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大事!分类监管征求意见,事关90多家人身险公司,影响多大?

人身险公司分类监管制度正快速推进。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就《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向行业征求意见,各人身保险公司可以于2月8日前反馈意见。

根据《分类监管办法》意见稿,人身保险公司拟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共5个类别。监管机构根据人身保险公司的分类结果,调整其经营业务范围、经营区域和投资业务。

这一制度事关90多家人身险公司。简单理解即,Ⅰ类至Ⅴ类不同类别公司会面临差异化监管,Ⅰ类公司将在创新业务上获得支持,Ⅱ-Ⅴ类公司的业务会不同程度受限。

132家非上市险企2022年业绩大扫描:过半人身险公司未能盈利 财产险公司翻盘

保费下滑、新单承压、投资失利……2022年保险业寒意十足;但银保渠道的崛起、车险综改压力减弱,也在层层寒意中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2022年保险公司盈利情况如何?哪些公司逆势崛起?随着非上市保险公司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行业发展格局逐渐明晰。

人身险公司方面,截至2月2日,共有60家人身险公司发布了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北京商报梳理发现,这60家险企2022年合计盈利仅23.26亿元。其中,共有28家保险公司实现盈利,其余32家均为亏损,亏损公司数量已然过半。

北京商报进一步梳理发现,在实现盈利的保险公司队列中,不考虑“新生”国民养老保险,仅有12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也就是说,对于2022年的人身险公司来说,盈利缩减和亏损成为了常态。

与人身险公司愁云惨淡不同的是,财产险公司在经过一年多的“提质、降本、增效”调整,2022年车险综改压力逐渐减弱,整个财产险公司也迎来回暖。

梳理发现,72家财产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77.42亿元,其中,53家公司实现盈利,19家公司亏损。

11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公司治理问题突出

已有145家非上市险企披露了2022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证券日报》梳理报告发现,其中有11家险企最新偿付能力不达标,非量化指标如操作风险较大、战略风险较大等是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改善偿付能力既需要提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两项定量指标,也需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升治理水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