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120应急反应时间缩短至9.05分钟

——南宁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指挥调度中心高效运行提升急救服务水平。

医生运用急救医疗调度云平台分站系统查看呼救历史和救护车位置。

宾阳县人民医院接收由大桥镇转诊的患者。

急救网点有141个、应急反应时间由20.1分钟降至9.05分钟、院前急救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9.1%以上……2022年以来,南宁市实现全域范围内120急救电话由南宁急救医疗中心统一受理和指挥调度,成为广西首个、全国少数实现设区市全域120急救服务一体化的城市,并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急救体系,医院急救出诊时间大幅缩短,通过院前自救与互救指导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院前急救人人享有的目标逐步实现,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就近接诊转诊 急救时间大幅缩短

“老人这几天有摔倒过吗?出门前吃过饭了吗?”在宾阳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抢救室,急救人员接诊一名由乡镇中心卫生院派出的救护车转诊而来的病人。这名84岁患者陈某家住宾阳县大桥镇长范村,长年患基础病且突发病情。短短几分钟内,急救人员一边与患者家属沟通病人情况,一边对患者实施量血压、测血糖、挂点滴等紧急处置措施。

在120急救电话没有接入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前,大桥镇居民拨打120只能呼叫宾阳县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再派车到乡镇接诊。“过去我们派救护车到大桥镇,一来一回至少要1个小时。”宾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卢凤燚告诉记者,现在120直接接通指挥调度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就近指派乡镇卫生院出车接诊。乡镇卫生院到现场评估病人情况后可很快判断是否要转诊,如需要送到县人民医院,也只要30分钟左右,大大缩短了出诊时间。

“以前,我们接诊方式也较为粗放,只能通过接通固定电话,用记录本手写呼救信息。”宾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钟华强表示,现在由指挥调度中心接听和记录患者信息,并同步通知医护人员出诊,使抢救行动效率更高。在紧急情况下,指挥调度中心可让乡镇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同时派车,中途会车交接患者,实现无缝对接,赢取抢救时间。

目前,南宁市各县(市、区)医院急诊科和急救网点的救护车上均已安装急救智能信息化系统。指挥调度中心启用120急救呼救电话定位功能,该功能和云调度急救指挥平台无缝衔接,有效缩短调度员问询调派时间,实现从报警、受理、派车、救治、转送、交接等全流程智能急救,有力提升急救服务效能。

指导自救互救 院前急救“零等待”

“那一天,父亲在家中感到胸闷不适,我们及时拨打了120电话。调度员在询问我父亲的情况后给予我们急救指导,不让老人吃喝东西,并以最舒服的姿势休息,等待急救医生到达。”市民罗先生说。

目前,120调度员接听电话后即可为现场呼救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自救与互救指导。

120调度员李娜曾接听一通来自上林县木山乡的呼救电话,当时一名约40岁的男性在村里晕倒,出现无意识、无呼吸等危重症状。“在派出救护车的同时,我给予通话者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指导,并一直保持通话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另一头调度组组长及时向出诊医生反馈现场情况,并实时跟进救护车的状态和所在位置信息。”李娜说。

院前急救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早一步进行医疗干预,就多一分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的可能性。宾阳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林宁表示:“院前急救中常见卒中及胸痛患者,抢救时间对其而言尤为重要,尽早识别并采取医疗措施,就能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救治。”对于气道异物梗阻、心搏骤停等危重症患者,医疗处置时间更为紧急,在救护车到达前指导自救互救将为后续抢救争取重要时间。规范正确的自救互救措施能极大延长患者抢救时间,有助于出诊医生现场成功抢救病人。

人人共得共享 护航群众生命安全

在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指挥调度中心,院前急救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信息在大屏幕中实时滚动,中心内电话呼叫声此起彼伏,调度员紧盯电脑,一边飞速记录来电信息,一边与呼叫者沟通。

2022年12月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话务量激增。“最高峰期,呼救电话量是日常电话的两倍多,派车量是日常的三倍多。我们采取紧急扩容措施,及时满足群众的院前急救电话需求。”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副主任罗春婷介绍,指挥调度中心在现有35名调度员不变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调度员排班,由原来的每班8个小时调整为每班12个小时,并对储备的20名调度员志愿者进行培训,做好应急准备。

同时,在指挥调度中心云调度急救指挥平台上新增疫情板块,用科学高效的智能化转运平台有效支撑中心转运高效、安全、有序。通过呼救电话定位功能高效快捷准确地获取患者报警位置,结合“就近、就急、就能力”院前急救转送原则实现急救车辆智能化调度。

当前,南宁市指挥调度系统紧急扩容升级基本实现,持续提升全市应急救治体系、急救服务能力和院前急救水平,确保紧急情况下120电话打得通、接得起、派得出,实现了院前急救服务人人共得共享,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报记者吴潇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