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長期出差的職場人,最能體會報銷之苦。

反覆覈對差旅預算,來回修改報銷費用單,報銷週期長、到賬慢,經常得墊錢,超了規定時限,墊付的費用甚至拿不回來。

其實,財務壓力大,老闆也心煩。

“大量企業停留在舊模式裏,堆積成本、浪費人工。傳統報銷的事後管理過程,效率遠沒有被優化。”合思創始人兼CEO馬春荃認爲,“無需報銷”應成爲企業標配。

過去10年,報銷從OA系統的子模塊躍升,大量淘金者湧入費控SaaS賽道,2014年成立的合思是其中一家。

8年前,報銷是個極小的切口,用馬春荃的話說,是當時SaaS創業鄙視鏈的最低端,但機會往往就藏在邊緣處。

8年時間,合思做到費控報銷信息化領域市佔率第一,2022年市場份額約39%,付費企業客戶超6000家,背後有軟銀、紅杉中國等知名投資機構站臺,累計融資金額超15億元。

柔韌“軟管”

2012年,國家開始推行電子發票,到2021年,電子發票開具數量近500億張。與之對應,每年因公消費金額約10萬億,其中差旅3萬億、餐飲2萬億。

500億張電子發票,即使只有1/10需要打印報銷,也是50億張紙的鉅額浪費。財稅無紙化、報銷數字化,是大勢所趨。

2014年,軟件巨頭SAP斥資83億美元,收購在線差旅報銷鼻祖Concur,令這個冷門賽道收穫不小關注。

同年年底,馬春荃決定離開用友,出來創業。北大畢業2年後,他加入這家老牌軟件廠商,經歷客戶服務事業部總經理等多個崗位,幹了10年。

選做報銷SaaS,馬春荃認爲這是財務流程裏關鍵一環,連通企業消費與內部財務管理,邏輯規則和流程穩定,適合做標準化的軟件產品。

他制定了三步走戰略,做Saas費控,而後切入交易,再做交易後的金融賬戶體系。

沿着這條脈絡,公司從0到1走得很穩當。

拜訪四家投資人便拿到第一筆投資,公司初期以免費打市場,產品做了1年多開始商業化,啓動收費後,第一個付費客戶是家員工1600多人的創業企業。

“那時這家公司才升級財務系統,希望優化報銷環節,合思費控介入後,對方的人工耗時降低了75%,原本負責報銷的8個崗位,砍掉了4個。”馬春荃回憶,第一筆買賣,收了4萬多塊錢。

馬春荃給公司取名“合思”,由“HOSE”(軟管)音譯而來。言下之意,軟管夠柔韌、可插拔,希望將自上而下的僵化企業管理,變革爲柔性靈活、自下向上的敏捷模式。

報銷需要無縫對接內部系統,牽扯的企業消費場景多、供應商多,要想隨時隨地、流程絲滑,不是易事。

合思在報銷業務之上,推出聚合消費平臺合思商城,消費+費控兩條腿走路。合思商城聚合了多元供應商,提供同屏比價、集成收銀、統一票臺等功能,線上交易額數十億元。

“將消費一體化和報銷一體化完全耦合後,從事後控制轉向事前、事中,企業的規則之手直接伸到員工的消費過程中,整個管控和體驗是潤物細無聲的。”馬春荃向《21CBR》表示。

雙輪驅動

提升SaaS與商城業務的協同,合思稱之爲“雙輪驅動”。

假設某大型公司建設費控報銷系統的成本10萬元,通過商城,合思給到客戶15萬元代金券補貼,以滿減規則拉動費控產品轉向商城交易,相當於將5萬的交易分傭讓利給客戶。

如此一來,商城能快速完成客戶積累和流量轉化,站在客戶角度,尤其中小企業,建系統和做採購管理的成本更低。

合思每月處理企業支出、報銷管理費用在900億-1000億左右。馬春荃透露,由於交易部分的收入補貼給SaaS業務,目前公司營收中,報銷SaaS的收入佔九成。

合思做過測算,一家約2000人的公司,採用傳統報銷模式,平均每月處理報銷單據1.3萬張、發票量2.3萬張、工作耗時4072小時。但從人力成本角度,就需要耗費428萬元左右。

