019年起,摩拜、哈囉、青桔進入騎行半小時至少1.5元時代,之後4.5元每小時,6.5元每小時,價格一路上漲。

  運維成本提升

  “一直在虧損”

  專家:漲價可以理解,但服務也要跟上

  對於調價,共享單車品牌方在公告中曾表示,漲價系因硬件和運維成本增加。

  據媒體報道,目前市場上投放的共享單車成本在200元~3000元/輛,如採用實心輪胎、鏈式傳動裝置的單車,僅造車成本就高達2000元。而在投放後,還需要對單車進行保管、維護、調度(部分用戶亂停亂放),每年還有折舊成本。

  相比多樣的成本,單車的盈利途徑顯得有些單一,僅靠騎行、押金和廣告收取費用。而隨着各企業“免押金”模式的推進、部分城市不允許“上廣告”,疊加自行車原材料價格上漲,運維成本提升,導致多家企業始終處於虧損狀態,很難實現盈虧平衡。

  另外,變相轉讓或競拍共享單車運營權,違規增設市場準入條件,限制共享單車企業准入經營的情況也存在。去年,國家發改委發佈的23起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典型案例中,就有15起案例涉及地方政府或有關部門通過高價競拍、簽署排他性協議等方式限制共享單車、電單車市場競爭。

  目前,國內共享單車市場基本確立哈囉、美團、青桔“三足鼎立”的格局,但有品牌方告訴記者,“一直在虧,還未盈利”。

  據央視財經報道,從2018年到2020年,哈囉累計虧損48.41億元;美團全資收購的摩拜單車累計虧損近50億元;滴滴財報顯示,青桔共享單車2021年仍處於虧損狀態。

  業內專家表示,當經營出現困局時,企業短期只能選擇漲價來維持運營,變相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專家認爲,漲價不是解決虧損的有效手段,企業更加應該思考如何提高服務,進行精細化運營。

  從以往的30分鐘1.5元調整至15分鐘1.5元,爲何顯得漲幅這麼高?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認爲,這是平臺爲了鼓勵用戶不單次使用,而是像充值視頻網站會員一樣,以長期訂閱的方式來使用它的產品與服務,成爲長期用戶,“把用戶價值最大化”。

  他認爲,雖然共享單車發展中存在問題,但在促進社會出行高效運轉方面“肯定利大於弊”,因此從頂層設計政府支持層面,交通運輸部門要會同各部門更好地統籌支持鼓勵共享單車的發展。

  丁道師還表示,漲價可以理解,但在漲價的同時能否讓產品和服務跟上?“不能像幾年前漲了之後,二維碼掃不上,車鏈子、車把壞掉。”這也在告誡運營商,漲價的同時要提升產品服務運營能力,讓單車的投放更科學、更合理,對車輛的維護更及時。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實習生 陳柯宇 攝影報道

加載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