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電商披露的2022年業績預告令人意外。

這家公司歸母淨利潤預計將由去年三季度的盈利轉爲虧損2.4億元-3.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0.31%-164.98%。

南極電商由盈轉虧是由於四季度計提了子公司北京時間互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間互聯”)的商譽減值4.5億元至5.0億元。

市場對於時間互聯突然商譽減值看法並不一致。一方認爲計提減值之後風險得到釋放,南極電商就此可以“輕裝上陣”;另一方則認爲時間互聯減值意味着南極電商培養業績“新增長點”的計劃失敗了,南極電商長期成長堪憂。

上述觀點的碰撞最終也反映在了股價上,南極電商發佈業績預告次日股價收跌3.51%,但隨後股價持續微升。

其實,決定時間互聯商譽減值是“利好”還是“利空”的關鍵點,是時間互聯未來盈利能力能否恢復。回溯時間互聯近些年的經營歷程也許可以看出端倪。

南極電商在2017年通過現金和發行股票的方式以9.56億元對價收購了時間互聯,並形成商譽 7.8 億元。時間互聯的主營業務是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即爲廣告主提供營銷策略制定、媒體資源整合、數據追蹤分析、短視頻定製、投放優化等一站式服務。當時南極電商以8.29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支付交易對價5.74億元。時間互聯當時的股東劉睿、葛楠、虞晗青、陳軍、張明和靜衡投資,也順勢持有了南極電商的股份。

當時,南極電商還和時間互聯簽署了《業績補償協議》,時間互聯承諾2016年度到2019年度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800萬元、9000萬元、1.17億元和1.32億元。時間互聯除了2019年,其餘年份都完成了業績承諾。2019年,時間互聯淨利潤1.16億元,低於業績承諾1600萬元並已做出現金補償。期間,2018年是時間互聯的高光時刻,淨利潤增速達到16%。但從2019年開始,時間互聯的利潤就突然轉入下滑趨勢,到了2021年僅略超1億元,還不及剛收購時的表現。

2022年,南極電商預計時間互聯盈利水平將從2021年度盈利1億元降至4000萬元-5000萬元。對此,南極電商解釋稱目前互聯網廣告市場需求疲軟、市場競爭加劇,因此,該項資產有減值跡象。

除了“需求疲軟、市場競爭加劇”這些老生常談的因素,時間互聯“暴雷”背後是否還有更深層次原因?未來時間互聯的盈利能力能否恢復呢?

時間互聯淨利潤早在2019年就走上了下坡路,但收入規模卻一路攀升。收購以來,時間互聯的業務順應行業趨勢做出不少調整。2017年左右,時間互聯的客戶主要包括五八信息、唯品會、美圖之家等,投放平臺包括騰訊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OPPO商店、今日頭條、獵豹移動平臺等移動媒體,當時時間互聯已成爲部分主流媒體投放平臺的核心代理商。近些年,短視頻平臺迅速發展,用戶量和流量快速集聚,誕生出多種形態的傳播方式,越來越受到廣告主關注。時間互聯也及時調整投放策略,與新崛起的抖音、小紅書、快手等多個主流新媒體傳播平臺展開合作,並且開始自主孵化和簽約網紅聯袂打造 KOL 矩陣的嘗試。

但收穫的效果並不理想。

一方面,時間互聯在手機媒體端具有優勢,但也制約了其發展。時間互聯是OPPO、VIVO、小米、華爲等頭部手機廠商多年的商業化合作夥伴,爲OPPO社交辦公行業的核心代理、VIVO閱讀電臺行業的核心代理商、小米效果廣告電商行業的獨家代理商、應用寶全行業核心代理商。但隨着OPPO、VIVO手機市佔率下降,時間互聯的流量端也受到顯著影響。

另一方面,時間互聯在激烈的競爭中落了下風。2018年以後,時間互聯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狀態。財務數據顯示,時間互聯毛利率在2017年以前高達13%,2018年和2019年回落至8%左右,到了2020年以後就下降至5%-6%左右。

雖然近三年毛利率下滑是互聯網廣告代理行業的整體趨勢,但是時間互聯的毛利率水平大幅低於行業平均。2021年,上市互聯網廣告代理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爲13.57%,而時間互聯只有6.04%。

從這個角度看,深度綁定OPPO、VIVO的時間互聯“翻身”並不容易。而且,互聯網廣告代理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能給已經落了下風的時間互聯多少時間呢?

時間互聯前身是成立於2007年的北京前線世紀傳媒廣告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前線”),股東爲張明(持股60%)和董薇(持股40%)。2015年6月,時間互聯第一次易主,張明和董薇將所持股份全部轉讓給劉睿,隨後葛楠、虞晗青、陳軍、張明、靜衡投資又以增資方式入股。

這次易主原因是張明、董薇因個人精力所限,決議退出前線傳媒經營管理。而劉睿則是看重前線傳媒在歷史上對品牌廣告客戶資源的積累,擬依託前線傳媒深度挖掘品牌廣告客戶在移動互聯網進行廣告投放的需求,因此願意以50萬元受讓前線傳媒的股權。

這裏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劉睿團隊並非是時間互聯的創始團隊。二是時間互聯在劉睿接手前,2014年度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只有54.98萬元和-33.84萬元。劉睿團隊入主後,時間互聯(即北京前線)2015年末的淨利潤就突破1100萬元。2016年的前四個月淨利潤更是達到1267萬元。利潤的大幅躍進也引來了南極電商的關注。

2016年時,南極電商就與時間互聯接觸,到了2017年南極電商花9.56億元“拿下”時間互聯100%股權。這次“易主”,讓劉睿團隊在短短兩年時間裏賺的盆滿鉢滿,投資收益約9.5億元。

此後,時間互聯短暫“爆發”過後就熄了火,在年均1億元的利潤水平上停留了幾年,直到2022年暴雷。

當時因爲南極電商是以發行股票的方式支付了部分交易對價。因此,劉睿團隊成員都持有了南極電商的股份。從2019年起,劉睿一路減持南極電商的股票。共計減持2084萬股,套現約2.58億元。而劉睿團隊的另一個重要股東葛楠,在2022年三季報時,以持有2074萬股成爲新進入南極電商的第六大股東。

這筆從收購到減值歷時六年的交易,讓劉睿團隊賺的盆滿鉢滿,而買單的則是南極電商的投資者們。雖然目前來看市場對南極電商股價方面的反應並不強烈,但是失去了業績增長引擎的南極電商還能否迎來第二春,有點懸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