“用無需報銷模式,人工成本精簡400多萬,直接減少95%。”馬春荃表示。

類比無人駕駛,合思提出“無需報銷分級標準”,將企業費控能力按報銷自動化程度劃分爲L1-L5,對應從純手工報銷至高級無需報銷的五個階段。

馬春荃表示,多數企業停留在L2、L3級別。在L3初級無需報銷階段,會大量用到TMC(差旅管理公司)的服務,這類模式在中國發展了二三十年,企業滲透率仍不足10%。

L3跨越到L4,能觸達的企業呈指數級降低,在合思,這個比例不到1%。

到2025年,全國將基本實現發票電子化全覆蓋,費控SaaS滲透率還在個位數,換代升級的市場空間巨大。

客戶開拓方面,合思瞄準兩類目標客羣。

其一,以央企大客戶爲核心,聚焦菸草、廣電等國央企分佈集中的行業。

這類客戶合規要求高、數字化轉型需求明確,具有標杆示範效應,考驗廠商的PaaS能力建設和貼身服務水平。2021年,合思成立大客戶事業部,推進市場開拓。

其二,以SaaS爲核心,面向中型、中大型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

“在客戶量級劃分上,每一家企業是不同的。如果按照二八原則,未來可能實現20%的大客戶貢獻80%的收入。目前,合思是30%的大客戶貢獻70%的收入。”馬春荃說。

等待蓄力

過去幾年,合思業績保持翻倍增長。2022年疫情反覆,外部環境鉅變,企業服務廠商面臨挑戰,合思也不例外。

尤其去年上半年,上海管控升級,華東市場作爲公司重點地區,成交客戶佔總量的四分之一,相關業務溝通和流程處理延遲。

“調整動作是被動的,很多意外沒辦法預判。”馬春荃坦言,創業的迷茫和至暗時刻,他體會過多次。

2017年底,合思啓動新一輪融資時,營收600多萬元,投資人很懷疑,“2000萬,明年你們能做到嗎?”

馬春荃給了肯定的回答,但對方未採信,投資最終沒有達成。當時現金流極其緊張,春節臨近要發工資,靠抵押借錢,合思艱難邁過坎。

最終,2018年合思做到3200萬營收,翻了5倍,超過預期。

劇烈的外部變化,是停下來向內看的好時機。馬春荃表示,這兩年,公司在強化組織能力、搭建人才梯隊方面下功夫,重點提升人效,等待差旅等需求復甦後,運轉效率更高。

監管層面,“金稅四期”2023年即將上線,以發票電子化改革爲突破口,中國的稅制法規持續走向數字化,層層推進企業經營信息越來越透明,必須做好合理的稅務規劃。

往企業內部看,公司規模和業務體量在膨脹,財務部門的規模卻不會同比變大,業務一線到管理層的數據鏈拉長,呼喚建立數字化的業財融合系統。

“財務部門過去做向上彙報,有滯後性,需要轉型做向下服務。”馬春荃強調,財務是財務數據的製造者,但數據真正的需求方來自業務。

就整個費控報銷市場,馬春荃判斷,700億左右的市場空間,合思能爭取1/3以上份額。

“提升無需報銷的全流程自動化體驗,需要時間,不會一蹴而就。”馬春荃說,“就像同樣是應用程序,今天的手機APP和10年前諾基亞時代的APP,天壤之別。隨着供應鏈豐富度、產品性價比等不斷優化,這個賽道的規模效應會逐漸顯現。”

接下來,繼續擴充財務數字化領域的產品和服務,提升企業消費平臺的SKU規模,是合思的關鍵事項。

(作者:何己派 編輯:江昱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