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羊城晚報

春節,市民在華南國家植物園露營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薛仁政 陳亮

“近年來,這裏的樹木更高大、種類更多了,整個廣州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了。”廣州市民陳伯這樣說道。春節假期,不少市民來到華南國家植物園、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等賞花遊園,越來越多的人推開窗戶就可以享受“生態福利”。

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是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隨着廣東省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廣東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廣東天更藍、水更綠、山更美,讓綠色低碳成爲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色。

華南國家植物園:

讓孩子們通過實踐體驗自然之美

“小探險家們!我們去採蘑菇啦!”又到了華南植物園“中科1號紅松茸”成熟的季節,近日,孩子們在這裏感受自然的魅力,認知自然。

“紅松茸採摘課程不僅讓孩子們能觀察它的生長發育,還可親手採摘、感受勞動的喜悅,激發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讓孩子瞭解到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的來之不易。”華南植物園課程主任柯蕭霞介紹,像這樣的生態環境宣教活動,華南植物園僅2022年就開展了200場以上,“曾有一位學員,小學時便開始參加,從最初調皮搗蛋到漸漸被自然之美吸引,最後成爲生態環境相關專業的大學生”。

2022年,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首次開展全省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單位創建工作。首批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單位名單中,華南國家植物園、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等16家單位率先“上榜”。

“在創建過程中,省生態環境廳一方面鞏固、充實、提升、用好現有220個環境教育基地,另一方面高標準、高水平建設新的示範基地,把工作突出、成績顯著單位建設成爲示範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在2023年持續開展全省環境教育基地示範單位創建工作。

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

近6年開展約3000場次環境教育課程

“海珠溼地曾經是一片環境受到污染、生物種類單一的果園,自從保護建設爲國家溼地公園後,經過十年的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大家都說,這裏成了‘廣州綠心’,也成了市民的‘後花園’。”市民李阿姨介紹。

海珠溼地自然學校副校長馮寶瑩介紹,海珠溼地近6年已開展環境教育課程約3000場次,深受市民羣衆的好評。

近十年來,溼地空氣質量明顯改善,PM2.5濃度比周邊平均水平低約20%;生物多樣性逐年提升,鳥類從2012年的72種上升到如今的187種,近兩年連續發現兩個全球昆蟲新物種,均以“海珠”命名;另有9箇中國新記錄種,都是首次在中國發現並記錄。

馮寶瑩介紹,未來溼地公園將繼續做好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

據介紹,海珠溼地還將聯合科研院所共同建設廣州海珠溼地國家長期科研基地,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羣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等。

廣東污染防治攻堅行動:

環境與質量實現“雙創新”

突出綠美廣東引領,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離不開生態環境部門的持續發力。“過去的一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比較顯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爲深入推進綠美廣東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負責人介紹,2022年,廣東全面實施新一輪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據統計,2022年廣東PM2.5平均濃度再創新低,綜合指數同比改善5.0%;地表水優良率達92.6%,再創新高。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實現了“雙創新”。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廣東空氣質量繼續保持總體優良。據悉,廣東省AQI(空氣質量指數)達標率爲91.3%;綜合指數有19個城市改善,全省比上一年改善5.0%。各區縣空氣質量也有普遍改善。

“廣東國考斷面水質優良,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工作任務和‘十四五’目標任務,爲近年國家實施考覈以來最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方面,廣東地表水連續兩年實現90%以上達優,兩個劣Ⅴ類國考斷面潮州市楓江深坑斷面、揭陽市練江青洋山橋斷面全部消劣。2023年,廣東將在此基礎上繼續推動重點國考斷面攻堅,推動國考斷面高水平穩定達標,讓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